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含答案)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591967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选择填空题(各是 12 题目)把握中外每个时期出现的艺术风格,著名画家和作品,主要工艺品及特点,特别是有代表性或者具有承上启下的知识点。例: _被人们尊奉为“现代绘画之父” 。 (塞尚)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分为泥模法和_两种。 (蜡膜法)元代画家(B)以画梅著称。A、王渊 B、王冕 C、钱选 D、李衎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 苏格拉底之死等绘画作品的作者是法国19 世纪(C )画家大卫。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名词解释:(要点:时间,种类,作者,特点)司母戊鼎 商代鼎形制的晚期代表作品,现存重量和体量最大的鼎,方形,有两直立耳和四个圆柱足。鼎腹四周饰兽

2、面纹和夔(音同葵)纹,耳饰虎噬人纹,内壁刻有“司母戊”三字,表明制作的目的。饕餮纹 商代青铜器动物装饰纹样,正面兽头,图形以鼻梁为轴向两边展开,环眼,有角和眉,张大的口中露出牙齿。一般有头无身,故名。给人压抑、神秘的感受,体现了一种狞厉之美。它所装饰的礼器给人望而生畏的震慑之感。彩陶 出现于仰韶文化,主要代表类型有西安的半坡和河南的庙底沟。半坡彩陶以鱼纹最常见,红底黑线,生动悦目。庙底沟纹饰源于植物花朵,多为曲线。彩陶的花纹几乎全部集中在器高的1/2以上部位。马踏匈奴 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墓前主题雕塑。战马用身躯把匈奴士兵压倒在地,巍然挺立,匈奴仰首朝天,企图垂死挣扎。是一件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

3、结合的作品,也是汉代艺术质朴、深沉、雄大艺术风格的典范。唐三彩 低温铅釉陶,采用二次烧成法。产于唐代两京(长安、洛阳)地区。色彩自然协调,釉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青花瓷 盛行于元代,在明清取得独特成就。青花瓷白底蓝花,色调单纯明快。景泰蓝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早期只有蓝色,故名,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铜瓷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春蚕吐丝 起初用来形容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笔法。又称高古游丝描,线条描法形似游丝,表现比较均匀缓慢的节奏。曹衣出水起初用来形容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笔法。所画佛像人物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 “其体稠叠而衣服

4、紧窄”,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冒出之感。吴带当风 起初用来形容唐代吴道子的画风。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气势很大。秀骨清像起初用来形容南朝宋画家陆探微的画风,清秀瘦削,表现人物内在的清刚、峭拔、智慧超脱的品质。芝麻皴北宋画家范宽所创山水画技法,以质朴有力而转折顿挫的笔墨勾画山峦轮廓,用短条子般的皴笔表现山石的岩层肌理。所表现的雄浑壮观的北方大山,极有气势。维伦道夫的维纳斯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文化期的雕塑, 女性特征极为夸张,体现了史前人类的生殖崇拜, 为迄今发现的最早雕像之一。米洛斯的维纳斯希腊化时期维纳斯雕像最著名的一尊,发现于米洛斯

5、岛,亚历山德罗斯创作,创作时间约在公元前150 年左右,虽双臂残缺,但仍给人以完美之感。雕像各部分都蕴含黄金比例,代表了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诗意和魅力。正面律 出现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中,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使人的形象特征更突出完整。掷铁饼者古典时期艺术开创者米隆的代表作品,描述的是一强健男子在掷铁饼即将抛出的一霎那,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造型准确。人文主义 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巴洛克 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也

6、包括17世纪整个欧洲艺术,打破旧艺术常规,具有强烈奔放、豪华壮观、光影对比及空间幻觉等特点。洛可可 该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多指18世纪中期的欧洲艺术风格,具有华丽、纤巧、繁缛的装饰性等特点,追求雅致、珍奇、轻艳、细腻的感官愉悦,并受一定的东方艺术的影响。现实主义 (17世纪) 出现于17世纪的意大利,以卡拉瓦乔为中心,特点是拒绝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忠实地描绘自然.(19世纪) 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的巴比松画派。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表现社会生活,深刻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或表现现实生活的幸福美好。古典主义 从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作品题材和形式上以古典时期的艺术为准则,强调理性

7、、形式和类型的表现,忽视艺术家的灵性、感性与情趣的表达。印象主义 19世纪60年代出现于法国,主要成就是倡导走向户外,以光的效果作画即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的准确的瞬间记录。浪漫主义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欧洲,反对古典主义者那种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做法,喜欢表现激烈的情感冲突和个性化的描绘。在技法更关注色彩和明暗关系的处理。巡回展览画派19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于俄罗斯,思想领袖为克拉姆斯科伊和斯塔索夫。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主张真实地描绘俄罗斯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的专制和农奴制,以绘画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简答题:彩陶及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答:彩陶选取细腻的黄土,经过淘洗、揉制

8、拉坯成型,而后在器表施以矿物质颜料的彩绘,最后入窑烧制而成。彩绘原料多用天然的赭石、红土或锰土。先画后烧,使彩陶的纹饰长时间不会剥落。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分为泥模法和蜡模法两种。泥模法:先用陶泥做一个模,烧成陶制,然后做一个外范和内范,将模去除,在内外范之间的空隙里注铜液,冷凝后去范即可。蜡模法:先制一蜡模,在蜡模表面用细泥烧淋形成泥壳,再涂耐火材料烘烤使蜡熔化形成腔型,向腔内浇注金属溶液,冷凝即可。写出谢赫六法并简要解释谢赫,大约活动在齐梁时代,人物画家,著有画品 。 画品一书最大的理论贡献是提出了评定绘画的标准“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1、 气韵生动

9、是指画人物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2、 骨法用笔主要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等。3、 “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4、 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也是复制的方法。 五代宋初山水的特点五代宋初为中国山水画的第一个高峰,从笔墨技法、题材内容上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分为南、北派。北方山水画的特点:主轴高山峻岭,长松巨壑,气象宏伟,重线条也重墨色的渲染,代表画家为荆浩、关仝。宋初山水代表人物为李成、范宽。他们继承发扬了大山大水的全景式构图,表现了雄浑壮阔的景象。南方山水画派的特点:平远山水,植被丰富,恬静

10、平淡。代表画家为董源,巨然。将笔、墨、皴、染结合为一,传达江南草木华滋,湖光山色的特点,表现了江南地域丘陵江湖的动人景象。另外为了适应自己的表现目的而产生的皴法“披麻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简述佛教艺术在中国传播的三个历程及特点佛教中国化分为三个时期:悲惨世界(南北朝) 、虚幻颂歌(前唐) 、走向世俗(后唐至宋) 。1、 悲惨世界 早期北魏洞窟,带有明显的异域特征。而成熟期的南北朝佛教雕塑形象具体化,佛的身躯愈高大,秀骨清像,褒衣博带,飘逸自得,去尽人间烟火,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理想美的高峰。2、 虚幻颂歌 这一时期的佛像秀骨清像,婉雅俊逸的特征明显消退。形象朴实拙重,更具体化,世俗化;而

11、其精神化的减弱,也使其能作可信赖的引导,更具人性,体现了新时期的精神。此时雕塑艺术从强烈对比的矛盾特性转变为相互互补的和谐特性,绘制的不是现实世界,而是上层贵族的理想蓝图。3、 走向世俗 盛唐身躯高大的神变小,供养人的形象变大,色彩俗艳,装饰意味浓厚。神的形象人间化,比上一时期更写实逼真。已经失去宗教的意义,跳出宗教的艺术范围。扬州画派特点接受与发展石涛等人的革新精神,注重艺术自身发展,重视师造化和个人的独特感受,抒发个性。有如下特点在精神上密切与人民群众相联系,对统治者憎恶和蔑视,深得人民群众的共鸣。在题材上除“四君子” 外,还特喜欢画破墙、乞丐、纤夫、葱蒜、鱼虾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

12、在艺术观上追求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多方面的绘画修养,追求诗、书、画、印的全面创新,且讲究对绘画传统尤其是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等大师的辩证学习。画风以巧藏拙,苍劲中求柔媚,独抒个性,自成家法。他们的画风有清高避世“率真” 的一面,又有“世俗” 的一面。在强调写意形式中,增加了世俗成分,变革了传统文人画的书卷气,其创新变革的精神,给后人很大启发。中国建筑的特点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即“墙倒屋不塌”,有“ 斗拱”这一独特结构;2、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3、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有“侯门深似海”之说,强调均衡对称;4、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如屋顶房檐,色彩鲜艳,极富衬托性;5、诗情画意的园

13、林艺术;6、注意跟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西方原始艺术产生的动机及特点动机:由于懵懂的思想意识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了寻找食物和种族延续,原始美术的作品往往与食物和繁殖有关,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就产生巫术和图腾崇拜。特点:1.基本生存活动与意识表达结合紧密2.直观感受的记忆与夸张特征的写实高度统一3.造型风格稚拙、简朴古希腊三种柱式及特点(不考)文艺复兴对西方艺术发展的意义文艺复兴艺术作为西方近代艺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1、在题材方面,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美术已不再 是宗教神学的奴仆,画家开始描绘世俗 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2

14、、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一个新的高峰,西欧近代现实主义艺术从此发端。3、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4、另外,艺术家成为近代知识阶层的一员,行会变为学会或艺术学院,艺术家的个性、个人才能与风格特色得到承认。简述文艺复兴三杰的不同特点(不考)简述巴洛克与洛可可的不同特点巴洛克:豪华大气。 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也包括17世纪整个欧洲艺术,打破旧艺术常规,具有强烈奔放、豪华壮观、光影对比及空间幻觉等特点

15、。洛可可:精致小巧。该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多指18世纪中期的欧洲艺术风格,具有华丽、纤巧、繁缛的装饰性等特点,追求雅致、珍奇、轻艳、细腻的感官愉悦,并受一定的东方艺术的影响。简述现实主义的发展及特点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西方近代现实主义的源头,强调描写人物生动的丰富的感情,从乔托的画中已经可以看出。发展:16世纪末叶,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以大胆直白的手法描述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其笔下的基督和圣贤们都被描绘为社会底层人物,是欧洲现实主义绘画的开端。十九世纪30到40年代现实主义进一步发展,著名的有巴比松画派,以写实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表现社会生活,具有艺术的真实感,分两方面深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或表

16、现社会生活的幸福美好。特点:现实主义都是以现实为基础,坚持表现现实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反映其本质,具有社会批判的作用。简述 19 世纪欧洲的四种风格及特点1、 新古典主义。崇尚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反对罗可可艺术的过分雕琢,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重新创建古希腊罗马艺术的普遍要求。2、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新古典主义的对立面,反对古典主义者那种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做法,喜欢表现激烈的情感冲突和个性化的描绘。在技法上更关注色彩和明暗关系的处理。3、 现实主义。写实、客观、真实的表现社会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刻的揭露和反映其本质,具有社会批判的作用。坚持表现现实生活的幸福美好,或者揭露现实生活的黑暗本质。4、 印象主义。抛弃传统绘画写真求实的理念,放弃对线条造型的刻意追求,提倡走向户外,以“光”和“ 色彩”来表达现实生活。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