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练第二十次高三上期2014-2015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9721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练第二十次高三上期2014-2015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强练第二十次高三上期2014-2015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强练第二十次高三上期2014-2015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强练第二十次高三上期2014-2015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练第二十次高三上期2014-2015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练第二十次高三上期2014-2015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年2015 年郸城一高第二十次加强练答案1B(前后无因果关系)2C(“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主要是磷脂的氧化物 ”与原文信息不符)3D(原文表述为“对健康的影响即便是有,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4.【答案】C 病,动词。5.【答案】C6 【答案】B 此役为小胜,不是 “全部歼灭” 。7 【答案】(顺之)离开京城到蓟镇核查士兵人数,回京奏报缺员三万多人,并奏陈了九条建议。 (5 分)唐顺之这时病得很厉害,但因为军情紧急,就不敢推辞。 (5 分)翻译:唐顺之,字应德,江苏省武进人。顺之生下来就有超常的天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嘉靖八年的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庶吉士。

2、主考官张璁厌恶翰林,将所有庶吉士调出翰林院担任其它职务,唯独想让唐顺之留下。唐顺之坚决拒绝,于是被调任为兵部主事。倭寇侵扰蹂躏江南的时候,赵文华出任军队统帅,他向皇帝上书,推荐唐顺之,唐顺之就担任了南京兵部主事。(顺之)离开京城到蓟镇核查士兵人数,回京奏报缺员三万多人,并奏陈了九条建议。不久,朝廷命令唐顺之前往浙江统帅军队,和胡宗宪一起商议抗击倭寇的办法。唐顺之认为对付倭寇最好的办法,应该把他们阻截在海外,假如放任倭寇让他们登上陆地,那么,内陆就会都遭受侵害。于是他亲自乘船出海,从江阴直抵蛟门,一昼夜行了六七百里。随行的人都很害怕,呕吐不止,而唐顺之神态自如。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

3、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锼敌船。唐顺之被提升为太仆少卿。胡宗宪认为唐顺之的权力不够大,朝廷便又加封他为右通政。唐顺之听说倭寇进犯长江北岸,急忙下令总兵宫卢镗到三沙抵御,自己带领副总兵刘显快速增援,和凤阳巡抚李遂一起在姚家荡大破倭寇:敌人没有办法,退到庙湾驻扎。唐顺之率兵攻打庙湾,双方伤亡人数差不多。李遂计划长时包围困住倭寇,唐顺之则认为这不是好办法。他率领部队进攻倭寇营垒,并用火炮助战,但没有攻下。此时三沙又屡屡告急,唐顺之便又往三沙增援,他督率卢镗、刘显进攻,又没有成功。唐顺之非常生气,亲自骑马上阵指挥。倭寇建起高大的嘹望楼来侦察官军情况,见唐顺之的军队军容严

4、整,便固守阵地不出击。刘显请求退兵,唐顺之不答应,拿着刀径直向前冲,杀到离倭寇营垒一百多步的地方。卢镗、刘显担心失败,坚决请求唐顺之撤回。这时正值盛夏,唐顺之在海船上两个月,身体很不舒服,返回太仓。李遂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李遂担任凤阳巡抚。唐顺之这时病得很厉害,但因为军情紧急,就不敢推辞。他渡过长江,倭寇已经被李遂等人剿灭。唐顺之对于学问,没有不研究的。对天文、乐律、地理、兵法,没有不穷根究底的。他大量收集古今书籍,加以剖析补充,分门别类,编出六编 ,流传于世,读书人不能掌握其中的深意。他向王畿学习良知说,曾经关起门来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睡觉,获得很多心得。他写的

5、文章,恢宏恣肆,纡徐曲折有名家的风范。唐顺之一辈子坚守节操严格要求自己。他把门板拆下来当床用,也不配褥垫。8C,固定的,不变的,即规则、标准。 9. B 10. C 表现手法、主题是借竹的品质凸显人物形象、品德。11. 译文: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罗致)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5 分)参考译文: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收藏的东西,从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异的花卉石子没有不能罗致的,所不能罗致的只有竹子。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当柴烧,筑园构亭也必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的用千钱买一石,有的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不要让它占

6、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 。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花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而江南人中有人讥笑他们说:“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 ”呜呼!奇花异石诚然为京城与江南人所珍爱。然而追溯它们的产地,则边地和海外人看待它们,我想也与竹子在江南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边地海外,或许是从不出产竹子的地方,假如让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们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爱和看重它。这种情况恐怕是笑不完的了。俗语说:“人离乡则愈贱,物离乡则愈贵。 ”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我的舅舅任光禄君在荆溪的

7、边上构筑了一个亭园,到处种竹,不种其它的花木。竹林间造了一座小楼,有空就与客人在那里吟诗啸歌。他偶然对我说:“我不能与有势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胜况,单独在这里取山地本来所有的2东西,可以不化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也足以自适。因此自称是竹溪主人。请外甥为我记述一下吧。 ”我认为任君哪里是真的不能与有势力者攀比,而随意取其当地所有;恐怕还是对竹独有特殊的爱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过去有人谈论竹子,以为它决没有动人的姿色和香味值得喜爱。所以它奇巧怪异不如石,妖艳柔美不如花,孑孑然有如高傲独立的士人,不能与尘俗混同合一。因此自古以来,知道珍爱竹子的人极少。那么京城人难道也是能知竹而加以珍爱的吗?他

8、们不过是想用此与别人争夸富贵,如同用奇花异石向人炫耀一样。所以京城人的珍爱竹子,与江南人的不重竹子,他们同属于不知竹是一样的。任君在繁华纷闹中生长,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饰车马僮仆歌舞,凡是富贵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刚直不随意与人交往,凛然有高洁独立之气,这正是任君对于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世上可喜可玩的万物,原有不能割舍的?那么虽然假使竹子不是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将竭尽其力予以收集,然后心里才高兴。任君的财力虽然使他能尽量寻觅奇花异石,然而他的爱好本不在此啊。可叹啊!竹子本可以不出江南而为人贵重,对此我重新有了感受了。12 (1)颔联描写了汉中川原雄伟壮阔的地理形势。 (1

9、分)汉中地连秦雍,川原壮阔,水流不息,远达荆扬。(2 分)颔联承接首联喜踏梁州,写所见汉中之景;同时山川形胜又触发了诗人渴望光复国土的情怀。 (2 分) 试题分析:根据“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扬日夜流”一句,不难得出答案;至于要分析作用,需要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等来加以分析。诗的三四句,承前意而来。汉中地连秦雍(指秦国故地,今陕西、甘肃一带) 。秦川八百里,地势宽阔,民风豪爽,物产丰富。又有水利之便,汉水流经汉中平原,注入长江,更可远达荆州和扬州。山川形势如此好,正是兵家用武之地。诸葛亮北伐中原,就曾以此为根据地。诗人在描述汉中地理形势之后,接着又对金人的军事力量作了描绘。13诗人远行归来,风尘

10、仆仆,踏上汉中的土地,看到雄伟壮阔的汉中川原形貌,内心无比的喜悦和高兴;(3 分)山川形胜,有利的敌情,又激发了诗人收复失地的心愿,但年复一年,岁月空逝,壮志难申,使他对国事前景又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和忧虑,表达了诗人渴望光复国土的心愿。 (3 分) 试题分析:联系陆游的身世背景,写作此诗这一年,金国灾荒严重,内部发生叛乱,危机四伏,陆游认为这是恢复中原的“良时” 。诗中即景生情,处处把山川形胜与光复中原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渴望光复国土的心愿和对宋王朝坐失北伐良机的怨愤心情,据此回答即可,但要注意结合全诗内容。诗一开始用“云栈屏山阅月游” ,叙述了去四川的经历和时间。从“阅月”得知诗人这次去四

11、川往返有一个多月的光景。从汉中去四川,沿途都是重山峻岭,悬崖峭壁,十分艰险,前人架木为栈道,故称“云栈” 。 “屏山”即四川名胜镜屏山,山上有大诗人杜甫的祠堂。诗人往来与汉中、四川之间,所见景物很多,但这里只选了“云栈”和“屏山” ,这样高度的概括,表现了他的精练特色。诗的第二句,既是点题,又表达了诗人回到汉中的喜悦心情。这里的梁州,即古代的梁州郡(治所在今汉中) ,用以代指汉中。诗人这次远行归来,路途艰险,风尘仆仆,好不容易回到汉中,一看到广阔的汉中平原,当然有说不出来的喜悦。诗的三四句,承前意而来。诗人在描述汉中地理形势之后,接着又对金人的军事力量作了描绘。 “遗虏孱孱宁远略” , “遗虏

12、”是指金人留在陕西的兵力。 “孱孱”形容敌访怯懦软弱无力。象这样兵力不多,又缺少战斗里的对方,怎会有深谋远虑呢?言外之意是,正好趁此大好时机进行反攻,夺回失地,重整山河。陆游从青年时期就立下了匡扶之志,但不被重用,自来汉中之后,看到陕南的山川形胜,他心中又起收复中原的希望。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种感叹是承接“私忧”而来的。诗人一生都在忧国忧民,而当他亲临西北前线,观察山川形胜,分析敌情之后,认为这时正是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时不可失,机不再来,一旦失去,便成为千载的遗恨。 “良时恐作他年恨” ,正反映了诗人此时深切的忧虑。诗的最后一句, “大散关头又一秋” ,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悲叹。最后两

13、句,是全诗的总结,即要总括全诗,又要开拓出去,给人以深思遐想。此诗的尾联,虽说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哀叹,又何尝不是对国家前途的无限深愁呢?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五语言文字运用(87 分)14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可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明察秋毫:极言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选 C。15B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近义词语的辨析。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从容不迫,理直气壮。 “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有贬义。 “振

14、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有贬义。16B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 B 三个成语都含有“轻蔑”之意。 “嗤之以鼻”语义重,有时可3以表示“讥笑”之意;“不屑一顾”不能;“不屑一顾”含有“因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的意思, “嗤之以鼻”没有。 “不足挂齿” ,不值得提起,可用于自谦。所以选 B。17B试题分析:A 项成分残缺,应在“含量不高”后加上“的现状”或“的现实” ; C 项“无论”应放在“面对国旗”前;D 项“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不能并列。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15、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18C试题分析:A 项,错误类型为不合逻辑。应该调整语序,以符合生活逻辑,由于高校众多,消费者文化水平高,使得周边人文气息浓厚。B 项,错误类型为语序不当。应调换“重建”与“改造”的位置。D 项,错误类型为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可在“学校”后加上“的政策” 。19B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

16、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中,A 句式杂糅, “围绕 ”和“以为重点”杂糅;C 语序不当,应为“防止和纠正” ;D 不合逻辑,茄子不属于水果。20.【答案】B. 试题分析:中的“然而”表转折,和应该形成转折意,在后,紧跟,依据后文的“也”表明应该在的后面,在之前,最适宜位于句首,故选 B。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21 【答案】B. 试题分析:根据横线后内容,确定放最后;根据“只是”确定为首句;根据标点,一组,注意“这样”指代的内容。22 【答案】D. 试题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