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8190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和胆囊腺瘤,前三者为非肿瘤性息肉,后者为肿瘤性息肉,可恶变,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胆囊息肉患者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小部分患者有右上腹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上腹饱胀,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绝大部分患者因 B 超 体检发现而诊断本病。是否患胆囊息肉患者均需手术治疗?目前医学专家一致认为只要具备以下一项者,就有手术指征:1. 有右上腹痛、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2.息肉大于 10mm。3.超声怀疑胆囊恶性肿瘤。4. 息肉基底较宽者。5.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恶变几率增大。6.短期内息肉直径增

2、长迅速者。7.胆囊颈部息肉,影响胆囊排空者。 8.年龄大于 50 岁者。9. 胆囊多发性息肉样病变,多为胆固醇息肉 ,有症状者。只要具备上述任何一条者建议手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佳手术方式)治疗,否则,可以定期 B 超随诊,一般 3 个月检查一次。(2)手术指征:1. 单发病变,大于 10 毫米,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 50 岁。2. 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 50 岁。3. 单发病变,小于 10 毫米,无症状,年龄小于 50 岁,允许观察、随访; 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4. 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5. CEA(肿瘤 标记物

3、),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 者。6. 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7. 对直径小于 5 毫米无症状病人应间隔 3-5 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3)胆囊息肉,该怎么治疗?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刘现立: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胆囊息肉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通常要综合许多因素加以考虑。2.息肉的形状。通常,基底部宽大的息肉(山峰状) 应考虑尽早手术;基底部小的息肉( 带蒂,如苹果或梨的形状),可以暂缓。4.息肉的位置。靠近胆囊出口附近的息肉,容易刺激胆囊收缩而引起上腹部不适的症状,而靠近胆囊底部的息肉,因该处囊腔宽大,不容易因刺激胆囊收缩引起症状,

4、可以暂缓手术。6.息肉动态变化情况。如果经过数月的观察,息肉有增大的趋势,应该及早手术;如果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息肉大小无变化,手术可以暂缓。8.心理因素。有些病人得知自己长有胆囊息肉,就上网查资料,到书店翻医学书。看到息肉可以恶变的信息后,唯恐它将来变成胆囊癌,于是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自觉症状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这样的病人,尽管达不到手术指征,也可以考虑提前手术。建议这类病人,最好先做个 B 超或彩超,同时,一定要打一张超声图片,然后带着图片去找专业的医生咨询一下,再决定是否手术。(4)得了胆囊息肉是否一定要治疗?胆囊息肉大体分三种。胆固醇性息肉为多发性,直径一般不超

5、过 3MM,不会癌变,所以不必治疗;炎症性息肉是在胆囊炎症背景上产生的多灶性粘膜增生,虽然很少癌变,但如果胆囊炎症时间长,影响到生活质量,还是切除为好;第三种是真正的息肉,一般为单发,大小不等,超过 10MM 易癌变,应特别警惕。有以下情况要及时手术:(1)年龄较大的病人;(2 )单发息肉或少发的息肉,直径大于 8MM;(3)近期 B 超检查发现息肉长大明显;(4 )近期出现胆囊区隐痛或疼痛。实际上,以息肉大小来决定是否手术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息肉不会告诉你何时会发生变化,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或 B 超提示癌变,则往往已为时太晚,这方面的教训并不少见。可喜的是,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

6、防病意识的增强,特别是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出现,使得胆囊息肉癌变的发生明显减少。(5)胆囊息肉是否都需要手术治疗?所谓胆囊息肉就是胆囊黏膜上隆起的一个“肉疙瘩”。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 岁的人占了总患病人数的 57.8%。胆囊息肉的隐蔽性强,有相当数量的人没有任何症状,只是体检时才被发现。等到出现症状时,又多数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几率会明显提高。以下情况可视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 1cm,年龄超过 50 岁,单发病变,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等。胆囊息肉如确有由其引起的明显

7、症状,宜手术治疗。无症状的病人有以下情况仍考虑手术:直径超过 1cm 的单发病变;年龄超过 50 岁;连续 B 超检查发现息肉在增大,是腺瘤样息肉或息肉的基底宽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当然,若病人没有以上情况,可不急于手术,只要每 6 个月复查一次 B 超即可。如果选择手术的话,一般都是切除胆囊。当然,现在也有保胆取息肉的手术。只不过它的适应证比较苛刻,例如胆囊功能必须良好,B 超显示胆囊壁不厚,黏膜必须光滑,息肉不能太多,且要明确排除恶性的可能。(6)胆囊息肉的处理 胆囊息肉多为良性息肉,也有恶变可能;胆囊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如果是良性息肉的话一般通过药物可以抑制病情发展,之后慢慢康

8、复,而胆囊息肉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要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高低而定,而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患者是否需要手术。那么哪些胆囊息肉患者必须做手术呢?胆囊息肉必须手术治疗的情况如下:第一,一般单发病变,大于 10mm,蒂粗大的胆囊息肉患者应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息肉的生长部位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 50 岁的患者更要选择胆囊手术。第二,胆囊多发性息肉病变且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有症状,年龄大于 50 岁也要接受手术治疗。第三,患者做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检查显示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这时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第四,患者经检查有 CEA,即肿瘤标记物,并且测值明显升高的患者需手术治疗(

9、其它胃肠道肿瘤者除外)。第五,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需实施手术。恶变迹象:B 超检查发现胆囊息肉外形变化较大呈菜花样或溃疡状。B 超检查发现胆囊息肉根部过粗、过宽、过深或侵入胆囊肌层。胆囊息肉近期复查发现增长率忽然增高且增长速度大于 5mm/月。胆囊息肉大于 12mm 且合并多发性胆结石。息肉体积大于 12mm 且长期胆囊炎症状正规消炎治疗 30 天无效者。最后,对直径小于 5mm,无症状的胆囊息肉病人,应半年复查一次 B 超(便宜)。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也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7)胆囊息肉保胆的选择由于科技的发展,医学检查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胆囊息肉患者被查出,有的较大

10、,有的很小,有的有右上腹胀、痛等不适,而多数患者被发现时没有任何不适。胆囊息肉是否手术,前面已经有介绍,而面对手术,是做胆囊切除还是保胆切除息肉,患者及家属总是难以选择。经常有患者及家属来咨询这样的问题。为此,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通常情况下,保胆切除息肉需要满足下面的条件:1. 胆囊功能 B 超检查胆囊有一定的收缩功能。2. 息肉直径5mm。3. 切除息肉经冰冻切片为良性、增生不活跃。4. 息肉基底小,容易完全切除。(8)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调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广泛应用,这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少,创伤小,效果确切,是目前治疗良性胆囊疾病(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最合适的手术方法,但切除胆

11、囊后,仍需注意饮食调节 。正常的胆囊具有储存、浓缩、排胆和分泌等功能。切除胆囊后,机体便失去了胆囊的上述功能。表现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问题是没有浓缩的胆囊胆汁进入小肠,肠内胆汁酸浓度达不到临界微胶粒浓度,胆盐的含量也比正常人减少一半,如果摄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较多将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和影响脂溶性维生素 A、D、E、K 的吸收。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体会逐渐适应和代偿,这一过程需要 2-3 个月时间。因此在这一段适应的时间里,对脂肪的摄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一次不能吃含太多的动物脂肪的食物。一般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一餐食量不宜过饱。食物内容可以是低脂半流或低脂软饭。如各种粥类、面条、面片、面包、饼干、豆腐、蛋清、去脂牛奶和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水果等。烹调以炖、蒸、煮、氽,使食物软而少油的方法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