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0510214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太平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言一、规划的背景及由来太平空港经济区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西郊的太平镇境内,距中心城市约35公里,东北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不足1公里处(东经1261012616 ,北纬45334541)。用地范围南起双城市五家镇、公正乡,北至距机 场高速路1公里处, 东起新农镇闫家农场并与太平湖相邻,西至太平镇双太路,占地面 积约29.20平方公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在“六大基地”框架下构建“工业走廊”。从我市土地 资源现状出发,将松北区、呼兰区、平房区、动力区、道里区、双城市所 辖的四块土地,纳入“工业走廊” 用地范

2、畴,分别确定为江北工业新区、开发区平房工业新区、群力新区和太平空港经济区, 总面积为192.28平方公里。其中未利用地35.18平方公里, 农用地140.83平方公里,建 设用地16.27平方公里。 在这种机遇和挑战下。如何焕发经济区新的生机与活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需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创造发展条件,建 设适于创业发展的充满活力的载体,由此太平镇经多轮分析研究论证,决定创建太平镇空港工业园区,用创新的机制和思路,优化环境,营 造平台,依托空港优势,发展以空港物流业为主,绿色食品产业、 电子工业以及新型建材工业区为? 淖酆瞎翟扒?二、基本概况1地理位置太平

3、空港经济区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西郊的太平镇境内,距中心城市约35公里,东北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不足1公里处(东经1261012616 ,北纬45334541)。用地范围南起双城市五家镇、公正乡,北至距机 场高速路1公里处, 东起新农镇闫家农场并与太平湖相邻,西至太平镇双太路,占地面 积约29.20平方公里。2自然环境1)气候: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达140天,年降雨量平均达360毫米,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及畜牧业养殖。2)地势:整个区域地势平坦,平均海拨116.5米至159.9米。3现状土地利用状况现状2920公顷的用地内,有耕地面积1885.36公顷(其中包括一般农田176.15公顷,基

4、本农田123.21公顷),林地289.85公顷,牧草地 552.38公顷,水域 192.41公顷(详见附表),规划用地内无任何村镇建设用地。附表:现状用地一览表类别代号大类中类01R居住建筑用地02C公共建筑用地03M生产建筑用地04T对外交通用地05S道路广场用地村庄建设用地00.00100.00水域和其他用地2920.00E1水 域192.41E2耕 地1885.36E4林 地289.85E5牧 草 地552.38合 计2920.004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民航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坐落在该区域北侧,距该区域不足1公里。机场路把哈尔滨和太平镇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双太路与该区域紧密相

5、连,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到哈市仅18分钟的汽车路程。2)旅游设施:临近太平湖风景区,具有较好的旅游基础。3)基础工程:在太平湖风景区内基础工程设施较齐全,给水、电力、 电信情况较好,生活用电用水都有保证,可就近利用。区域北侧靠近高家窝棚处设有一座二次变电所,未来该变电所将作为整个园区供电的主要来源。三、工业发展的优势及问题1发展优势1、地理区位优势。地处哈尔滨市的远郊,是五 镇六 乡的结合部,靠近市高开区迎宾路集中区,具有广阔的农村市场发展前景,另外 镇域内蔬菜种植和畜牧业受大城市市场的吸引,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资源环境优势。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是该地区的两大优势资源,土地 资源为种植

6、业、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保障,也为农业、工 业、科技等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发展用地。北临太平湖、 东靠运粮河,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的条件,是城市居民的郊游度假好去处。3、交通条件发达。该区域对外交通条件极佳,有机场路直达哈市,有镇内主要干道双太路与双城市和肇东市相联系;镇域内各个村屯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同时有太平国际机场坐落在区域北侧, 太平国际机场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00万人次,是连接东北亚国际空中走廊的重要航空港.4、拆迁量小,建设成本较低。整个区域部分的用地为农田、林地,无任何拆迁量,建设成本较低。5、政策优势:太平空港经

7、济区位于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规划区内,可直接享受关于该走廊建设的用地政策、财税政策、投 资政策等。 6、招商引资优势。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限制较大,地价又高,而该区距有便捷交通通哈尔滨市联系,同时利用太平机场和驻哈办事处的优越条件,宣传自己,招商引 资。只要提高地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全具备吸引国内公司企业前来投资的能力。2存在问题1、基础设施条件一般,除了利用现有的交通条件外,在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落后。2、农业比重大,限制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3、用地大部分为农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第二章 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一、规划依据 1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8、 (20042020年)2 哈尔滨市郊区规划 3 太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 4 太平镇总体规划 二、指导思想立足太平镇优势,发展以生态工业为目标,外向型 经济为重点,以高新技 术为先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立足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把该规划区域发展成为第三代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力求引进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共同开发,采取 “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的做法,制定区域优惠政策,上下协调,整体推动,实现生态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快速进展。三、规划原则(1) 与自然和 谐共存原则: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 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

9、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2) 生态效率原 则: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贯彻“ 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 生命周期原 则: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4) 区域发展原 则:尽可能将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太平镇的发展

10、规划相衔接,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5) 高科技、高效益原则: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 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6) 软硬件并重原 则: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6) 近远期相 结合原则:要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开发建

11、设原则,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第三章 产业发展规划一、发展背景分析(一)宏观环境影响1、宏观规划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在“ 六大基地”框架下构建“工业走廊”,是我省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市实 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快发展、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根据省政府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总体规划要求,从我市土地资源现状出发,将松北区、呼兰区、平房区、动力区、道里区、双城市所辖的四块土地,纳入“ 工业走廊”用地范畴,分别确定为江北工业新区、开发区平房工业新区、群力新区和太平空港经济区,总面积为192.28平方公里。其中未利用地35.1

12、8平方公里, 农用地140.8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6.27平方公里。 拟建设开发的江北、平房、群力、太平空港四大新型工业区及研发服务区,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机电工业、 现代医药产业、环保产业、信息产业、绿色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1)松北工 业新区在保持利民开发区用地规模的前提下,将剩余部分土地划分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区与呼兰河西南工业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任务,吸 纳中俄两国先进生产要素进行经济技术合作、进出口加工和互惠贸易.呼兰河西南工业区。重点发展四个产业:绿色食品产业 ;现代医药产业;环保产业; 信息产业.建设一个

13、中心:大学城人才培训中心;一个配套服务区。(2)发区平房工 业新区重点规划建设汽车工业、机电工业、 绿色食品工业、现代医药工业、承接国外工业5个专业园区。 (3)力新区。 围绕建设具有区域性竞争力和影响力,集研发、商务、金融、 办公、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林新城区的目标,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区、总部经济服务区及生态社区,使其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4)太平空港经济 区。依托空港优势,重点发展空港物流业,以及精加工、高附加 值的绿色食品产业。2、临空经济区从上世纪80 年代起,世界上大型机场的发展相继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机场建设模式,呈现出向多功能、多层次、综合开发模式转变的趋势。世界各地建

14、 设新的大型机场,都同时推出临空地区开发建设计划,对它们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并把它作为机场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荷兰的史基浦机场、美国的菲尼克斯机场、 马来西亚的苏邦国际机场和德国的汉堡机场等都因地制宜兴建了不同规模的航空城,取得很大的成功。日本大阪和关西机场、新加坡机 场、韩 国仁川机场等也在机场建设的同时同步建设航空开发区。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出现了尖端技术工业和航空工业向机场附近集中的现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业门类临空型工业。这类工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了机场便利的交通优势,产品以短、小、 轻、薄和高附加值、高价格为主。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工业体系中, 临 空型工业已占有越

15、来越重要的地位,并在机场附近开发、建设了一大批临空型工业园区。因此,大型机场特别是枢纽机场已不仅是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而且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这种全新的机场综合开发模式对所在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据90年代的调查数据,每年100万航空旅客运输量相当于产生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和增加2500个就业岗位,机场的规模越大,对地区经济的贡献也越大。(1)临空经济区概念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 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临空经济区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围620公里范围内,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

16、5分钟车程范围内,以空港为核心,大力发展临空产业,与空港产生相互关联和依存的互动关系。“临空经济区 ”的概念具体包含了三个 层次的内涵:A)区域概念,即地理位置。临空经济区必须以机场为依托,它的发展受到机场的规划发展、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多重影响。B)产业 概念,即 临空产业 。临空经济区以发展临空 产业为核心,其 产业结构包括与机场和航空运输直接相关或间接关联的产业,如直接为航空运输服务的产业、航空保税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及其配套零部件产业、出口加工业、 现代园艺农业、商务、旅游和生活服务业等等。C)经济 概念,即 临空经济 ,临空经济区是在中心机 场的客流量和货流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机场周边的城市以及国家经济达到一定的发展高度之后,才能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2)临空经济区 发展背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