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41902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学科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音乐学科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音乐学科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音乐学科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学科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学科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音乐学科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题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采用什么方法去培养?在诸多学科中,是否只有思想品德课才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各科教学在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比如音乐教学,对人格的培养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贯穿始终的,学生无一不在其中受其影响。 一、人格形成与学科教学的一般关系 我们要弄清楚音乐教学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首先必须了解人格形成与学科教学的一般关系。 人格的内涵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个体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性格;二是指这个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三是指性格通过

2、外显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实质上在西方心理学上,人格就是性格,而性格则是指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这种特有品质内在表现为心理特征,外在表现为行为,心理特征支配、指导着行为,而行为表现着心理特征。与人格有关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自我观念等。这些心理特征又叫人格特质。 既然作为个体的人格是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 ,那么,这个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是怎样形成的呢?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遗传与环境只能提供砖块,也可以这么说,通过生活方式,个人把他的生活方式创造性地塑造成一件艺术品。不过,机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它们能向个人提供可能性和引诱力。 ”也就是说,阿德

3、勒认为在人格形成中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是遗传机体因素;一个是环境社会因素;还有一个则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实践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机体因素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提供了引诱力,而个体的实践活动把前两者结合起来,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过去,我们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小学生人格形成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德育学科有关,与其他学科无关,至少关系不大。正是在这种片面观点影响下,使其他学科的教师不重视本学科对小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更不重视在本学科中自觉地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结果除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在对小学生人格形成中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失去了很多对小学生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机会和时间。

4、 事实上,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人格形成的时期,而人格形成本身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时期,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而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上课和学习。因而各门学科的教学对少儿童年人格形成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对人格形成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思想品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除此之外,音乐这门课学的内容多,它本身就有很多人文因素。因此,无论对哪一个小学生来说,都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将在下面专门分析这门课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教师如何自觉意识这个作用,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便在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二、音乐学科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5、的作用 音乐学科教学与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些什么关系?这是我们应当从理论上搞清楚的问题,只有把这些基本问题从理论上搞清楚了,才能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所谓音乐学科教学是指以培养理解和运用本族、本国和外国音乐知识、乐曲等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唱,甚至跳、弹等的能力,并通过音乐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思维的训练。 何谓健康人格呢?对健康人格的理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把健康人格应有的品质特征归纳为 15 个方面。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新型的完整的人” ;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发

6、展;人在身体和精神,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成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主人棗自由人” ;个人全面发展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具有高度的创造才能,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创造性的生活表现” 。 健康人格的标准应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只有追求“真” “善” “美”的人,才具有健康的人格。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有创造性、自我实现、超越自我、充分发挥潜能等优秀品质,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质要求。 那么,音乐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哪些作用呢? 一是直接作用。所谓直接作用,就是指音乐教学活动能直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7、。这个直接作用是指在音乐教学中,不管老师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都能够直接培养健康人格的某些特质。在音乐教学内容里,有歌颂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精神,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事迹,有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有做人的准则。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使审美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可以直接培养学生求善,形成完满人格的道德特性;还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性、自觉性、自制性、独立性、知识性等品质。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音乐的感染力等直接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做出贡献。 二是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指音乐学科教学活动能间接地培养

8、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个间接作用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某些能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直接表现健康人格的内涵,而是健康人格因素形成的必备条件。所以我们把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叫间接作用。比如,教师通过音乐教学,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认知方式、认知结构、理解力、判断力、自我教育能力,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这些能力和属性虽然不属于健康人格所包含的因素,但正是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是个体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的内在条件。 三是综合系统作用。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通过音乐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各自从自己的学科

9、出发,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也就是说,各个学科抓住自己本学科的特点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另一方面,由于学科的交叉、知识的交叉、教学方式的交叉,又必然导致学科教学活动在影响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一种系统的综合作用。正是这种综合作用的合力才给予学科教学活动在健康人格形成中以积极的意义。音乐学科教学最终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此。 三、音乐学科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我们知道教学是师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从整体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而又系统的,但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知识,二是能力。能力通过知识的积累而提高,知识通过能力的提高而积聚,最后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同样教师在教学中对小学生健康人

10、格的培养也应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值得注意的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进程的客观依据是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而随意教学,就必然导致事倍功半。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自觉地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呢? 一是教师自觉学习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并自觉地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小学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形成培养健康人格的自觉意识。 二是教师在自觉意识的指导下,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也就是说,音乐教师自觉地把乐曲中有利于培养健康人格的内容利用起来,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三是音乐教师还应该自觉培

11、养小学生的自我塑造能力。人有一个最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发生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只有当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了,健康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一般来说,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在初始阶段靠外界影响,但当小学生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判断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别是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自觉地选择,内化外来的健康人格信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健康人格作为参照系,审查自我人格的局限,发挥自我人格上的优点,克服自我人格上的缺点,进而在实践中运用健康人格的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制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

12、首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之成为学生用以仿效和认识的榜样;其次,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分析自己的方法,如采取“照镜子”的方法,对照自己与乐曲中、与教师讲解中真善美标准的差距,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第三,帮助小学生选择认同对象。对于学生来讲,乐曲中品德高尚,人格健康,功绩卓著的革命家、艺术家应该是他们的认同对象。这种认同对象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帮助他们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乐曲中的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帮助学生拟定自我教育计划,开展“我和英模相比,应该做些什么?”等活动;第四,在教学中帮助小学生提高自我认识的水平,培养正确的自我态度和自

13、我激励能力,发展自我控制机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四是正确处理学科知识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关系。音乐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把学科知识教学与人格培养对立起来,只教书不育人,只重视学科知识传授,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或者只注重人格培养,而不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把学科教学中的人格培养当作首要任务,本末倒置,把音乐教学变成心理学、德育学科教学。二是把二者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学科教学搞好了,知识传授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了,就必然形成健康的人格,或者认为只要在学科中培养了健康的人格,学科教学自然就会搞好。无论是把二者等同起来还是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是摆正学科知识与健康人格培养的关系,把健康人格的形成溶于学科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之中,分清主次,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音乐作为小学的一门工具学科,教师应自觉地在学科教学中,在知识的传授中,在能力的培养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健康人格形成三不误,为培养知识水平高,能力强,人格健康的跨世纪人才而努力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