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076

上传人:1733****785 文档编号:166611491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07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07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07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07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07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07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07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个体B、学生集体C、教师个体D、教师集体 2: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几个层次。 多项选择题A、宫廷学校B、主教学校C、僧院学校D、大主教学校E、教区学校 3: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单项选择题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款D、教育专项资金 4: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单项选择题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考试成绩D、升学率 5: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多项选择题A、班主任工作B、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C、党支部、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

2、D、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6: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多项选择题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7: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时间是 单项选择题A、40年代以后B、50年代以后C、60年代以后D、80年代以后 8: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但不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判断题对错 9: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 单项选择题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发展性 10:学科课程标准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判断题对错 11: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

3、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12: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的辩证统一。 多项选择题A、教育B、生产劳动C、社会实践D、社会发展要求E、个体发展需求 13:发展性评价重视量化的评价方法。() 判断题对错 14:教态语言的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A、辅助性B、连续性C、表情性D、动作性E、情境性 15: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单项选择题A、决定性因素B、辅助因素C、影响因素D、引导性

4、因素 16:讲授法就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单项选择题A、对B、错 17:课程设计的第二个层次是()。 单项选择题A、课程文件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教科书 18:班会的特点有()。 多项选择题A、集体性B、客观性C、自主性D、针对性 19:使用最广泛的课堂观察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目视法B、扫视法C、巡视法D、提问法 20:谈话法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A、教师问学生答B、师生对话C、学生问教师答D、教师起控制作用 21: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洛克 22:作业分析

5、的技能是通过提取学生无意注入其中的隐含信息来了解教学效果的行为方式。() 判断题对错 23: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 单项选择题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相对评价 24: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 25:教育的特质是()。 单项选择题A、认识活动B、生存活动C、传递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以下哪些权利?() 多项选择题A、参加专业学术团体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C、按时获取工资报酬D、对学校教育教

6、学提出意见和建议E、参加进修和其他方式的培训 27: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等概念时,各种概念的相互影响称为()。 单项选择题A、水平迁移B、正迁移C、顺向迁移D、一般迁移 28:综合实践活动是地方性必修课,它占课时的()。 多项选择题A、6%一8%B、7%一10%C、8%一10%D、10%一20%E、6%一10% 29: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多项选择题A、以教师为中心B、以儿童为中心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0:在游戏中,男生喜欢扮演坚贞不屈的英雄,女生则喜欢扮演温柔美丽的角色。这体现了个体身心

7、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A、 不均衡性B、 阶段性C、 个别差异性D、 互补性 1:答案B 解析 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学生集体。 2:答案C,D,E 解析 3: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答案B 解析 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B,E 解析 略。 7:答案C 解析 8: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9:答案D 解析 发展性是指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自我,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需求,以便使自我的主体性不断实现,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终归宿。 1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1:答案D 解析 本题

8、考查了行动研究方法,即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方法。 12:答案D,E 解析 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13:答案错误 解析 14:答案A,B,C,D,E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6:答案B 解析 任何教学方法用不好就可能成为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用得好就能成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与注入式的区别不是某种具体方

9、法,而是它们的指导思想。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A,C,D 解析 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题干所述是启蒙运动的先锋卢梭心目中的教育目标。 22:答案错误 解析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见学习精要中班级授课的优点。 25:答案D 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6:答案A,B,C,D,E 解析 略。 27:答案A 解析 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等概念是同一层次上的概念,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属于水平迁移。 28: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分配问题,它一般占课时的6%一8%。 29:答案C,D,E 解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师生关系相互促进、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30:答案C 解析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