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209

上传人:1733****785 文档编号:166610617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209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209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209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209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209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2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20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2: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 单项选择题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 3: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判断题对错 4: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 单项选择题A、个体知识经验B、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C、个体需要兴趣D、情绪状态 5: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

2、导性文件是()。 单项选择题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本 6:复式教学的主要特色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判断题对错 7:导入提问与一般课堂提问的区别是()。 单项选择题A、问题具有启发性B、问题表述清楚明白C、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正确回答D、仅仅依靠现有知识无法完全回名 8:教师胜任教学工作最基础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判断题对错 9:给中世纪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经院式教学以沉重打击的进步是提出了()。 单项选择题A、因材施教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直观性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10:进入新时期,我国最早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

3、必须依靠教育”方针的是()。 单项选择题A、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1:“学不躐等”体现了()。 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2:有实际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行动自觉认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 调查法B、 观察法C、 行动研究法D、 个案分析法 1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单项选择题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

4、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4:授权性规则的表述词是()。 多项选择题A、应当B、不得C、有权D、可以E、必须 15:要开展教师进修提高工作,其内容一般包括()。 多项选择题A、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B、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C、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D、先进教育技术的学习E、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16: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单项选择题A、 备课B、 上课C、 课外辅导D、 成绩评定 17: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多项选择题A、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B、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C、民族文化及传统道德D、经济发展水平E、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

5、规律及心理特征 18:教育者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 单项选择题A、教育万能论B、儿童中心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 19: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20: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21: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B、明确的共同目标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E、一定的组织

6、结构 22: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日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单项选择题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23:新时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有()。 多项选择题A、摆正学生管理工作的位置B、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C、建立学生管理团队D、加强学生自我管理E、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24: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苏霍姆林斯基C、维果

7、斯基D、班杜拉 25: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单项选择题A、法国的左拉B、英国的斯宾塞C、中国的孟子D、苏格拉底 26:“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单项选择题A、德育的途径B、德育方法C、德育的结构D、德育的内容 27:教育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判断题对错 28: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表示了教师具有() 单项选择题A、科研学术活动权B、教育教学权C、管理学生权D、进修培训权 29:与班集体、共青团和学生会等正式群体相比,同辈群体缺乏人员的参与力度。() 判断题对错 30:布

8、鲁纳倡导的“发现教学法”是以()。 单项选择题A、认知心理学为基础B、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C、发展心理学为基础D、无意识心理学为基础 1:答案D 解析 2:答案A 解析 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感知具有笼统性,精确性比较差的特点。 3:答案正确 解析 4:答案B 解析 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经相当成熟,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5:答案B 解析 考查课程计划的定义。 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7:答案A 解析 8:答案错误 解析 教师胜任教学工

9、作最基本的要求是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 9:答案C 解析 直观性原则的提出是教育史上的一个进步意义,它给中世纪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经院式教育以沉重的打击,使书本知识与其反映的事物联系起来。 10:答案B 解析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三个特征,即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者缺一不可。 14:答案C,D 解析 义务性规范在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必须”、“应当”、

10、“义务”、“禁止”、“不准”、“不得”等字样。授权性规范在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可以”、“有权”、“不受干涉”、“有的自由”等术语。(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5:答案A,B,C,D 解析 ABCD四项均属于教师进修提高的内容。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A,B,C,E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由教育学常识可知,教育者如果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若过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则易导致教育万能论;若过分强调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则易导致环境决定论;而过分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又会导致儿童中心论。 19:答案A 解析 本题描述的是品德评价法。 20:答案B 解析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

11、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而颜回的话正是该原则的例证。 21:答案A,B,C,E 解析 D项仅仅公布一些管理规定,并不能表明班级成员已经融为一个集体。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A,B,C,D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他认定课外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空话而已。” 25:答案B 解析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错误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错误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