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一单元“天气”知识要点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10、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15、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16、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7、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18、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用手捂住发声罐、用纸包住发声罐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14、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高),拉得松,声音就(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1、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8、(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10、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1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1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1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14、(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1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16、(达•芬奇)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张精确的人体画17、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持躯体)、(塑造体型)和(保护内脏)的功能18、人每天应补充大约(2500毫升)水19、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起重机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起重机液压动力相当于(肌肉)新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一、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4、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7、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11、(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1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二、溶解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5、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7、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三、声音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4、(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8、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