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专题复习:多功能瓶》学案一、制气(气体发生装置):如图1:制CO2拔开橡皮塞装入固体, 液体从长颈漏斗流入(注意:瓶内的液面要液封长颈漏下端),产生的气体从导管导出,长颈漏斗可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代替二、取气(气体收集装置) 集气瓶集传统的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于一体,用导入不同气体的进出方向即可进行多种气体收集1.排空气法收集:(如图2)如: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或CO2),气体从 端进,空气从 端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气体从 端进,空气从 端出2.排水法收集:( 如图3) 瓶中盛满水气体从 端进,水从 端出学生活动】学生上台演示实验:用嘴从 端吹气,水从 端喷出,可收集到一瓶气体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可以把图2,图3的洗气瓶倒转过来,再进行上述练习.)三、测量气体体积(量气)如图4瓶内盛满水(也可不盛满):气体从 端进,水从 端出用量筒测排出水的体积,则为该温度,压强下所产生的气体体积若气体能溶于水,可在瓶内水面上加一层油图4ab图5四、贮存气体(如图5)可用于贮存O2 、H2 等,当需用气体时,从 管注入水,O2可将气体从 管压出。
五、验气(检验或证明某气体)如图6图6集气瓶内装有验气所需试剂,通过现象来证明气体流向是: 端进 端出(即长进短出)如检验H2中是否混有HCl:应通过 溶液, 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应通过 溶液或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课堂练习】问题: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所含的成分相同吗?为了比较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装置学生活动】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后总结出答案:澄清石灰水↘(1)首先,从 端吸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然后,从 端吹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更 六、洗气(除杂质):如图6集气瓶内装有吸收杂质的液体,混和气从 端进 端出(即长进短出)如: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先通过 溶液,再通过 混合气体从 端进,通过两次洗气后CO从 端出。
七、实际生活中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常利用图7的类似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 导管连接供氧钢瓶,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也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课堂练习1、下图四个装置的功能正确的是 ( )A、由a通入,收集氢气B、由b通入,收集二氧化碳C、利用量筒测出收集气体的体积D、用锌粒和盐酸制取氢气2、(1)甲同学设计了图㈠装置制取CO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打开图㈠装置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没有流下,于是得出“气密性好”的结论.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2)若要得到干燥的CO2,图㈠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干燥剂为浓硫酸.图㈡画出了该干燥装置的一部分,请你补充画出其它部分,并用箭头标明气体进出方向. 3、实验室用锌和盐酸反应来制取的氢气中常常混有少量的HCl气体和水蒸气,现用下面的装置除去HCl气体和水蒸气,并验证是否除尽,装置导管如何连接?( )→( )→ E → F →( )→( )→( )→( )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模拟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再利用。
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地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 (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①①②③ 废气→废气→ 废废气→气→废气→5、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和NaOH溶液要用如图所示装置对H2和CO2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则:①甲中应盛 ,乙中应盛 ;②首先打开活塞a,可分离出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③再关闭活塞a,向b中加入稀盐酸,又可分离出 ,化学方程式为 ④b仪器为何要伸入液面下 6、甲、乙两同学利用下面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回答问题:①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②B装置作用 ;C装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