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入理论与应用

上传人:GO****月 文档编号:147786483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收入理论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政府收入理论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政府收入理论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政府收入理论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政府收入理论与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府收入理论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收入理论与应用(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政府收入理论与应用政府收入是一国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对政府收入分析的目的就在于了解政府收入的含义和分类,研究影响政府收入的各种因素,寻求政府收入的有效管理,为向整个社会提供最适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作好资金保障。本章在阐述政府收入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介绍了国债和政府预算的相关知识和政策。6.1 政府财政收入概述6.1.1 财政收入的含义和分类政府收入、财政收入、公共收入这三个概念密切相关。政府收入强调收入的主体是政府,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则是从行政理财的角度

2、来探讨政府的收入,一般指预算内以税收为主要形式的政府收入。公共收入是近年来使用较多一个新概念,是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出现而出现的,它突出强调市场经济下政府收入范围的公共性和使用方向的公共性。本章主要探讨财政收入的相关理论和政策。财政收入也称“岁入”,是在一个预算年度内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所依法取得的货币和实物收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它的含义,从静态看,指财政活动的结果,即政府所取得的货币收入;从动态看,指财政活动的过程,即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活动,以及借助这一活动介入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将财政收入进行分类,是为了明确财政收入的来源和形式,便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财政收入,使财政分配顺利进行。国内外财政学者

3、都十分重视财政收入的分类,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在实践中具有较好可行性和效益性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收入形式分类财政收入的形式是指国家财政收入的具体方式,即来自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财政收入通过什么方式上缴给国家。在世界各国,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都是税收。除此之外,其他非税收入的形式,则根据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财政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种按收入形式分类的方法在分析财政收入时是最常用的。按照这一分类,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类。(1)税收收入。包括国家税法规定的各种税收。税收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目前在我国税收收入是财政收

4、入的最主要的形式。(2)非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是指除税收形式以外的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它们所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不大,但体现的政策性却很强。这部分收入形式主要有:1)事业收入。指有经常性收入的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上缴的收入。2)规费收入。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居民或单位提供特殊服务时收取的工本费和手续费。如工商执照费、商品检验费、结婚证书费、户口证书费、护照费等。3)罚没收入。指国家各执法机关及经济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收取的罚没款及没收品的收入,还包括依法处理的赃款、赃物变价款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一定要全部上缴国家财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任意截留及私分。4)国家资源管理收入。指国家允许某些单

5、位和个人开采矿藏等国家资源,他们依法应向国家上缴的部分收入。如矿山管理费、沙石管理费等。5)公产收入。指国有山林等公产的产品收入,以及政府部门主管的公房和其他公产的租赁收入、公产变价收入等。6)基本建设其他收入,国际组织捐赠收入,对外贷款归还收入,收回国外资产款收入等等,也是财政收入形式。2、按收入来源分类按收入来源,中国政府将财政收入又分为所有制来源和部门来源两个大类。一类是以财政收入来源单位的所有制形式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另一类是以财政收入来源单位的部门结构作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

6、收入,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进行这种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财政收入从何处取得的,反映各种收入的经济性质,同时,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反映各种收入来源单位的历史变化及其发展趋势。3、按预算管理标准分类按预算管理标准,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可以分为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1)预算收入。亦称预算内收入,是指列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要经过预算管理程序才能安排政府的各项支出,并纳入国库管理。预算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等。(2)预算外收入。亦称预算外财政收入,是指按现行制度不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和基金。预算外收入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接近或超过预算内财政收入,因

7、此,加强预算外收入的管理,已成为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4、按管理权限分类按照管理权限,财政收入可分为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1)中央财政收入。即按照现行财税体制,列为中央政府管理的财政收入,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和企业所得税以及中央规定征收的各项基金等。(2)地方财政收入。即按照现行财税体制由地方政府支配的财政收入。这类收入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国家统一制定法律、法规,地方负责征收,其收入归地方财政的,如农业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二是由地方自行按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立法(或立项),自行组织征收的财政收入,如地方自行确定的收费项目的收入;三是中央财政取得的收入中按照

8、现行财政体制由地方参与分享的收入,即由体制决定的分成所得中的地方收入,如增值税的分成收入等。财政收入的分类方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有其他方法。如:将财政收入按地区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收入、沿海和内地的财政收入,国内和国外的财政收入;以征收权力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强制性财政收入和非强制性财政收入。强制性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罚款收入、强制公债等;非强制性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公产收入、自由公债收入、捐款收入、国家货币发行收入等。6.1.2 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6.1.2.1 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与衡量指标财政收入规模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个财政年度),通过税收

9、等多种形式获得的财政收入总水平。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可以用绝对数表示,如财政收入总额;但通常用相对数,即用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和社会指标的比率表示,体现了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指标的关系。过去较长时期衡量指标采用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表示,现在则习惯采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表示。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政府公共事务范围和一国公共财政状况的基本指标。6.1.2.2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从历史上看,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始终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财政目标。在公共需求范围日益扩大的现代社会,保证财政收入增长更是被各国政府所重视。但是,财政收入能有多大规模,能以多快

10、速度增长,不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既要满足政府的需要,又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规模过大,政府集中的社会财力大多就会压缩社会居民与企业消费水平,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相反如果财政收入规模过小,又不能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的正常需求,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率。因此,财政收入规模必须适当,它要受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些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产品越丰富,则该国的财政收入的总额越大,占GDP的比重也会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是个综合性

11、、基础性的因素,反映了经济对财政的决定作用。各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且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GDP增加,即使财政收入制度不发生大的变动,也会导致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二者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生产技术水平就是在生产中采取先进技术的程度,又可叫做技术进步程度,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联系的,也就是说,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就内涵着一定程度的生产技术水平,两者同方向发展并相适应。因此,分析生产技术水平对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和制约,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深层次

12、分析。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技术进步可以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质量(一般指生产的效率和技术含量),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充足的来源。技术越进步,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越大其附加值就越高。与此相应,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增长就快,财源也茂盛。其二,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物耗,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剩余产品价值,以此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据国际上一些经济学家测算,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诸因素中,技术进步所占比重已从20世纪初的5.2%上升到20世纪中叶的40%,70年代进一步上升到60%以上,其中美国和日本等国高达80%左右。另一方面,技术进步通过降低

13、物耗,提高剩余产品价值的比例,从而扩大财源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据粗略测算,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是其他因素的2.8倍,它所带来的每百元国民收入可提供50元财政收入,而其他因素仅可提供13元。由此看来,所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首要的有效途径。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财政分配政策是指政府在通过财政手段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活动中所制定的政策。它包括政府要确定怎样的税制,应当采取哪些适宜的税费收入政策和债务收入政策等。财政收入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收入分配政策决定剩余产品价值占整个社会产品价值的比例,进而决定财政分配对象的大小;第二,收入分配政

14、策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从而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3、价格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货币收入。价格作为再分配手段,其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再分配,从而必然影响财政收入的规模。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表现在:(1)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总水平一般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是正常现象,而持续下降的情况则是不正常的。当然,持续大幅度的上涨也是不正常的。价格总水平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具体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加实际增长,简称为财政收入名实俱增。如1984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为21.1%,其中包括物价上涨

15、率2.8%,实际增长率为18.3%。第二种情况: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上的增长,而实际却是下降的,简称为财政收入名增实降。如1987年物价上涨率为7.3%,财政收入增长率为3.6%,财政收入实际下降了3.7%。第三种情况: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大体一致,使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却不增不减,简称为财政收入名增实平。比如1986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为5.8%,而物价上涨率为6.0%,两者基本上持平。当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再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还必须进一步分析引发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和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等问题。(2)产品比价关系变动的影响产品比价是指多种不同产

16、品相交换的数量比例,是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价格的对比关系。产品比价关系变动之所以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是因为:其一,它会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其二,是各经济主体上缴财政收入的比例各不相同。因此,当产品比价变动导致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时,相关的经济主体上缴财政的税利会有增有减,这种增减的综合结果就是对财政收入规模的最终影响。6.1.3 财政收入的结构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的要素组成及其比例关系。财政收入结构可以作不同分类,这里主要是从财政收入的来源分析。分析财政收入来源的要素构成和比例关系,可以揭示财政收入的变化规律,寻求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1、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指的是财政收入作为一个整体是由不同所有制的经营单位各自上交的利润、税金和费用等部分构成的。从所有制的角度研究财政收入结构有重要意义:一是说明财政与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