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总部经济形成发展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47785491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总部经济形成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总部经济形成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总部经济形成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总部经济形成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总部经济形成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总部经济形成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总部经济形成发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总部经济形成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知识成为推动世界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借助信息网络技术,通过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将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在空间上进行分离,将总部布局在中心城市,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制造成本较低的其他区域,以实现知识要素和其他要素的优化配置,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样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新的经济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笔者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际调研,用新的经济学概念“总部经济”来对这一经

2、济现象背后的在规律进行概括和描述。 一、基于知识经济视角的总部经济形成机制分析虽然总部经济现象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企业为获取优势资源而将总部迁移到中心城市,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总部经济现象日益普遍。将总部经济置于知识经济视角下予以分析,能够更深刻理解总部经济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价值与作用。(一)知识经济的深刻涵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第一次在所发表的研究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中提出知识经济概念,认为继农业、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根据OE

3、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指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是最重要的部分。OECD主,知识经济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知识已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信息通讯科技的快速发展与高度应用,世界各国的产出、就业及投资将明显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我国最早研究知识经济的吴季松教授认为,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知识产品的产生、传播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其中智力资源包括人才、信息、知识、技术、决策和管理方法等,创新是其最高的投入形式;知识产品主要指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

4、的高技术产品和高技能服务。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社会知识化、生产者劳动智力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支柱产业高技术化、社会组织信息化网络化等。知识经济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知识本身可以直接开发为产品创造经济价值,比如文化、教育、咨询等服务业以及高技术产业就是知识直接产业化的结果,这些知识产品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附加价值高的特点,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第二,利用知识来开发新的资源,替代原有的稀缺自然资源。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主导要素的经济,通过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一系列的相对富有的、可再生利用的新型资源,逐步取代工业经济时代作为命脉的

5、、已经面临枯竭的传统自然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利用知识来进行科学决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知识(技术)在经济决策、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各领域广泛应用,提高全社会知识的应用能力,全面形成以知识(技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二)知识要素地位的提升与总部经济的形成机制分析总部与制造环节分离现象在跨国公司出现后就已存在但不普遍。随着知识经济在世界围的兴起,技术、信息、人才等知识要素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区域间知识要素分布不均衡使企业产生了总部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的强烈需求,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空间分离成本大为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将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分离的布局方

6、式,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总部经济正是对知识经济背景下总部与制造基地分离现象产生、发展及其在规律的揭示。1. 知识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有形资产(设备)和劳动力是核心生产要素,知识的重要性并未凸显出来。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的生产要素,技术、信息、人才等知识要素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要素。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真正具有控制力的资源与绝对决定性的生产要素,现在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力,而是知识”。由于知识已经成为最有力的竞争武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中凭借知识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收益和财富分配。全球

7、财富鸿沟越来越由于知识鸿沟的存在而呈加剧趋势。发达国家由于拥有更多的知识,在全球竞争中占据着更主动的地位。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手里。知识产业在发达国家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刻。据统计,知识产业化带动的高新技术类产品,已经占世界贸易的72,德国的知识产业占总产出的58.6,美国的知识产业占总产出的55.3。可见,知识要素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善于创新知识、把新的知识转化为新技术和新产品是经济发展的在推动力。2. 知识要素区域分布不均衡产生总部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的需求全球知识要素分布不均衡,特别是随着知识经

8、济的来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存量,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因此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表现的更为迅速,生产率提高更快,产品的更新周期也更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规模扩大的速度快、劳动力成本低廉,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将制造组装业务转移到新兴市场或者最适宜加工组装的地区。在低成本国家建立制造基地极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跨国公司的竞争力。同时,跨国公司为了进一步管理生产、控制更大的市场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出现了把管理、研发、设计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如微软、英特尔、宝洁、惠普等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据统计,跨国公

9、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约1000家,其中400家是最近几年建立的。知识要素区域分布不均衡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部不同区域间也很明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信息、技术、人才等知识要素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性日益加强。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由于发展阶段、整体经济社会环境与大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对知识要素特别是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弱。资料显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人数占总数的80.8%,而在县、镇和农村就业人数仅占19.2%。同时,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中心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人口不断增加,使这些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土地资源严重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交通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10、面对知识要素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一些企业为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知识要素与其他要素,尝试将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分离布局,把总部和研发、营销等高端环节布局在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而把制造基地布局在中小城市,如杉杉集团总部从迁往,二汽总部从石堰迁往,联合利华生产基地从迁往等。3.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总部制造基地空间分离更具普遍性总部与制造环节分离现象在跨国公司兴起后就已经存在,但由于当时信息通讯技术不发达,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环节分离之后的组织协调成本较高,一般来说规模实力很强的跨国公司才能够采取这种组织模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总部与制

11、造基地空间分离导致的组织管理成本、信息成本及市场交易成本等,总部与各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制造基地等能够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企业组织结构因而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分离布局的现象不但广泛存在于跨国公司,一些非跨国的大公司也普遍采取这种模式,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获取最大利润。越来越多企业把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分离布局的直接结果是,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加工制造基地则向成本较低的欠发达地区集中,并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现实发展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对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特别是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对区域资源配置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其在规律给予解释和理论指导,总部经济理论应

12、需而生。 二、总部经济的核心思想(一)总部经济的概念在界定总部经济的概念之前,首先有必要对“总部”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一般来说,总部是指企业组织结构中承担管理、研发、营销、投融资、采购等全部或其中几种职能的组织机构的统称。企业根据需要往往将研发、营销、采购等一些职能独立出来,设立职能性总部,如研发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等;或者为了加强对不同地区营利性关联机构或市场的控制和管理,设立地区总部,如欧洲总部、亚太总部、中国区总部等。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日益发达,交通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将总部职能与生产制造职能在空间上进行分离,由此对区域资源配置和区域经济发

13、展产生深刻影响。笔者用“总部经济”来描述这一经济现象。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概念由研究制造业而提出,但是总部经济理论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二)基于知识经济视角对总部经济涵的理解基于知识经济视角,总部经济的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总部经济模式下,不同区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企业则通过总部与生产制造在不同空间的布局获取资源再配置收益。总部经济通过企业将总部与生产制造功能在空间上分离总部布局在中

14、心城市,生产制造布局在欠发达地区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人才、技术、信息等知识要素丰富的优势和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能源、原材料、一般劳动力等常规要素丰富且成本较低的优势,实现企业功能链、价值链与不同区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进而实现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第二,总部集群对知识要素密集的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企业总部出于对信息、技术、高端人才等知识要素的巨大需求,在中心城市集群发展,通过规模效应、产业带动效应、知识外溢效应、学习效应等,加快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第三,中心城市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将知识

15、要素辐射到生产制造基地,带动其所在区域发展。总部经济虽然重点反映总部聚集对所在中心城市产生的集聚效应,但总部经济通过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的联系,也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两个区域的分工合作。并且,这种区域合作是基于市场机制的合作总部经济以企业为载体,以区域资源差异为前提,以利益共享为基础,发展总部经济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共同发展。 三、总部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总部经济”理论提出以来,在、等大城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国总部经济进入快速、全面发展阶段,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一)知识密集的大城市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我国总部经济发展中一个较为突

16、出的特点是,人才、技术、信息等知识要素密集的大城市,如、等,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总部经济发展较成熟、规模较大、层次较高。例如,已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国大企业集团等总部聚集,有各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1家,外商投资性公司164家;2007年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我国大陆22家企业入选,其中有18家总部设在,成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总部聚集数量最多的城市。又如,市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2008年政府1号文件发布。据发改局统计,现有企业总部350余家,其中本地企业224家,还吸引了沃尔玛、家乐福、飞利浦等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这些知识密集的大城市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总部聚集区,如CBD、金融街、中关村、陆家嘴、解放碑CBD等,成为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聚集区域。例如,CBD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为特色,聚集了世界500强企业102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