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物为核心的作文素材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汇编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8765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物为核心的作文素材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以人物为核心的作文素材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以人物为核心的作文素材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人物为核心的作文素材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物为核心的作文素材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一个曾经绝密28 年的名于敏 他二十八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 “ 两弹一星 ” 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 “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 慰了。 ” 他是于敏, “ 共和国勋章 ” 获得者。 夜以继日,终获突破 “ 国产专家一号 ” 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 无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 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 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

2、外,只有几把算 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 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 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 百日会战 ” 令人难忘。 100 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 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 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 年 6 月 17 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 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

3、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 年多, 苏联用了4 年,中国仅 用了 2 年 8 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青春无悔,铸就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 氢弹之父 ” ,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 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 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 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

4、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 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 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 他开始了长达28 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 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 胡仁宇、 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 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 美国进行了1000 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 次, 不及美国的1/25 。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

5、器小型化 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铸就的一座座 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 年前, 在国庆 50 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 “ 两弹一星 ” 功勋奖章的于敏, 2 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 命。 ” 2015 年 1 月 9 日, 于敏荣获 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 华发稀疏, 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 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 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6、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 年 1 月 16 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 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 肠的传奇。 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了人民申纪兰 青青太行,劲松屹立。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自古就是要与河道抢耕地、与老天抢粮食的地方。沧海桑田。曾 经撂荒的山坡上,如今或已披绿,或梯田成片 这里有一位执拗的耄耋老者,年复一年,仍坚持着自己劳作。春天播种,下地秋收,冬 天除雪,步履日渐蹒跚,但她干起活来仍充满力量。除了不时整理行装进京开会,几乎没什 么能把她和普通农妇一眼区别开。 她是申纪兰,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

7、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共 和国勋章 ” 获得者。 “ 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 1983 年,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1984 年,申纪兰从村民 的根本利益出发,大胆进行改革。 她主张:成林和有林山坡地仍归集体管理;耕地仍然包产到户、自主经营,但实行三年一小调、五年 一大调,添人增地、减人减地,确保土地不撂荒。最终,改革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适度,实现优势 互补。 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孙家栋 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 大总师 ” ,从“ 东方红一号 ” 到“ 嫦娥一号 ” ,从“ 风云气象卫星 ” 到“ 北斗

8、导 航卫星 ” ,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 业的发展史 他,就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原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相依。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 数个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总设计师或总指挥,孙家栋则被大家尊称为“ 大总师 ” 。 一次发射中, 卫星在转运途中不慎发生了轻微碰撞,试验队员们一下子慌了神,谁也不 敢保证这会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 接到紧急报告, 孙家栋当天就从北京赶到西昌,一下飞机就直奔卫星试验

9、厂房。了解清 楚现场情况后,当时已经快80 岁的他马上钻到了卫星底下,对着卫星的受创部位仔细研究 起来。 “ 卫星没事儿,能用!” 孙家栋的一句话,让大家悬在半空的心踏实了下来。 3 “ 搞航天工程,没有好坏,只有成败。要保成功,就必须发扬严格、谨慎、细致、务实 的作风。 ” 孙家栋总是这样告诫年轻人。 如今已经 90 岁的孙家栋, 与卫星打了一辈子交道。曾经有人问孙家栋:“ 航天精神里哪 一条最重要?”“热爱。 ” 他不假思索,“ 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 负责、创新 ” 几十年来, 正是凭着这个信念,尽管从事着充满风险的航天事业,但孙家栋从来没有被 困难吓倒,反而愈挫

10、愈勇。 20 世纪 70 年代, 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 震惊过后, 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 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2009 年,在孙家栋80 岁生日时,钱学森专门致信祝贺。钱老在信中说:“ 自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 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2019 年 1 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全新的月球 背面探索之旅,举国沸腾、世界瞩目。 时针拨回

11、15 年前,当国家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时,已经 75 岁的孙家栋毅然接下了首 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大多数人在这样的高龄都功成身退,他却冒着风险出任探月工 程总设计师。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孙家栋只有一句话:“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那一刻,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里,大家全部从座位上 站起来,欢呼雀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却走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 手绢在偷偷擦眼泪。 “ 孙家栋无疑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总能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 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在困难面前, 他绝不 低头;在责任面前

12、,他又“ 俯首甘为孺子牛” 。 “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航天尖端产品也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 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 孙家栋说,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 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 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与青蒿结缘 用中医药造福世界屠呦呦 疟疾,世界上最主要的高死亡率传染病。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法,在过去的20 多年间,青蒿素联 合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 百万人

13、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 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 展好、利用好。”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见图,新华社发)的声音铿锵有力。60 多年来,她从未停止中医 药研究实践。 “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2015 年 10 月 5 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 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说: “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

14、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20 世纪 60 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 4 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 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 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当时的科研设备比较陈旧,科研水平也无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不少人认为这个任 务难以完成。只有屠呦呦坚定地说:“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 她汇集了640 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在 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 “ 青蒿一

15、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 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 年 发现了青蒿素。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 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 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紧跟党走,做党的好战士张富清 1948 年 3 月,他在陕西宜川县瓦子街参加革命,开启了自己的英雄之旅。 壶梯山战斗、永丰战役中,他任突击组长,先后炸掉敌人3 个碉堡,立下赫赫战功。 1955 年 1 月,他退役转业,告别军营,扎根湖北来凤县,锁住荣誉,尘封战功,为当 地发展和群众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 1985 年 1 月,他站

16、完最后一班岗。人离休了,思想却不离休,他坚持学习,三十多年 如一日。 无论何时、何地、何境,他都把组织的要求摆在第一位。作为一名有着71 年党龄的老 党员,他精神上追求卓越,物质上毫无所求。他,就是“ 共和国勋章 ” 获得者张富清。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心中无我,付此一生。这就是战斗英雄张富清,在工作岗位上向 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 深藏功名六十余载连家人都不知情 60 多年里,张富清将赫赫战功深埋心底,从不提起,他的老伴儿和儿女都不知情。2018 年 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发现。 讲起登记的初衷,张富清说:“ 我起初不想把这些奖章和证书拿出来,但考虑到如果不 拿出来,那就是对党不忠诚,是欺骗党的行为” 战斗英雄的事迹披露后,诸多光环加身,他依然是老样子,一切都没有变,还是那个坚 守初心、保持本色的张富清。 “ 我要在有生之年,坚决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党叫我做啥,我就做 啥。 ” 张富清说。 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袁隆平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90 岁的 “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认为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