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设计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622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1 页 共 13 页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 设计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 设计 Comment on teaching design of law of c onserva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 编订:JinTai College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2 页 共 13 页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设计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点评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 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 过教育案例

2、、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物理教学反思 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 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师首先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等概念进行简单的复习,承上启 下,为本节课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紧接着演示钟摆的摆动,一 方面提供了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情景(初中物理要强调情景,高 中物理也不能轻视情景的作用),另一方面提出了机械能总和如 何变化这个紧扣本课主题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教师先是 从直线运动出发,应用动能定理进行详细、深入的推导,接着扩展到 曲线运动,从实验上进行了验证,从而

3、较为严密又完整地得出了机械 能守恒定律。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的认识,则从物体只受 1 个重力到除了重力以外还受多个力的情况,展开一层又一层的分析, 还从实验上作了反证。教学设计突破了教材原有的框架,思路清 晰、自然,不显得突兀。(教材本来就只是给教师提供一种最基 本也是最简洁的模板。具体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去填充、去创造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3 页 共 13 页 )。实验的设计也有创意。如:为了说明有了空气阻力后机械能不 再守恒,就用泡沫塑料球做成一个摆进行演示,效果明显,说服 力很强。教学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这一重点显得十分突出 。新授应用小结,程序完整。 在教学中教师对演示实验装

4、置的说明、观察过程的提示也十 分到位。反映出教师对实验的准备也十分细致、充分,而不马马 虎虎、随便应付。 教师的讲解较为形象、生动,语言的表达准确、简洁。提问 和随堂小实验较多,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观察的机会较多,学生 学习的兴趣较浓,课堂气氛较活跃。科学探究的大多数要素在这 节课中得到了较为自然的体现。板书尚可。 从后面让学生对几道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基本性题目中可 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当然,毕竟是青年教师,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写势能表达 式时,未先提示零势能面在何处;“守恒”这一关键的名词作为高中 物理中第一次出现,未作必要的解释;在一道例题的讲解中,对 系统还是单个物体未

5、作说明。这实际上也反映出,对一些很平常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4 页 共 13 页 但又是很关键的问题学生经常要疏忽,而我们教师往往也不太在 意。师生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通病”。这再一次提醒我们, 教学要研究“教”,但也要研究“学”,甚至于应该更偏重于研究“学” 。 附: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的: 1 从机械能守恒的理论推导过程中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内容 ; 2 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二.教学重点: 1.在理论推导、分析、比较实际问题角度理解机械能守恒定 律的内容; 2.在分析比较中得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

6、恒; 四.教学方法: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5 页 共 13 页 1.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采用师生共同演绎推导和实 验的方法,明确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来龙去脉及含义; 2.通过实验与实际例子,学生在对比中总结机械能守恒的条 件,并加以应用掌握。 五.教学用具: 单摆小球两个(一个小刚球、一个泡沫球)、针、投影片若 干。 六.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本章中我们学习了那些形式的能? (学生)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 M、V 有关 ;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与 M、H 有关;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与形变程度有关; 总结: (1)将动能、重力势能、弹

7、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的变化、重力势能的变化多少等于什么呢?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6 页 共 13 页 (学生)动能定理:W 合=EK2EK1; 重力势能的变化等于重力所做的功:WG=EP1EP2; 过渡:在讨论了动能及变化和重力势能及变化后,那么有动 能与重力势能间有无什么联系呢? 2 新课教学: (1) 动能与重力势能间相互转化: 分析下列问题中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举例:自由下落的粉笔 (学生):由于粉笔的高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高度 减小说明重力势能在减小,速度增大说明动能在增加,下落过程 中重力势能在向动能转化; 举例: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 (学生):上升过程,动能

8、转化为重力势能;下落过程,重 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请学生举一些物体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运动过程; (学生):平抛运动、摆钟的摆锤、大坝泄水发电等。学生 分析这些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7 页 共 13 页 过渡:通过上述的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间可以相互转化, 但对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即机械能有何变化呢?下面我们通 过最简单的自由落体运动来进行研究。 (2) 机械能守恒的理论推导: 例: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任意选取 两个位置 A、B。当物体经过任意位置 A(距地面高为 h 1)时的速度为 V1,经过任意位置 B(距地面高为 h 2)时的速度为 V2

9、,试写出物体在 A、B 处的机械能。 (学生):定义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 物体在 A 点的机械能: (1/2)M V12+Mgh1 物体在 B 点的机械能: (1/2)M V22+Mgh2 引导: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在下落过程中任意两个位置 A、 B 的机械能的关系; 物体在 A 处的机械能包含了在 A 处的动能和重力势能,B 处 的机械能包含了在 B 处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从 A 到 B 动能发生了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8 页 共 13 页 变化;重力势能发生了变化,所以 A、B 两点处的机械能就是两点 的动能关系,重力势能关系。 (学生)关于动能变化: W 合=WG=(1/2)M V22(1

10、/2)M V12 关于重力势能的变化: WG= Mgh1 Mgh2 上述两式相等,故: (1/2)M V22(1/2)M V12= Mgh1 Mgh2 A、B 两点处的机械能的关系是什么? (1/2)M V22 + Mgh2=(1/2)M V12+ Mgh1 即: EK2 + EP2 = EK1 + EP1 (在任选位置 B 处的动能)(任选 B 处的重力势能)(任选 A 处的动能)(任选 A 处的重力势能) 结论:在下落的任意两个位置处的机械能都是相等的,说明 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是否只有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才会机械能守恒?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9 页 共 1

11、3 页 实验: 现象 1:刚性小球从 A 处无初速释放后,自由摆动到 B 点, B 点与 A 点同高。若取摆动中的最低点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则 A 点处的机械能为 EA=EKA+EPA=0+Mgh,B 点的机械能为 EB=EKB+EPB=0+Mgh,故摆到 B 点的机械能仍旧等于 A 处的机械 能 EA=EB,说明机械能在摆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机械能守 恒。 现象 2:刚性小球在摆动中细线受到钉子的阻挡,小球虽不能摆 到 B 点,但仍旧能摆到同样的高度,说明小球在摆动中机械能守 恒。 结论: (1)在摆动过程中的任意两点机械能都守恒: 0+EPA=0+EPB=Mghc+(1/2)mv2 (2

12、)不仅是直线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可以守恒,曲线运动机 械能也可以守恒。 那么什么情况下机械能能守恒呢? 现在我们改用泡沫小球重复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10 页 共 13 页 实验现象; (学生):小球从 A 处无初速释放后摆到最右端 B 点,很明 显小球在 B 点处的机械能小于开始时的机械能,说明在摆动的过 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能否通过比较此次实验与刚才的实验找出不守恒的原因?何 时机械能能守恒? (学生):由于此次实验中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学生):以此提出一个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当不受阻力时 机械能会守恒。 进行比较三种运动中的受力情况,判断机械能守恒是否与受 力

13、有关。 (1) 自由落体,只受重力; (2) 刚球摆动,受重力与拉力; (3) 泡沫球摆动,受重力、拉力与不可忽略的阻力。 (学生):除重力以外受到拉力机械能可以守恒,若受到阻 力就不守恒,说明机械能是否守恒与受力性质有关。 举例:用绳子将小球匀速往上拉升,小球动能未变,而重力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11 页 共 13 页 势能在增加,即机械能发生变化。 反问:此时和刚球的摆动中受力一样,为何机械能却不守恒 ?两种情况有何不同? (学生):刚球摆动中的拉力始终和速度垂直,故不做功, 而绳子提升小球中的拉力作了功,故而不守恒。 (学生):不是看受哪些力,而是看除了重力以外的力是否 做功,才是判断

14、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唯一标准。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所谓只有重力做功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力;或者除 了重力外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 判断方法: (1)物体在运动中受哪些力; (2)除重力外其他力是否做功 (4)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 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它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 种特殊情况。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12 页 共 13 页 (5) 课堂练习:(练习如何判断具体问题中机械能是否 守恒) I. 跳伞运动员带着张开的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落; II. 抛出的手榴弹或标枪在空中运动;

15、 III. 物体在光滑的斜面下滑;物体在粗糙的斜面下滑; IV. 用细绳栓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棉上做匀速 圆周运动; V. 用细线栓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VI. 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碰到一个弹簧,把弹簧压缩 后,又被弹回来。 分析运动中的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学生阅读书本 130 页最后一段归纳得出类似的结论: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 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 机械能守恒。 (6)小结: 当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说明两种情况),物体在运动的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运动中的任意位置的机械能都相等。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13 页 共 13 页 七.教学后记: 1、在分析练习时要把相关的图象作出,再进行分析; 2、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归纳知识和结论,可能出现错误结论 ,可以进行引导学生分析对比修正错误观点。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