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56243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_ , _ ”自勉。离骚中屈原用“ _ , _ ”两句表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劝学中荀子以“金”经过“磨砺”就会锋利中感悟出,人要成为“ _ ”的君子,就要“ _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答案】【小题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小题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小题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析】故答案为: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重点字:毅)

2、 (2)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重点字:厚)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重点字:博)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劝学中的名句辑录: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 阅读

3、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福道,是福州的城市森林步道,寓意着“福荫百姓,道法自然” ,是福州市精心打造的最美的首条城市山水生态休闲健身走廊。它是全国最长的城市森林步道,设计 ,不仅是福州的地标性建筑,更是这座城市中极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福道全线总长约 19公里,依托城区内56座山、156条内河,通过空中和地面建设生态休闲步道、滨海亲水绿道、街区林荫绿道,让市民推窗见绿、开门进园、行路见荫。 福道将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开放空间和公共绿地有机融合,因地制宜且各具特色,每一处安排都 ,为行人提供了若干极佳的游览路径。人们可以直接登上“风铃塔”步入悬空栈道,鸟瞰怡人风景;或环绕湖泊边缘盘旋向上,欣

4、赏湖泊美景;或是行走台阶型登山道蜿蜒而上,观赏山间佳色。无论何种路径,都令人心旷神怡,让人 。来来往往的游人络绎不绝,在此 。 福道的设计“以人为本,保护自然”,步道使用轻型钢格栅作为铺面材料,()其设计亦有意减少了横向共振,以提升步行的舒适度。曾获全国首创钢架镂空设计、 2017 年“国际建筑大奖”等诸多奖项。新加坡总统设计奖评审团如此评价福道的设计:“轻型钢材隐没在苍翠繁茂的背景中,让周围的自然景观成为主角。富有韵律的钢结构布置形态轻盈,设计的通用性则确保了它可以尽可能满足所有访客的需求。”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是福州市精心打造的首条最美城市山水生态休闲健身

5、走廊。 B是福州市首条精心打造的最美城市山水生态休闲健身走廊。 C是精心打造的福州市首条最美城市山水生态休闲健身走廊。 D是首条福州市精心打造的最美城市山水生态休闲健身走廊。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阳光和雨水都能够渗透下去,底层的植被能良好生长 B以便阳光和雨水都能够渗透下去,使得底层的植被能良好生长 C阳光和雨水都能够渗透下去,使得底层的植被能良好生长 D以便阳光和雨水都能够渗透下去,底层的植被能良好生长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别具一格恰如其分恋恋不舍谈笑风生B别具一格恰到好处流连忘返谈笑风生C标新立异恰如其分流连忘返谈笑自若D标新立异恰到

6、好处恋恋不舍谈笑自若【答案】【小题1】B【小题2】B【小题3】B【解析】(1)这里考查的是多重定语的顺序。多重定语的顺序为:表领属或时间处所,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因此,正确的顺序应是表领属:福州市。数量词:首条。动词短语:精心打造。形容词:最美。故选B。 (2)根据语境,前句的主语是步道使用的材料,后面不宜直接转变为阳光和雨水,应使用“以便”更合语境,排除AC;下一句“阳光和雨水都能渗透是条件”,下句为结果,根据语境,应为“使得底层植被能良好生长。”故选B。 (3)第一处,标新立异:偏重显示其特点,中性成语。别具一格:比喻别具一种独特的风格。别

7、具一格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些文艺创作或某些事物。根据语境重别具一种独特的风格,应为“别具一格”。 第二处,恰如其分:指办事说话正合分寸,侧重于适合。恰到好处: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侧重于最合适。根据后文语境极佳,应为“恰到好处”。 第三处,恋恋不舍与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前者语意范围广,可泛指一切留恋的人、事物、景物。后者偏重对景物的留恋。根据语意语境,应重在对景物的留恋,应为“流连忘返”。 第四处,谈笑风生:形容谈话高兴而有风趣。谈笑自若:说说笑笑,同平时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前者指在不经意间,后者则是刻意的。根据语境,应为“谈笑风生”。故选B。

8、 答案: (1)B (2)B (3)B(1)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2)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的先后对应与叙述对象的一致性。 (3)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

9、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3. 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主要信息,写出“福建新高考”的五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5个字。 2019年4月23日发布的福建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自2021年起,不分文理科,实施“3+1+2”的普通高考新模式。“3

10、”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1”指的是:考生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科。“2”指的是: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四科中选择两科。在此模式下,考生有12种科目组合可以选择,扩大了考生选择面,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自行选择。“1”+“2”的设置,主要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兼顾我省各地普高教育的教学实际。_ _ _ _ _ 【答案】【小题1】高考新模式【小题2】不分文理【小题3】科目组合【小题4】自行选择【小题5】人才培养【解析】首先明确语段的主要内容是“福建新高考”的相关内容。共六句话,第一句里面的关键词语是“不分文理”“高考新模式”;第二到第四句

11、,是“3+1+2”的具体内容;第五句话关键是“组合可以选择”;最后一句话的关键词是“教学实际”。然后根据字数要求,进一步压缩,每个关键词不超过5个字。 答案: 高考新模式不分文理科目组合自行选择人才培养教学实际题目要求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首先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提炼语意”常考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下定义。 下定义是揭示事物(概念)本质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该事物的本质特征(种差)

12、+邻近的属概念”的语言形式(格式)来表达。 2提炼要点,概括文意。 此类试题或要求对某则材料的内容进行总括;或提供一则材料,要求揭示事物的某些特点;或提供图表,要求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写出结论等等。 3提取关键词。 此类试题与“提炼要点,概括文意”类试题不同的是,此类试题对材料内容要点的提取结果,是以材料中原有的负载关键信息的词语呈现,而不是以负载重要信息的句子呈现。 4新闻概写。 新闻概写包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压缩主体、拟写结束语等,要求概括出中心内容,突出主要事实。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

13、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2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组合关键句或短语;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3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 4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过压缩来完成。4. 光明中学在高考前为考生组织了一场心理疏导讲座。讲座中,老

14、师引入了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帮心理老师给这条定律配上一段解说词,不超过90字。【答案】作答前一定要认真观察示意图,该图是以坐标的形式来展示的,横坐标表示的是压力,由低到高。纵坐标表示的是学习效果,由差到好。根据坐标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压力过低或过高,学习效果都很差,只有压力适中,学习效果最好。然后再根据题干中的要求配上一段解说词,解说词应包括以下几下方面内容:称呼,指出定律的名称,有结论。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语言连贯和字数的限制。 参考答案: 同学们,现在大家看到的图象就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生动展示。这条曲线直观地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毫无压力或者压力过大都

15、会导致学习效果很差,要想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应该保持适度的压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徽标的内容,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然后根据徽标的内容挖掘徽标的寓意。一般来说,解读图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不顾此失彼,遗漏信息,同时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2)重视数据变化,深挖隐含信息。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这可能正是材料的重点,或是观点的源头。图表中一些细节或文字表述部分往往起提示作用,审题时要特别关注,以便获取有效的信息,如图表下的“注”等。(3)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行文语法规范,书写整洁认真。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