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知识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645989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7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二章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二章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二章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二章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知识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第一节 货币制度构成的要素 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制度构成的要素,一、货币制度的内涵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返回,第一节 货币制度构成的要素,一、货币制度的内涵 货币制度:是一国、一个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相应范围内货币的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历程P20) 返回,第二,人类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摆脱金属货币,特别是贵金属货币的束缚,而通过国家宏观制度来自发调节货币供应量,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货币制度的统一与商品市场统一相伴随,单一的货币制度的出现,需要更加广泛统一市场的形成,欧洲货币的

2、出现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返回,货币制度由于范围不同,形成不同适应范围的货币制度。如在一国范围内,形成国家货币制度;如在国际范围内,形成国际货币制度,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有区域性的货币制度,如欧洲货币体系。我们本书中主要讨论国家货币制度。 国家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一种体现,由本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其有效范围一般仅限于国内。国家货币制度始于国家统一铸造货币之后,自国家货币制度产生以来,各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都曾用不同的法律形式对货币制度加以规范。 返回,货币制度内容包括: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规定;货币种类及其比例;货币法偿能力的规定;货币准备制度等。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

3、一)确定货币材料 货币材料(简称“币材”),是指用来充当货币的物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确定以何种物质作为币材,是一国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 返回,(二)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指货币制度中规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在国际习惯上,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如美元、英镑、日元等;二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值”。 (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结构 主要是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主币的最小规模通常为一个货币单位,如1美元、1英镑等。辅币就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

4、的小面额货币,其面额多为货币单位的1%、2%、5%10%、20%、50%几种。 进入专栏2-1 返回,货币的名称,称“元”的国家有:中国、美国、日本、朝鲜、澳大利亚、新加坡、缅甸、新西兰、加拿大等以及使用“欧元”的某些欧洲国家。 称“镑”的国家有:英国、塞浦路斯、埃及、爱尔兰、苏丹、叙利亚等。 称“先令”的国家有:索马里、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奥地利等。 称“第纳尔”的国家有:南斯拉夫、伊拉克、科威特、约旦、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 称“法郎”的国家有:法国、比利时、瑞士、几内亚等。 称“克郎”的国家有:瑞典、捷克、丹麦、冰岛、挪威等。 称“马克”的国家有:德国、芬兰等。 称“卢比”

5、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 称“比索”的国家有:古巴、墨西哥、菲律宾等。 称“盾”的国家有:荷兰、越南等。 称“卢布”的国家有: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 称“里拉”的国家有:土耳其、意大利等。 称“里亚尔”的国家有:伊朗、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 称“铢”的国家有:泰国。,(一)美国货币美国货币由美元dollar和美分cent组成,one dollar等于100 cents。其纸币bill有一、二、五、十、二十、五十和一百美元等面值;硬币(coin)有一美分(或a penny)、五美分(或a nickel)、十美分(或a dime)和二十五美分(或a quarter)等。在数字前加$表示

6、美元,如:$500表示五百美元;在数字后加C表示美分,如:50C表示50美分;表示由美元和美分组成的钱数时,常用$表示,如:$650。 (二)英国货币 英国货币由英镑(pound)和便士(pence)组成,也分为纸币notes和硬币coins。纸币有面值五镑、十镑、二十镑和五十镑;而硬币,即金属货币有一便士、二便士、五便士、十便士、二十便士、五十便士和一镑等。若指一定数额的硬币,通常用piece,如2P(pieces);随身带的硬币可用change表示。100 pence等于1 pound。在数字前加表示多少英镑,如:800为800英镑;在数字后加P表示多少便士,如:5P表示五便士(penny

7、的复数);表示由英镑和便士组成的钱数时通常不说出pence,如3镑50便士可说成350或three pounds and fifty。,(四)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 货币法偿性,是指法律赋予货币一种强制流通的能力,任何人不得拒绝接受。包括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五)货币铸造与货币发行的规定 金属货币存在铸造和发行问题,而不兑现货币则主要存在发行问题。在古代国家,本位币的铸造有的由国家完全垄断,有的则由人民自由铸造,辅币铸造一般由国家垄断。现在信用货币首先由私人银行发行,现在逐渐集中在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机构。 返回,(六)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指在货币发行是须以某种

8、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 在不同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不同的。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金或银作为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已经与贵金属脱钩,多数国家都采用以资产做准备,也有以物资做准备或其他国家的货币直接挂钩作为准备的方式。 返回,英国的货币单位定名为“镑”,按照第1870年铸币条例,其重量规定为123.27447格令(合7.97克)。美国的货币单位定名为“元”,根据1934年法令,一美元含金量规定为13.714格令(合0.888671克)。 我国近代以银作为货币币材

9、,1914年的“国币条例”中规定货币单位名称为“圆”,每圆含纯银合23.977克。 为防止因流通磨损而重量不足的铸币继续自由流通时造成币值下跌,各国都规定了铸币磨损公差,它是磨损了的铸币实际重量与法定重量的差额。铸币超过公差,即不准流通,但可向政府兑换新币。如中国在流通银元时,曾规定磨损公差不得超过3。 如美国 10 分以下的银辅币每次的支付须为 10 元。,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一、金属货币制度本位制度 二、不兑现货币制度 三、国际货币制度与区域货币制度 返回,金属货币制度,银本位制,银两本位制,银币本位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

10、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类型,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一、金属货币制度本位制度 “货币本位”,是指一国一旦选定了某种货币单位,就将其货币单位用法律规定与某一特定金属商品保持固定关系,作为衡量该商品价值的标准,进而建立起一国的商品价格体系。 在货币近代史上,按照各国本位币所采用的金属类别,存在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三种类型。 返回,(一)银本位制 1.定义:以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2.特点:(1)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2)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3)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入和输出。 3.类型:(1)银块本位制 (2)银币

11、本位制 返回,4.实行的国家及时期:银本位制盛行于16世纪, 到19世纪末期,大部分国家都放弃了银本位制。(我国见下页) 5.退出原因:(1)银价不稳。 (2)银不适合巨额支付。 返回,在我国货币史上,白银自汉代已逐渐成为货币金属,到明代白银已货币化,中国真正成为用银之国。但实行的是银两制,以金属的重量计值,属于称量货币制度,没有踏进货币制度阶段。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颁行币制条例,正式采用银本位,以“元”为货币单位,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色是90%,名为大清银币。但市面上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 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正式规定重量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为我国的货币单位。

12、 “袁大头”银元就是这样铸造成的。但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 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总重 26.6971克,银八八、铜一二,即含纯银23.493448克。银本位币每元重量及成色,与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过0.3,并规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银本位币授受,其用数每次均无限制。同年4月,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孙中山头像”银元。 1935年国民政府又实行币制改革,宣布废止银本位。,(二)金银复本位制 1.定义: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特征: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和白银两

13、种金属维持固定关系。金、银都可以自由铸造为金币和银币,都有无限法偿能力。 3.类型: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按其实际价值流通,其兑换比率完全由市场比价决定。 双本位制下,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的比价。(格雷欣法则) 跛行本位制下,法律规定金币和银币都为本位币,二者之间有兑换比率,但金币可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货币本身有排他性、独占性,而法律却规定金银均为本位币,因此,复本位制的最大缺点是采用此制的国家的金银铸币之间的铸造比率必须与其作为金属的价值的比率经常一致。但这两种金属的价格虽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变化而变动,很容易引

14、起价格混乱,出现“格雷欣法则”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返回 进入专栏2-2,格雷欣法则 内容: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过程:法定1:15 市场1:16 金是良币,银是劣币。 1金币融化按1:16换银块,铸成银币16个,拿出15个换1金币,收益1银币。 实例:美国1791年,法定1:15 其他国家1:15.5 返回,复本位只有如此严重的缺点,为什么在1617世纪,即资本主义早期成为一种典型的货币制度呢? 这是因为,这种制度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二

15、元经济的双重需要:一方面,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期间,城乡商品货币关系迅速扩大,小额零星交易,日益增加对较贱的白银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工业和批发商业的迅速发展,大宗交易频繁,对价值更大的黄金需求增加。另外,在复本位制下,金银均为本位币,货币价值是以两种金属的价值为基础,所以其波动也趋于两种金属的平均值,使本位币的价值相对稳定。 返回,(三)金本位制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 定义:金本位制,是指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关系。 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

16、制。 1. 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1)条件:货币单位与黄金发生联系,铸造金币。 大众可以无限制地提出请求用黄金铸造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一切法偿货币或金币的价值符号均可以其面值兑换成金币。 返回,(2)金币本位制的优缺点 优点: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因为它保证了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一致,自动调节国内货币流通和保持外币行市的相对稳定,并具有货币流通的自动调节机制。 缺点: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不稳定因素,造成运行困难,主要表现在: 返回,首先,黄金数量的增加受生产的限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货币供给增加的要求,这是金币本位制不能维持的客观原因; 其次,金币流通以后,往往会因为磨损而使重量减轻,从而浪费大量黄金,另外,大量黄金的非货币用途,造成货币用途黄金不足,是的多数国家的金币本位制基础削弱; 最后,贸易管制以及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