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42262405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4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NEW)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NEW)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NEW)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NEW)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EW)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2014年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3年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1年河北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0年河北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0年河北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河北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8年河北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7年河北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4年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3年河北大学64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1年河北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0年河北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河北大学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604

2、社会学理论 适用专业:社会学、人口学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 无效。) 1社会整合 2亚文化 3社会分层 4集合行为 5社会政策 6社会运行机制 二、简答题(共60分,每题15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 效。) 1简述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2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3简述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 4简述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共60分,每题3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 效。) 1试论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后果及对策。 2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述评。 2010年河北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 详解 河北大学 2010年硕士研

3、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604社会学理论 适用专业:社会学、人口学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 无效。) 1社会整合 答: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 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亦称社会一体化。最先提出社 会整合思想并致力于研究社会整合的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后来美 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进一步发挥了社会整合概念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结构 功能主义的理论体系。社会学常论及的社会整合有文化整合、制度整 合、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 2亚文化 答: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 有的文化。亚

4、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3社会分层 答: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 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 社会不平等。 4集合行为 答: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 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 人数众多。它 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 无组织性。它通常 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它变化无常,很少处于均衡状态; 行为者相互 依赖。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 5社会政策 答: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 进社

5、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6社会运行机制 答: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 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 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 性的模式”。 二、简答题(共60分,每题15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 效。) 1简述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答:(1)初级群体的含义 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 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2)初级群体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成员有限。 初级群体一般是指2人到30人的小群体。只有在小的群

6、体中,人们 之间才可能进行比较深的交往,建立比较密切的感情联系。 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在人数较少的初级群体中,人们可以直接地、面对面地交往,不需 要什么中间环节。正是在直接交往中,成员对于彼此的言谈举止、音容 笑貌都非常熟悉,从而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联系。初级群体的形成与维 持,还有赖于成员互动的经常性。短暂的接触,很难形成初级关系。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问并没有明确、严格的分工,不可能仅仅保持 一种角色关系。一般说来,人们之间的关系由一种角色关系转变为多重 角色关系,正是初级群体形成的一个标志。 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

7、之间的交往不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关系 上,而是富有“人情味”。每个成员都希望了解对方的内心,进行情感上 的交流。成员间期望相互关心与安慰,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维系。感情交 流是成员间亲密关系的基础。 成员难以替代。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充满着富于感情色彩的多种角色关系,因而 某个特定成员是不能随意由另外一个人来代替的。在这一点上,初级群 体中成员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群体中任何一个成员的缺失,都会给其 他成员造成很大的心理震动。 群体整合程度高。 初级群体中,成员彼此熟悉,关系极为复杂而且密切,利益休戚相 关,因而其群体意识很强,群体整合程度高,尤其是在维护和争取群体 利益与荣誉方面,所有成员在行

8、动上往往表现出高度的一致。个别成员 的偏离、背叛,会招致严厉的制裁。 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在初级群体中,一般没有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成员的 行为、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成员与群体的关系,主要靠习惯、风俗、伦理 道德、群体意识等非正式的手段来控制、维持。 2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答:(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从城乡 分割、差别发展转向城乡互通、协调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 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道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 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9、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 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 和生态利益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瓶颈”。统筹城乡 基础设施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首要条件。具体工作中,要统一规划、统一 布局,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搞好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着力形成 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一体化规划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 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加强硬件 建设规划的同时,还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重点在加快发展农村的教 育、文化、卫生事业,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

10、等化创造必要的条 件。 (3)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 要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 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 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 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 展的水平。 (4)统筹城乡发展涉及整个经济社会管理构架的重组和社会利益格 局的调整,核心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城乡分治的 二元结构,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整个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关系进行全 局性、战略性调整,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是要突 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

11、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 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 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 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 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合理有序公平流动,实现资源 优化的配置。 3简述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 答: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有: (1)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 所谓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 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2)技术的有限性 这里既指技术种类的有限性,又指技术功能的有限性,更指技术开 发的有限性。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人类

12、难以迅速通过技术进步 获得新的生存空间(比如说再找到一个地球),或取得社会经济发展所 必须的替代资源。因此,现有环境遭到破坏就成了一个“问题”。 (3)尊重人类的价值,特别是生命的价值 如果从极端的意义上考虑,所谓环境问题也就不存在,至少不是那 么引人注目。这种极端的考虑就是:地球自身是有生命年限的,甚至太 阳也如此,它们最终与人一样,都将面临生命终结的命运。这种规律是 不可抗拒的。从这种极端的角度出发,谈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显得有 些苍白。然而,与命运抗争,让生命增辉,正是人类伟大精神之所在。 在这种抗争中,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类的尊严。尊重人类及其后代的 生命价值,是关注环境问题的出发点。

13、 (4)通过人类行动改善环境的可能 在我们提出环境问题,并谈论环境保护时,实际上意味着通过人类 的主观努力,环境状况的改善是有可能的。如果面对一种毫无办法的情 况,就没有必要把它当做“问题”提出来,因为提出也是枉然。研究表 明,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不当的结果;同时,现实的经验 也表明,只要切实地付出努力,环境状况确实可以得到改善。 4简述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社会工作的内容非常宽泛,它包含了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社 会政策的具体推 行工作以及社会服务等。其主要内容有: (1)社会福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会更加兴旺,这就需要更多的 社会工作者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社会福利

14、的主要内容有:社区医疗保 健网络、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劳动就业培训与指导中心等。 (2)社会服务 现代人生活的空间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得到良好的社会服务, 以利于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社区内的社会服务项目急剧增 加,社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3)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保障社会成员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一项基础性措施。社 会保险的种类主要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4)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又称社会救助,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对那些维持社会基本生 活水平有困难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 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 (5)救灾工作 救灾工作指国家和社会对因自然

15、灾害而遭受损失的地区和人民进行 的援助、补救活动,从广义上讲也包括对自然灾害的预防。现代救灾工 作强调提高防灾能力,通过科学技术和人、财、物的投入,逐步改造自 然;对于已发生的灾害,动员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救灾;同时, 通过社会保险等方法,协同多方面力量,提高抗灾救灾的能力和效率。 (6)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指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机构,组织和动员社区内的各种力 量,参与社区建设,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改善社 区环境。 (7)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教育指对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训练和培养的一项 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一定的专业训练,其课程几乎涵 盖了社会科学和人文

16、科学的主要领域,并且十分强调实践性教育。只有 这样,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 (8)社会工作行政、督导和咨询 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实施过程;社 会工作督导是政府设立专门或兼职的机构和人员,指导社会工作者履行 职责,遵守规范,提高工作质量;社会工作咨询是指社会工作研究机构 与高级社会工作者接受基层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的咨询。 这三项工作都是为了保证社会工作以一定的质量和效率实施的基本措 施。 (9)国际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在各国的发展使人们逐渐感到加强国际交流的必要性,于 是出现了一些国际社会工作组织。它们组织各国社会工作者相互学习、 交流经验、探讨学术,尤其注重研讨在各文化传统相异、社会发展速度 不一的国家里开展社会工作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工作还重视对各国社会 工作者的教育训练,交流信息,交换学生,以便促进世界各地的社会工 作水平的提高。 三、论述题(共60分,每题3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 效。) 1试论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后果及对策。 答:(1)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