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的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66003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意外的护理PPT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曹莎莎,.,2,名词解释,脑血管意外:亦称脑卒中或脑中风。分为出血性及缺血性两类。脑血管病不仅死亡率高,致残率也很高。主要致残表现是偏瘫、言语障碍。脑出血多发生在白天活动时,如情绪激动、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等。发病前少数人有头晕、头痛、鼻出血等先兆症状,病人突晕倒,迅速出现昏迷,面色潮红、口眼歪斜、目光呆滞、言语不利、偏瘫、小便失禁等,部分病人还出现喷射状呕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塞三种类型,一般多发生在睡眠或安静状 态下,病人常有头痛、头晕、肢体发麻、沉重感或 不同程度的瘫痪。由于脑血管疾病大多起病急, 发展快,病情重,且家中发生居多,若抢救不 及时或措施

2、不当,病情很快恶化,危及生命。,.,3,临床表现,(1)内囊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对侧“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内囊出血病辑范围较大,神经损害症状较重。但若出血偏于内囊外侧,主要损害外囊部位,则临床症状多较轻些,多无意识障碍,偏瘫也轻,预后较好。 (2)丘脑出血:如属一侧丘脑出血,且出血量较少时,表现对侧轻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特别是本体感觉障碍明显。如果出血量大,受损部位波及对侧丘脑及丘脑下部, 则出现呕吐咖啡样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且有 多尿、尿糖、四肢瘫痪、双眼向鼻尖注视 等症。 病情往往危重,预后不好。,.,4,(3)脑叶出血:也称为皮质下白质出血,可发

3、生于任何脑叶。除表现头痛、呕吐外,不同脑叶的出血,临床表现亦有不同。如额叶出血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疑虑,对侧偏瘫、运动性失语等;顶叶出血则出现对侧感觉障碍;颞叶出血可出现感觉性失语、精神症状等;枕叶出血则以偏盲最为常见。脑叶出血一般症状均略轻些,预后相对较好。,.,5,(4)桥脑出血:桥脑是脑干出血的好发部位。早期表现病处侧面瘫,对侧肢体摊,称为交叉性瘫。这是桥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如果出血量大,则影响对侧,出现四肢瘫、瞳孔缩小、高热、昏迷等症;如果血液破入第四脑室则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等严重症状,预后多不好; (5)小脑出血:若出血量少,临床表现常常是先出现头晕,继则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4、、走路不稳、讲话不清;如果出血量大,压迫延髓生命中枢,严重者可突然死 亡。,.,6,(6)脑室出血: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脑室出血为脑室内脉络丛破裂出血,较为少见。继发性者是由于脑内出血量大,穿破脑实质流入脑室。临床表现为呕吐、多汗、皮肤发紫或苍白。发病后12小时便陷入深昏迷、高热、四肢瘫或呈强直性抽搐、血压不稳、呼吸不规律等。病情多为严重,预后不良。,.,7,护理问题,1、排便异常、尿失禁活尿潴留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紊乱有关。 2、便秘意识刚爱、中枢神经紊乱、活动减少、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出血吸收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有关。 5、躯体移动障

5、碍与偏瘫有关。 6、有脑疝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有关。,.,8,护理目标,1、积极抢救,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3、积极给予康复指导和训练,降低致残率。 4、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实现高质量生活,.,9,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1、维持或稳定患者生命功能、防止颅内再出血及脑疝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或进一步改善脑部缺血区的血液供应(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早期应23小时变换一次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平卧或低枕位,头部禁止使用冰袋。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观察脑出血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现象,或脑血栓形成患者是否因缺血、缺氧致脑水肿,进而

6、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发现颅内压增高, 遵医嘱静脉快速滴入甘露醇等脱水剂。,.,10,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氧气吸人。 4、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患者侧卧,头部稍抬高,以免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4周。头部可置冰袋,可防止继续脑出血。脑血栓患者采取平卧位,以便使更多的血液供应脑部,头部禁止冰袋或冰敷,以免脑血管收缩、 血流缓慢而使脑血流减少。,.,11,5 、准确记录出入量。对于呕吐、大汗、高热等症状应及时遵医嘱补液。 6、补充营养,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或鼻饲饮食。 7、病人抽搐时注意保证病人的安全。 8、应用抗凝

7、纤溶药物治疗时,严格掌握药物剂量,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12,9、静脉应用血管扩张药,滴速稍慢,注意血压变化。 10、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 11、瘫痪病人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每2小时翻身1次,以避免局部皮肤受压。,.,13,饮食护理 进食原则是病情较轻的能经口进食者宜遵守下列原则: 限/制总热量,维持理想体重。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粗细粮搭配。 限/制动物内脏、脂肪、忌食肥肉,烹调用食物油,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适当增加蛋白质,多食鱼类和豆类及其制品。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降低胆固醇。适当限/制胆 固醇摄入。每天吃

8、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选吃香 和矿物质。对降低血脂有益。 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在5g以下。,.,14,病情重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进食原则应定时、定量 少多餐,如有呕吐或出血者应禁食,从静脉补充营养,3d 开始鼻饲,为适应消化道吸收功能,先以米汤、蔗糖为主 每天45次,之后逐渐增加热量、蛋白质和脂肪。 喂饲人员应严格掌握饮食温度,不可过热或过冷,避免 伤或引起膈肌痉挛。 研究表明,对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干预 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对脑卒中患者及 属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是脑卒中 者康复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患者的康复有着 著的作用。,.,15,康复期护理 1预防关节挛缩变形及

9、废用性肌萎缩: 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 定时翻身,更换体位。意识丧失的脑卒中昏睡病人,病情是否平稳,侧卧时必须将偏瘫的上下肢置于体上,以免受压。近几年,国外学者将瘫痪的侧卧位视为偏瘫病人的第一体位,健侧卧位为第二体位。平卧位为各种反射最活跃的一种体位,它能维持病人体位的对称性,但无论何种体 位均要注意肩手综合症的发生。翻身时要注意头 部侧、仰位置的协调,以防呕吐物逆流气管和 舌后坠。,.,16,床上被动活动。主要防止肌萎缩及足膝关节变形。脑梗塞病人若无意识障碍,则在发病后次日即开始,脑出血病人宜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夹板固定的肢体可因时间过长引起民疼痛,可适当取下,给病人放一个舒服位置

10、,并利用这时间做被动活动按关节活动阈进行被动运动,应先健侧后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要注意各方向活动到位,又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对肘、指、踝关节要特别注意活动。 按摩。给患侧上下肢轻柔而有节律的按摩使其 放松,按摩胸大肌,以减轻其痉挛性收缩,以 免防碍肩关节运动,.,17,2恢复期训练 患者由意识不清到清醒,护理工作将床旁功能训练为重点,帮助指导病人由卧位坐位立位站立行走。 (1)自我运动训练: 指导患者健肢主动运动或健肢协助患肢被动活动。 鼓励病人练习翻身及向上下、左右移动身躯。翻身或移动身体时用健侧抓住床边或床栏杆,或在他人协助下练 习起坐。 练习腰背肌、腹肌。让病人下肢自

11、由伸屈、 立膝、扭动骨盆,“拱桥样”动作,下肢抬起 离开床面,由开始坚持数秒钟到增加时间再缩短 卧位时间。,.,18,(2)坐地耐力训练:为早日离床做准备。长期卧床全身状况不佳或高龄患者,突然坐起可以发生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眩晕等不适症状。为避免发生以上症状,可由护理人员辅助坐起,一般使用活动靠背床进行训练。床头角度可从300开始,每天增加5100,到800为止,每天摇起坐时间从5分钟增加到30分钟,直至60分钟,训练10天以后,增加每日坐起次数,及坐起时间,经靠背坐有一定耐力后改为不用靠背架独立坐起。病人也可借助于扶栏 杆或拉绳子或自己健手支撑坐起的方法。又可由 床上过渡到床边和椅子

12、上和轮椅上独立坐起,又 可增加病人的活动场所到户外活动。,.,19,(3)上肢训练:主要以恢复病人的日常动作靠背坐起后,病人健手做日常动作解衣扣、用筷、写字、用餐、洗脸、刷牙、梳头、穿脱衣服也尽量让病人自己完成。 (4)步行训练:主要由体疗师专门指导进行,床旁可供助他人扶持,扶床站立,迈步训练,护理人员训练病人站立行走时要立于患者患侧,借助护理人员的内侧腿拖带患者患侧下肢向前行走。亦可用绷带系于患者足踝部用健手将患肢前拉。同时要纠正由足下垂、膝关节强直的不良步 态(画圈步态)。,.,20,(5)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恢复生活能力的最好方法,要使病人消除依赖心理,加强自身能力恢复的信心。为了提高病

13、人训练兴趣,减少病人卧床时间,护理人员可也在病房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上肢功能训练如编织、书法等。 (6)语言训练:语言障碍的病人护理。偏瘫病人多伴有语言障碍,为使病人尽早恢复完整的语言能力,满足病人人际交往的心理要求,护理人员要利用接触病人的一切机会给予同语言训练师相同的指令,强化语言能力,训练患者以喉部发出“啊、啊”的声音,鼓励病人主动训练,对病人出现的急躁情绪给以理解,对微小的进步给以鼓励。护理人员说话时要辅以手势、表情,以增加病人对谈话的了解,要理 解病人有意识地用肢体动作加强语言效果的心理,也可以 用字词牌,或以拼音字母相似的手势交谈。,.,21,康复训练时注意事项 脑卒中偏瘫病人在康复过

14、程中可能发生,脑卒中复发 心脏合并症、高血压,摔倒致伤骨折、血栓性静脉炎继发 栓塞,急性消化道出血等,因此,在进行康复训练前护理 员要严格掌握禁忌症,以免发生意外。,.,22,如遇下例情况不宜进行康复训练: 安静时脉搏120次/分以上。 舒张压16kPa(120mmHg)以上。 收缩压26.6kPa(200mmHg)以上。 训练前有心悸、气短者。 严重心律不齐者。 心绞痛发作的病人。 有明显充血性心衰的病人。,.,23,心理护理 脑血管病人由于肢体瘫痪失语、反应迟钝,心理失去了 衡,常表现自卑、依赖、焦虑不安、急躁易怒等心理特征 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病期病人的不同心理因人而护,善于 导,使病人处

15、于最佳心理状态完成每阶段的康复训练计划 尤其要注意进行各种功能训练时心理反应,如训练摔倒、 节疼痛、卒中复发、尿路感染或家庭因素。经济因素等均 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应引起护进人员注意。,.,24,健康宣教,1、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2、血压要控制:高血压是终身疾病要终身服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血压反复反弹极易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脑溢血 3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4、注意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 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25,5 、预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6、防止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7 、注意天气变化:寒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 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 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 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26,8 、经常动左手:日常生活中尽多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