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高中教科研联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136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高中教科研联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安徽高中教科研联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高中教科研联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高中教科研联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高中教科研联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二氧化硫B硫酸钡C氯气D冰醋酸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和亚硫酸氢根 离子,而不是二氧化硫本身发生电离,所以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A 正确; B、硫酸钡在熔融状态能电离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导电,所以硫酸钡是电解质,故B 错误; C、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和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氯气为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 C错 误; D

2、、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能够导电,所以醋酸是电解质,故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根据非电解质的定义: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及电离的特点来解答 此题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符合的是() A图甲实线、虚线分别表示某可逆反应未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图乙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C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 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CuO 至 pH=4 左右 D图丁表示常温下向20mL0.0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滴加0.001mol/L

3、的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结合图像的运用。 A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C由图像可知pH=4 左右 Fe 3 完全沉淀, Cu 2还未开始沉淀; D 0.001mol/L 的醋酸溶液PH3。 【详解】 A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正反应速率的虚线在实线的上方,故A 错误; B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温度相同而压强不同时,两者的平衡常数相 同,故 B 错误; C由图像可知pH=4 左右 Fe 3完全沉淀, Cu2还未开

4、始沉淀,由于 CuO+2H +=Cu2+H 2O反应发生,所以加入 CuO可以调节PH=4左右,此时Fe 3+完全沉淀,过滤即可,故 C项正确; D 0.001mol/L 的醋酸溶液PH3,图像中起点PH=3 ,故 D项错误; 答案选 C。 3同温同压下,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数值最大的是 A 2W(l)+Y(l) 2Z(g) +Q1B2W(g)+Y(g) 2Z(l) +Q2 C2W(g)+Y(g) 2Z(g) +Q3D2W(l)+Y(l) 2Z(l) +Q4 【答案】 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各反应中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同一物质的能量gls,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W(g) W(l

5、),Y(g) Y(l),生成物的能量为:Z(g)Z(l),同温同压下, 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越高, 生成物的总能量越低,则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B 放出的热量最多,即Q2最大,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能量、物质状态与反应热的关系,难度不大,根据能量变化图来解答非常简单,注意反 应热比较时数值与符号均进行比较。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不能正确表示体系颜色变化的是 A向 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有黑色难溶物生成:2AgCl(s)+S 2(aq) Ag2S (s)+2Cl ( aq) B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NaHSO3固体,溶液紫色褪去:2MnO4 +5SO 32

6、 +6H+=2Mn 2+5SO 42 +3H 2O C向橙色K2Cr2O7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溶液变黄色:Cr2O72 +2OH 2CrO42 +H2O D向稀硝酸中加入铜粉,溶液变蓝色:3Cu+8H +2NO3=3Cu2+2NO +4H2O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 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时,由于Ag2S比 AgCl更难溶,发生沉淀的转化,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2AgCl( s)+S 2(aq) Ag2S ( s)+2Cl (aq) ,选项 A 正确; B. 向酸性 KMnO4溶液中加入NaHSO3固体, HSO3 将 MnO4 还原而使溶液紫色褪去,

7、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 +5HSO 3 +H+=2Mn 2+5SO 42 +3H 2O,选项 B 错误; C向橙色K2Cr2O7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后,发生Cr2O7 2+2OH 2CrO42 +H 2O,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溶液变为黄色,选项C正确; D. 向稀硝酸中加入铜粉,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变蓝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 +2NO3 =3Cu2+ +2NO +4H2O,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B。 5X、Y、Z、 W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和 Z 同主族, Y和 W 同主族;原子半径 X 小于 Y;X、Y、 Z、W

8、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BY和 Z 可形成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C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同周期元素中最强 D原子半径:r(W) r(Z)r(Y)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以推断出元素X、Y、Z、W 分别为 H、 O、Na、S。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 W(S) Y(O),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SH2 O, 选项 A 错误; B. Y和 Z可形成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Na2O2,选项 B 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Cl 非金属性强

9、于S,所以 HClO4是该周期中 最强的酸,选项C 错误;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W)r(Y),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B。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 : 2Al+ 2H2O+ 2OH -=2AlO2-+ 3H2 BAl(OH)3溶于 NaOH 溶液中 : Al(OH)3+OH -=AlO2-+ 2H2O CFeCl2溶液中通入Cl2: 2Fe 2+ Cl 2=2Fe3+ 2Cl - D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1 3+ 3OH-=Al(OH) 3 【答案】 D 【解析】 【分析】 A.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10、 B.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C.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成铁离子和氯离子; D.氨水为弱碱,离子方程式中一水合氨不能拆开。 【详解】 A.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H2O+2OH-=2AlO2-+3H2,A 正确; B.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NaOH 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 -=AlO2-+2H2O, B 正确; C.FeCl2溶液跟 Cl2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C正确; D.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11、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氢氧化铝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 Al(OH)3 +3NH4+,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 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7已知对二烯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二烯苯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2 种 B对二烯苯与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对二烯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D 1mol 对二烯苯最多可与5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D 【解析】 【分析】

12、 【详解】 A. 对二烯苯苯环上只有1 种等效氢,一氯取代物有1 种,故 A 错误; B. 对二烯苯含有2 个碳碳双键,苯乙烯含有1 个碳碳双键,对二烯苯与苯乙烯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C. 对二烯苯分子中有3个平面,单键可以旋转, 所以碳原子可能不在同一平 面,故 C错误; D. 对二烯苯分子中有2 个碳碳双键、1个苯环,所以1mol 对二烯苯最多可与5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故 D 正确; 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明确 官能团的性质和空间结构是解题关键。 8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

13、的是() A 25 时, pH1 的 1.0 L H2SO4溶液中含有的H 的数目为 0.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0.1NA C室温下, 14.0 g 乙烯和环己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一定为NA D在 0.5 L 0.2 molL 1 的 CuCl2溶液中, n(Cl )0.2N A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pH1,c(H ) 0.1 mol L 1,n(H)0.1N A,选项 A 不正确; B.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有限度的,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0.1NA,选项 B 正确; C. 乙烯和环己烷的最简式都是CH2,

14、所以 14.0 g 乙烯和环己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2为 1mol,碳原子 数目一定为NA,选项 C正确; D.n(Cl ) 0.5 L 0.2 mol L 12 0.2 mol ,即 0.2N A,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A。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与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Al 3+3CO 3 2+3H2O=Al(OH) 3 +3HCO3 B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微热:Cl +H+ HCl C氯气通入石灰乳:Cl2+2OH =Cl+ClO +H2O D苯酚钠溶液呈碱性的原理:C6H5O +H 2OC6H5OH+OH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氯氯化铝与碳酸钠溶

15、液过量时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Al 3+3CO 32 +3H2O=Al(OH)3 +3HCO3 ,选项 A 正确; B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微热,离子方程式:H2SO4(浓)+NaCl(固)=NaHSO4+HCl(g),选项 B 错误; C氯气通入石灰乳,离子方程式:Ca(OH)2+2Cl22Ca 2+2Cl-+2ClO-+2H2O,选项 C错误; D酚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苯氧根离子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和苯酚,离子方程式:C6H5O +H2OC6H5OH+OH ,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侧重考查化学式的拆分,注意浓硫酸、 固体氯

16、化钠、 石灰乳应保留化学式, 易错点为D酚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苯氧根离子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和苯酚,离子方程式:C6H5O +H2OC6H5OH+OH 。 10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矿物油和植物油都可以通过石油分馏来获取 B硫酸亚铁可作补血剂组成成分 C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 -氨基酸 D造成 PM2.5 的直接原因是土壤沙漠化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矿物油可以通过石油分馏来获取,植物油是油脂,不能通过石油分馏来获取,选项A 错误; B硫酸亚铁可作补血剂组成成分,选项B 正确; C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 -氨基酸,选项C错误; D造成 PM2.5 的直接原因是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选项D 错误; 答案选 B。 11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 与 Ba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NaHCO 3 溶液,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相符的 是() A HCO 3 -+OH- =CO 3 2- +H2O BBa 2+OH-+HCO 3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