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66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8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网络趣味图片“ 一脸辛酸 ” ,是在脸上重复画满了辛酸的键线式结构。下列有关辛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辛酸的同分异构体(CH3)3CCH (CH 3) CH2COOH的名称为2,2,3-三甲基戊酸 B辛酸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中,含有3 个“ 一 CH3” 结构,且存在乙基支链的共有 7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辛酸的同分异构体中能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 的有机物的共有 8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正辛酸常温下呈液态,而软脂酸常温下呈固态,故二者

2、不符合同一通式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根据官能团位置编号最小的原则给主链碳原子编号,该有机物的名称为3,4,4-三甲基戊酸,A项错 误; B. 三个甲基分别是主链端点上一个,乙基支链上一个,甲基支链一个,这样的辛酸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 中未连接甲基的结构有两种形式,分别为CH3CH2CH(CH2CH3)CH2COOH、CH3CH2CH2CH(CH2CH3)COOH,在这 两种结构中,甲基可以分别连接在中间的三个主链碳原子上,共有6 种结构,还有一种结构为 (CH2CH3)2CCOOH ,因此辛酸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三个甲基结构,且存在乙基支链的共有7 种, B 项正确;

3、C. 辛酸的同分异构体中能水解的一定为酯,那么相对分子质量为74 的有机物可是酸,即为丙酸,但丙酸 只有一种结构,也可能是醇,则为丁醇,共有4 种同分异构体。所以与丙酸反应生成酯的醇则为戊醇,共 有 8 种同分异构体; 与丁醇反应生成酯的酸为丁酸,其中丁酸有2 种同分异构体, 丁醇有 4 种同分异构体, 所以共有8 种,因此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一共是8+8=16 种, C项错误; D. 正辛酸和软脂酸都是饱和脂肪酸,都符合通式CnH2nO2,由于正辛酸所含C原子数少,常温下呈液态, 而软脂酸所含C 原子数多,常温下呈固态,D 项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C 选项要从酯在组成上是由酸和醇脱

4、水生成的,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为74 的有机物可能是酸,也可能是醇, 再分别推导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最后酸和醇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结合即得总数。 2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属于 A原子晶体B离子晶体C分子晶体D金属晶体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原子晶体熔化,需破坏共价键,故A 错误; B.离子晶体熔化,需破坏离子键,故B错误; C.分子晶体熔化,需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C正确; D.金属晶体熔化,需破坏金属键,故D 错误; 答案: C 3用下列方案及所选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所选玻璃仪器 A 除去 KNO3

5、固体中少量 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 晶,过滤 酒精灯、烧杯、玻璃棒 B 测定海带中是否含有碘 将海带剪碎, 加蒸馏水浸泡, 取滤液 加入淀粉溶液 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漏斗 C 测定待测溶液中I-的浓度 量取 20.00ml 的待测液, 用 0.1mol L-1 的 FeC13溶液滴定 锥形瓶、碱式滴定管、量筒 D 配制 500mL1mol/LNaOH 溶液 将称量好的20.0gNaOH 固体、溶解、 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烧杯、玻璃棒、量筒、 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A A BB CC D D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过滤需要漏斗,故A

6、错误; B. 取滤液需要先加酸性双氧水,再加入淀粉溶液,过滤时还需要玻璃棒,故B 错误; C. FeC13溶液显酸性,滴定时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故C错误; D. 配制 500mL1mol/LNaOH 溶液,将称量好的20.0gNaOH 固体、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需要的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量筒、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故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点睛】 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离子,先将海带灼烧后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酸性双氧水氧化,再加入淀粉检 验。 4下列不能 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是( ) A氧化性: B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与反应生成,

7、而与生成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不能根据其含氧酸的氧化性判断元素 的非金属性强弱,A 符合题意; B.在该反应中Cl2将 S置换出来,说明氧化性 Cl2S,则元素的非金属性ClS,B 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可通过稳定性HClH2S,证明元素的非金属 性 ClS,C不符合题意; D.Fe是变价金属,氧化性强的可将其氧化为高价态,氧化性弱的将其氧化为低价态,所以可根据其生成物 中 Fe的价态高低得出结论氧化性Cl2S,则元素的非金属性 ClS ,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8、。 5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 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此实验过程中铁元素被还原 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 D以水代替NaCl 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该装置中发生吸氧腐蚀,Fe 作负极, Fe 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B、铁腐蚀过程中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Fe、C 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加速Fe的腐蚀; D、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铁腐蚀吸氧腐蚀。 【详解】 A、该装置中发生吸氧腐蚀,Fe作负极, Fe失电子生成

9、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 2+,被氧化,故 A 错误; B、铁腐蚀过程发生电化学反应,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且该过程放热,所以还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的变化,故B错误; C、Fe、C 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被腐蚀,加速 Fe的腐蚀,故C正确; D、铁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以及碱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水代替NaCl溶液,溶液仍然呈中性, Fe发生 吸氧腐蚀,故D 错误; 故选: C。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焦炭还原SiO2制备单质Si B镁单质可与NH4Cl 溶液反应生成NH3 C浓硫酸与NaBr 固体共热可生成单质Br2 D摩尔盐的组成可表示为NH4Fe(

10、 SO4)2?6H2O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高温条件下,可用碳还原SiO2制备单质Si,故 A 正确; B. 镁单质可与NH4Cl 溶液反应生成NH3和氢气、氯化镁,故B正确; 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NaBr 固体共热可生成单质Br2,故 C正确; D. 摩尔盐的组成可用(NH4)2SO4 FeSO4 6H2O 表示,故D 错误; 故选 D。 7室温下,将0.05molCH3COONa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充分混合后,有关 结论不正确的是() 加入的物质结论 A 0.05molCH3COONa固体减小 B 0.05molNaHS

11、O4固体c(CH3COO )+c(CH3COOH )=c(Na+) c(SO42) C 0.05molNH4Cl固体水电离程度增大 D 50mLH2O 由水电离出的c(H+) c(OH )减小 A A BB CC D D 【答案】 A 【解析】 室温下,将0.05molCH3COONa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则 A、再加入 0.05molCH3COONa固体, c(Na +)增大为原来的 2 倍,而由于溶液浓度增大,故CH3COO 的水解程度变小, 故 c(CH3COO )大于原来的 2 倍,则 c(CH3COO )/c(Na +)比值增大, A

12、错误; B、加入 0.05molNaHSO 4固体, 能和 0.05molCH3COONa反应生成 0.5mol/LCH3COOH和 0.5mol/L 的 Na2SO4的混合溶液, 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CH3COO )+c(CH 3COOH)=0.5mol/L ,而 c(Na+)=1mol/L ,c(SO42 )=0.5mol/L ,故有: c(CH3COO )+c(CH 3COOH)=c(Na +) c(SO 42 ), B正确; C、加入 0.05molNH4Cl固体后,和CH3COONa发生双水解,水 解程度增大, 则对水的电离的促进会增强,故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正确; D、加入 5

13、0mL 水后, 溶液变稀, pH 变小,即溶液中c(OH )变小,而溶液中所有的氢氧根均来自水的电离,即水电离出的 c(OH )变小,且 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和其电离出的氢氧根的浓度相同,故水电离出的c(H+)变小,因此由水电离出的 c(H+)?c(OH )减小, D 正确,答案选 A。 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 A 制取84 消毒液将 Cl2 通入NaOH 溶液中 B 防止采摘下来的水果过早变烂保存在含有高锰酸钾的硅藻土箱子里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与FeCl3溶液通过滤纸过滤 A A BB CC D D 【答案】 D

14、【解析】 【详解】 A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 Cl2 通入NaOH 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A 正确; B成熟的水果会释放出乙烯气体,具有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防止采摘下来的水果 过早变烂,保存在含有高锰酸钾的硅藻土箱子里,B 正确; C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而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C 正确; D胶体和溶液均能通过滤纸,无法通过过滤分离,可用渗析法分离,D 错误。 答案选 D。 9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B铝制品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

15、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其晶体中离子键很强,故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D熔化的氯化铝极易导电,和大多数含卤素离子的盐类(如氯化钠 )相同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地壳中,故A 错误; B. 铝制品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表面形成一屋致密的氧化膜,阻止 内部金属继续反应,故B错误; C. 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其晶体中离子键很强,故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故C 正确; D. 熔化的氯化铝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和大多数含卤素离子的盐类(如氯化钠 )不相同,是分子晶体

16、,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侧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D 为易错点,熔化的氯化铝是非电解质,由分子构成,不易导电。 10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 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 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 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入氨气, 通入足量的氨气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所以溶液中有碳酸氢 钠晶体析出,将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后得纯碱碳酸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 利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因盐酸易挥发,所以,二氧化碳中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盐 酸反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通过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