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电子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365842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电子教案(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第一节,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三节,第二节,一、总需求,二、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三、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四、四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五、乘数理论,(一)消费函数,与消费函数对应的消费曲线是纵截距为正,且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如下图所示。,从上式看,边际消费倾向是不变的,但实际上,在消费者收入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再继续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会出现递减的现象。这是因为收入增加到一定水平说明消费也增加到一定水平,此后连续增加的每单位消费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图形上表现为:消费

2、曲线向上凸起,且逐渐趋于平坦,如右图所示。,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随着Y增加,APC不断减小;当Y趋近于无穷大时,APC趋近于 ,即趋近于MPC。,(二)储蓄函数义,储蓄是收入中用于消费后剩余的部分。我们用储蓄函数描述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则储蓄函数可以用公式表示为:,与储蓄函数对应的储蓄曲线是纵截距为负,且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如下图所示。,1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简称MPS)表示新增加的每一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由定义可知,0MPS1。MPS还可以扩展为:,我们把储蓄定义为收入和消费之差,并利用消费函数推导出了储蓄函数。下面我们把消费曲线和

3、储蓄曲线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从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在左图中,储蓄为零的点对应消费曲线上的A点,即消费曲线与45线的交点。在A以左,收入小于消费时,储蓄为负,即消费者负债,对应的消费曲线位于45线之上;在A以右,收入大于消费时,储蓄为正,对应的消费曲线位于45线之下。,二、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包括两部分:消费支出C和投资支出I;总收入也包括两部分:消费C和储蓄S。因此,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组成是: 总支出总需求(AD)消费(C)投资(I) 总收入总供给(AS)消费(C)储蓄(S) 由此可得到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

4、:IS,(一)两部门经济的总供求分析,(二)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三、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与两部门经济相比,三部门经济的总支出除了消费C和投资I外,还包括政府购买G;其总收入则包括:消费C、储蓄S和政府税收T。因此,三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组成是: 总支出总需求(AD)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 总收入总供给(AS)消费(C)储蓄(S)税收(T) 由此可得到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CIGCST,(一)三部门经济的总供求分析,(二)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四、四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在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体系中,除了本国的企业、消费者、政府外,还增加了外国的企业、消费

5、者和政府,宏观经济学中统称为国外。与三部门经济相比,四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增加了出口(X),总供给则增加了进口(M)。 由此,可以得到四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构成是: 总支出总需求(AD)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出口(X) 总收入总供给(AS)消费(C)储蓄(S)税收(T)进口(M)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CIGXCSTM,(一)四部门经济的总供求分析,我们不再分析与三部门经济相同的变量,只分析出口和进口。出口是国外对本国商品的需求,一般视为外生变量。进口是本国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国民收入变动无关,称为自发进口,这里写作M0;一部分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这里写作

6、Y,是进口率(01)。由此可得,进口为MM0Y。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为:,(二)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五、乘数理论,我们已经知道,消费、投资、政府行为和进出口等各种需求的变动都会引起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那么,它们变动一单位能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呢?乘数理论可以回答这一问题。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一)消费乘数,从上式可以看出,消费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消费乘数就越小。这就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收

7、入就有更多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得更多。 从上式还可以看出,因为MPC是小于1的,所以,乘数一定是大于1的。可以解释为,某一部门自发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这些部门的支出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数倍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当然,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自发总需求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更多地减少。 需要指出的是,乘数发生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产生乘数作用。如果社会上各种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或者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原料、交通等)存在着制约其

8、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状态”,乘数作用也无法得到发挥。,(二)其他乘数,一、产品市场均衡IS 曲线,二、货币市场均衡LM 曲线,第二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三、ISLM 模型,一、产品市场均衡IS 曲线,在产品市场上,总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其中,消费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而投资则是利率的函数。通常来说,投资是可变的,我们把投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不随利率变动的自发投资,另一部分随利率变动的引致投资。根据前面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引致投资随着利率的降低而增加,随着利率的升高而减少。这里,我们用I代表总投资,用e代表不变的自发投资,用dr代表引致投资,其中d为投资与利率的系数,则投资函数

9、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I=e-dr 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将投资函数代入均衡条件,则有: ADASYCI edr,在左图中,横轴表示国民收入Y,纵轴表示利率r,IS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这说明了在产品市场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即利率高,则国民收入低;利率低,则国民收入高。,二、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通常来说,利率越高,人们越倾向于储蓄;利率越低,人们越倾向于投资。但是,利率并不是由投资和储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的。同样的,货币市场均衡也是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的。,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又称为“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

10、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入来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众所周知,人们的财富如果不以货币形式持有,而以其他形式持有,会给他们带来收益。例如,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债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会有股息及红利收入;以房产形式持有,会有租金收入。那么,为什么人们愿意持有其他形式的货币呢?凯恩斯认为,就是因为货币具有这种使用上的灵活性,随时可满足以下三类不同的动机。,(一)货币需求,1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由于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不是同步的,因而个人和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货币资金来支付日常需要的开支。个人或企业出于这种交易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

11、于收入水平以及惯例和商业制度,而惯例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固定不变。于是,我们认为,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2预防动机 预防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是为了预防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失业、疾病等)支出。如果说货币的交易需求产生于收入和支出间缺乏同步性,那么,货币的预防需求则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西方经济学认为,个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大体上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为预防意外事故持有的货币量就越大。 3投机动机 投机

12、动机指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是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我们知道,购买债券带来的收益通常比储蓄要多。假定人们拥有一些财富,那么,其会想到根据利率水平或有价证券价格水平的变换进行投机。可见,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产生于有价证券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在实际生活中,债券价格高低又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假定一张债券一年可获利息10美元,而利率若为10%,则这张债券的市价就是100美元,若市场利率为5%,则这张债券的市价就为200美元,因为200美元在利率为5%时若存放在银行也可以获得利息10美元。由此得出,人们出于投机动机所持的货币量和利率有密切关系。 利率是经常波动的,当利率很高,即有价证券价格很低,

13、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预计很快会回升,其就会抓住机会及时买进有价证券,于是,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减少;反之,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增加。由此可见,人们为投机持有的货币量和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取决于收入,两者都与收入呈正方向变动。如果用L1表示这部分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则有: L1L1(Y)kY 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人们为投机持有的货币量和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如果用L2表示这部分货币需求量,用r表示利率,则有: L2L2(r)hr 因此,对货币

14、的总需求可以描述为: LL1(Y)L2(r)kYhr 其中,k和h均为系数。,(二)货币需求函数,货币的实际供给量(用表示)一般由国家加以控制,所以我们把它看作一个外生变量,其不随利率和收入的变动而变动。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LL1(Y)L2(r)kYhr 从上式可以看出,为了保持货币市场均衡,当货币供给既定时,如货币的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增加(即L1增加),则货币投机需求L2必然减少。我们已经知道,L1增加对应国民收入增加,L2减少则对应利率上升,由此得出,在货币市场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必然是同方向变动。,(三)货币供给和LM曲线,LM曲线是

15、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和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LM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L,即货币市场实现均衡。,在图中,横轴表示国民收入Y,纵轴表示利率r,LM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这说明了在货币市场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即利率高,则国民收入高;利率低,则国民收入低。,当外部多种情况发生变化时,LM曲线的位置也会发生移动。例如,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平移,如下图中LM曲线从LM0移动到LM1;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平移,如下图中LM曲线从LM0移动到LM2。,三、ISLM模型,我们已经知道,在IS曲线上,有一系列利率与相应国民收入的组合可使得

16、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同样的,在LM曲线上,有一系列利率与相应国民收入的组合可使得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对于宏观经济来说,均衡意味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因此,只有将IS曲线和LM曲线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同时能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如下图所示。,(一)ISLM 模型概述,在上图中,IS曲线与LM曲线交于E点,该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了均衡。即在国民收入为Y0,利率水平为r0时,投资等于储蓄,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均衡国民收入是由IS曲线和LM曲线共同决定的,所以,当IS曲线和LM曲线发生变动时,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动。下面我们分别介绍IS曲线和LM曲线变动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影响IS曲线变动的因素是自发总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自发总需求增加时,IS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如下图中IS0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