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讲义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1790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46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讲义(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安全管理NO.1 级的教材第一管理是一本直接就可以复制使用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培训的教材讲义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全书穿插各类安全管理小故事,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幽默语言,巧妙地将安全管理理论与企业经营行为结合在一起,讲责任,讲岗位意识, 讲竞争力,讲执行力,讲绩效考评,讲人力资源,讲质量检查并给出操作办法和规程,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第一章 为什么有人一生平安,有人事故不断? 你真把“安全”当“第一”了吗? 事故频出,重大特大多发,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的难题。“安全第一”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对于我们企业中人来说,“安全第一”更是随处可见的常用语在报纸上、电视上、企业领导的讲话中,单位工

2、作的总结里,在公司大门的门楣上,在车间厂房的墙上。 对很多人而言,“安全第一”太熟悉了,就像有个相声说的:“咱哥俩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太想念了。那什么,您贵姓?想念得我都记不得您叫什么名字了。”天天念叨得不知道对方叫什么,还真有可能,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条件反复刺激形成抑制,就像“安全第一”,许多人耳熟能详,却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置若罔闻。 “安全第一”现在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国际公认的公理“安全第一”公理。 “安全第一”源起何处?谁率先提出的“安全第一”公理呢? 最早提出“安全第一”公理的是美国人。1906 年,美国US 钢铁公司生产事故迭发,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公司董事长BH凯理在多方查找原

3、因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针“产量第一、质量第二、安全第三”产生质疑。经过全面计算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还有事故影响产品质量带来的经济损失,凯理得出了结论:是事故拖垮了企业。凯理力排众议,不顾股东的反对,把公司的生产经营方针来了个“本末倒置”,变成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老凯理首先在下属单位伊利诺伊制钢厂做试点,本来打算是不惜投入抓安全的,不曾想事故少了后,质量高了,产量上去了,成本反而下来了。然后,全面推广。“安全第一”公理立见奇效,US钢铁公司由此走出了困境。 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办法抓经营,安全还能创效益,这对企业界就有了极强的冲击力。这一方针诞生后,迅

4、速得到全球企业界的认可。1912 年,美国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英国和美国不愧是同文同宗,学得最快。1917 年,英国成立了“安全第一协会”。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1927 年,日本以“安全第一”为主题开展了安全周活动,至今已坚持了80年。德国、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在二战前后,我国是在建国之初,都开始提倡“安全第一”。那些年,世界各国因主义不同分成几大阵营,一种思想很难为各方认可,但各个国家都一致接受了“安全第一”公理。 对照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现象也就不奇怪了。马斯洛1943年写了激励和人一书。按照他的研究结果,个人的需要有5个层次:第一层,生理需要,要吃,要喝,

5、要睡觉;第二层,安全需要,人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否则就会产生威胁感和恐惧感。这两个层次是基本需求,人们只有活下去,并且平安地活下去,才能够顾及高层次的需求,才能够有第三层社交需要,社会交往,寻求友谊;才能够有第四层尊重需要,考虑名誉、地位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够有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发挥潜能,追求成功。对一般人,即社会大众来说,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最最基本的需要,安全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少数人可以不管肚皮不要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实现后面的高级需要而牺牲基本需要。 任何社会普通人都是大多数,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会长期忽视普通人的基本需求,所以,“安全第一”能够超越意

6、识形态,超越政治利益,成为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公理。 新中国于1949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煤矿会议的决议中就提出:“在职工中开展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尽可能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生产。”到了80年代,政府全面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正式把“安全第一”纳入工业交通等经济生活的指导方针。到现在又过去了20多年,“安全第一”公理在很多地方很多企业竟然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绝不是个别现象。有家企业2005年安全生产月文艺晚会上的小品好消息,能够说明一些现实问题。 某县县委领导:“好消息。经过全县上下一致配合,艰苦争取,我们终于被上级有关部门正式评为国

7、家级贫困县,从今年起财政拨款有保障了!” 某公司领导:“好消息。由于企业领导班子四处奔走,八方游说,上面终于将难得的破产指标给了我们,本企业可以正式进入破产程序了!” 某造纸厂负责人:“好消息。县环保部门收了我们的万元罚款后,同意我们的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产时间后延一年。在这一年内,我们可以继续往河里排污,不必再担惊受怕了” 某单位负责人:“好消息。经过我们不断争取,有关部门终于同意我们的安全生产指标维持去年的数字不变:全年仍然可以死人!只要我们把死亡人数控制在之内,年终发奖金就没问题了” 当看到这个小品的时候,我也明白,这是反面诠释“安全第一”公理的极端例子。确定指标是为了有效控制,科学管理,

8、但不能指标富余就放松责任。否则,就是对“第一公理”的背叛。当然,有指标比没指标要好。我们知道,人类要生存繁衍,社会要发展进步,安全是先决条件,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过去对待“安全第一”公理另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简单化,仅仅喊几句“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口号了事。 我们要明白“安全第一”公理的内涵,要明白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目标从理论上说永远是零,但不等于说,零事故就是安全生产。安全的对立面不是事故,安全的对立面是风险;零事故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零风险才是我们的永远目标。因为零事故仅仅是证明没发生事故,但并未证明消除了发生事故的“病灶”风险。有风险就有隐患,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9、。 “安全第一”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最高准则。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方案原来设计了数百米的超高层建筑,但是因为消防部门的云梯只有100米高而被否决。我们还应该看到,真正零风险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常态下的安全是灰色的,是相对的,介乎于发生事故的黑色与绝对安全的白色之间的中间状态,各个企业之间,彼此只是色度的不同。坚守“安全第一”公理,树立“安全是灰色的”观点,代表了一种进步。不以是否发生了危害来判定安全,只有提高警惕,才能保卫安全。 做事就有可能犯错误,不做事永远不会犯错。“安全第一”公理是不是在提倡“不要做任何事情”?全社会都不生产岂不是最安全?当然,“不做事情”是不可能的,生产一天也不可能停止,因此

10、,需要强调的是:“安全第一”是在社会可接受程度下的“安全第一”,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力做到的“安全第一”。我们永远不要指望天下太平,太平到全国全世界不发生一起事故,但是,尽量减少事故发生,尽量缩小事故损失,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企业要认识自己的安全责任,把法律和国家监管的政策作为尺度,充分衡量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和产品品质、成本效益等多种要素,确保风险“可控制之下(under control)” 的“安全第一”。 生命至高无上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这一理念,多次作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活动主题。 国际上有关人权的公约,我国参加了20多个。这20多个人权公约涉及最多的是什么?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基

11、本人权,而且是首要的人格权。活着,并且要获得健康,是每个公民的最高利益,现代国家都用立法的方式对此加以保护。危及生命健康的安全利益,属于公共利益,中国政府采取了尽可能的干预政策。这种干预,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论生命健康遭受的危险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是自愿承受的还是不自愿的,而且不论这个人的职业、地位、学识等的影响,国家都会干预,用宪法、刑法、民法和一些部门法严加禁止。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能破坏公共利益,危及他人安全。有人说,我自己剥夺自己的生命健康,可不可以?这叫“自杀”。按照立法精神,自杀也是不能允许的。 尊重生命健康的权利,体现的就是人权、人本、人性。过去我们常讲“为人民服务”,现在常说“以

12、人为本”,其精神实质是恒定不变的,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健康权属于基本人权,没有生命健康,人的生存发展、人的价值体现和生活的幸福美满就是一句空话。“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安全生产”,是政府、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中国管理界第一部红色经典向解放军学习指出,“向军队学管理、从军队借鉴管理经验,这是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其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透过战争形态的变化趋势,让我们在思考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同时,更应该从另一个侧面思考安全管理。我也更加坚信,我们政府在安全生产中提倡的“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符合人类的共同愿望,代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史记载

13、的人类战争,打的都是规模,都是人海战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多多益善”干什么用?消耗呗。兵书有云:“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战争胜负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在不计成本的惨烈死伤中谁能坚持到最后。两次世界大战,投入的军队人数都是用千万来计算的。不仅军人死亡,老百姓也不被放过。翻开史书,屠城的历史惨剧曾多次出现,距今最近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丧生,成为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世界战争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就意味着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人口的锐减。 未来的战争不一样了,随着信息成为改变战争文化和战争思维定势的新技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核心理念必然会在战争中得以体现。进入21世纪后,在局部战争中

14、已经有所表现,用精确制导炸弹打击敌方的军事政治目标,而且还要尽量少伤对方的军事人员。战争的成本效益概念也不一样了。精确制导武器成本大大下降,差不多相当于一枚特种炮弹。高科技条件下战争成本选择的结果,演变成大量使用精确武器,而不必大量使用成本高昂的人员,不再轻易地付出一个士兵生命的代价。太空武器已经在准备部署之中,未来战争主要是靠急速精准的目标打击,来代替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就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理念影响未来战争的时候,跨国公司管理中体现的“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精神,也在冲击着我们对安全的理解。 天津有家拉法基铝酸盐(中国)有限公司,他们把所有不能上班的 “工作日损失”都叫事故。一名

15、女员工去北京办事,由于穿的是高跟鞋,下楼梯时崴了脚,一个星期不能上班。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拉法基公司的高度重视,在全公司开展了一次“高跟鞋危害”的宣传。拉法基一贯的做法是千方百计去找事故,再在公司里“大肆”宣传,不断地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消除因长期不出事故而可能产生的麻痹思想。 在拉法基这类公司,“高跟鞋崴脚”也叫安全事故。 很多城市都有施工挖坏管网造成停水停电的例子,这算不算事故?我父母住的小区2006年6月也发生了类似施工事件,被当地媒体称为“宽带网刺破供水网”,造成生活供水中断。但居民并未认识到这次停水是一起事故。主管部门认为,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就是事故,并且召开了停水事故

16、分析会,进行深刻反思,制定防范措施。 杜邦公司甚至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事故。2000年12月5日,杜邦在苏州的生产基地附近有一家工厂因电焊火星引发火灾,最先赶到现场的人员中就有苏州杜邦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对照别人的事故,检讨本厂的动火许可程序、消防设施、消防设备检测、人员培训和消防演练、火警预告和自动喷淋系统,“别人生病我吃药”,从思想和行动上力争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贯彻,容不下一点对人生命健康的伤害。 现在,随着安全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从系统理论、行为科学等多个角度观察事故,定义安全。无论哪家哪派,都不能离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理念,是安全管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