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癌肿X线表现 医学影像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544373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道癌肿X线表现 医学影像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消化道癌肿X线表现 医学影像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消化道癌肿X线表现 医学影像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消化道癌肿X线表现 医学影像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消化道癌肿X线表现 医学影像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道癌肿X线表现 医学影像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道癌肿X线表现 医学影像学(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道癌肿X线表现,消化道癌肿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解剖部位的粘膜上皮,虽然发生的解剖部位不同,但其组织学基本相同,大体病理形态基本相同,因此相应的X线表现也基本相同,故将食管癌、胃癌、结肠癌集中在一起,冠以“消化道癌肿”,早期癌肿,定义:癌肿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未侵犯肌层,而不论其大小和有无转移,病理和X线表现 起源于粘膜上皮 粘膜破坏 未侵犯肌层 管壁僵硬(扩张度和柔软度减弱) 隆起型:高度5mm 小的充盈缺损 凹陷型:深度5mm 小的溃疡 表面型:高度和深度5mm 橘皮状,多边征,病理和X线表现 起源于粘膜上皮 粘膜破坏 未侵犯肌层 管壁僵硬(扩张度和柔软度减弱) 隆起型:高度5mm 小

2、的充盈缺损 凹陷型:深度5mm 小的溃疡 表面型:高度和深度5mm 橘皮状,多边征,病理和X线表现 起源于粘膜上皮 粘膜破坏 未侵犯肌层 管壁僵硬(扩张度和柔软度减弱) 隆起型:高度5mm 小的充盈缺损 凹陷型:深度5mm 小的溃疡 表面型:高度和深度5mm 橘皮状,多边征,进展期癌肿,定义:癌肿侵及肌层 病理和X线表现: 起源于粘膜上皮 粘膜破坏 侵及肌层 蠕动消失 蕈伞型 不规则充盈缺损 浸润型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溃疡型 恶性溃疡,CT: CT表现直接反映肿瘤的大体形态,还可直接观察肿瘤侵犯胃壁、周围浸润及远处转移的情况,肝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与病理 多无症状 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 病理

3、上瘤体由血窦组成,影像学表现 CT:平扫时呈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较大病灶其中心密度更低;增强时,A期可见边缘呈结节状强化,渐向中心扩展,整个血管瘤被对比剂真满,V期及延迟10分钟扫描仍有对比剂,故有“快进慢出”特点,不同于肝癌,MRI T1WI呈稍低信号 T2WI呈随回波时间(TE)延长,信号强度递增,直至达到超过胆囊信号,在重T2WI信号强度更高。称“灯泡征”,原发性肝癌,多发生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 大体病理上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影像学表现,CT 平扫:病灶呈低密度 增强: A期:不均匀强化 V期:对比剂密度下降,肝实质强化 肝实质期:病灶密度低于正常肝 符合“快进快出”特点,不同于血管瘤,MRI 平扫: T1WI:病灶呈低信号,巨块型可为不均匀混杂信号 T2WI:病灶信号高于正常肝组织,巨块型可为不均匀混杂信号 增强: 肝实质信号增强,边界更清楚,坏死区无强化 MR门V造影可显示门V癌栓情况,转移性肝癌,CT 平扫: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光整或不光整,可有坏死,少见有出血或钙化 增强:多数病灶有不同程度不均匀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典型表现为病灶中心低密度,边缘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又低于正常肝,称为“牛眼征” MRI 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可有“牛眼征”,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