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251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1 (一)缘由1 (二)意义1 二、文献综述2 (一)关于教师提问类型的研究2 (二)影响教师提问因素3 三、研究设计4 (一)研究对象4 (二)研究内容4 (三)研究方法4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5 (一)语言活动5 (二)提问5 (三)教师提问策略5 五、大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6 (一)大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6 (二)教师提问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1 六、教学建议13 (一)树立“有效提问”的教学观13 (二)运用问题提出的多种方法13 (三)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13 七、研究反思14 致谢 15

2、参考文献 16 摘 要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二个“家”,毋庸置疑对幼儿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教师非常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因为语言是学习的第一步,而提问在教育活动中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在语言活动中更是如此,是师幼互动的主要方式。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大班幼儿教师在语言活动中提问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在语言活动中的课堂观察,总结出现在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现状,并深入剖析出存在该问题的原因,继而针对原因分析提出在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策略,并检验出真知。目前教师提问中存在着教师的提问频繁、类型单一;提问未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出发;教师事先未对提问准备充分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语

3、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以下策略:树立“有效提问”的教学观;运用问题提出的多种方法;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帮助幼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并增强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关键词: 语言活动;提问;策略IABSTRACT Kindergarten as the second home of children grow up, there is no doub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future.In childrens daily life, the teacher is very pay attention

4、 to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because language is the first step of learning, and asking question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education activities, especially in language activities, is the main way t young interaction. This research mainly through to the army of preschool teachers

5、 question in language activities,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by looking in the language activities in the classroom, summarizes the questions appeared in the teachers question the status quo, and analyses the reason of the problems, then analyses reason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the teachers quest

6、ions in language activities, and inspection is the best teacher.The teacher questions exist in the teachers questions frequently, type a single;Questions not from childrens practical development level;Problem such as well-prepared teacher prior to the question.Aiming at the problems above, this pape

7、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language teacher to ask questions of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set up the effective questions teaching;Using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many methods;Questions to conform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To help teachers to

8、 optimiz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Key words: Language activities; Ask questions; strategyII1、 研究缘由及意义(一)缘由幼儿园老师的提问是幼儿园老师根据幼儿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需求,经过词语和肢体言语来设置问题的情境,形成幼儿教学的一种方式,激起幼儿的思维反馈。通过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中的观察实践,我发现教师向孩子抛出问题是师幼之间的互动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课堂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提问

9、的成功,必然会影响孩子对这一活动的兴趣,并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方针提出:语言能力是在应用发展的过程中,重点是发展语言的创造,可以使他们想说、敢说、爱说、讲,能收到对环境的积极响应。由此,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教师应该对孩子的提问开放,而孩子的反应是不确定的,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我在东南大学的幼儿园实习中发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的问题比较复杂,老师的提问会占用很多时间提问,不可避免地,孩子会减少独立发言的时间,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一般不高,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提问的重要作用,将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还是需要很多的经验,这样才能在教学当中应用自如。 因此,我想让教师提

10、问策略在课堂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对幼儿园教师提问现状的客观分析,教师提问让孩子达到理想状态,从而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语言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在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关键问题,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和课堂气氛,还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是引导儿童积极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如有无效提问,便会占用幼儿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时间,或是与同伴交流讨论的时间,影响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因此,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研究了幼儿教师提问的策略,以促进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2. 实践意义作为教师活

11、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合作者、儿童是活动的主体,对于幼儿来说,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机会,它可以打开儿童思维的窗口。在语文教学领域,教师的提问模式现象严重,大多数教师只会简单提问,孩子不需要经过思考的过程就能得到答案,不能让孩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提升。经过本次研究,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在语言活动中的提问方法和策略,同时提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二、文献综述 自1912年以来,R.Stevens对老师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老师问题。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提出。然而,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提问的类型和数量、提问的功能和作用等理论研究,并且多数集中在中小学,涉及幼儿园的

12、研究是少之又少。本文从教师提问的类型和影响教师提问的因素两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文献。(1) 关于教师提问类型的研究1. 国内研究 台湾学者张宇橙(1983)认为,问题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认知”、“推理”、“创造性”、“批判”和“常规”。 陈爱苍在DISCOVER问题连续体矩阵中根据教师、学生对问题、方法、答案的己知、未知的区别,知道一个、系列的区别,知道的开放与否区别将问题分为五类;他又发展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四个教学目标,问题分为五类。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曾华英根据不同的分类对问题进行了分类。根据实际情况,他将问题分为呈现问题、发现问

13、题和创造性问题,并将问题分为结构化问题和坏结构;根据形式,将问题分为封闭问题、半开放问题和开放问题三种类型;根据认知问题的问题分为记忆问题,了解问题,与帕尔默问题,分析问题,综合性的问题和评价问题。2. 国外研究 布卢姆(1953)按照人们的认知成都从高到低,将问题分为:“知识、理解、应用、问题分析、综合性问题、评价问题”。后来,根据布鲁姆的认识,研究者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的问题,分为低层次和高层次”。记住,理解问题属于低层次的提问、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些问题属于高级问题。巴尼斯将问题分为四类:事实问题、技巧问题、开放性问题和社会问题。戴维斯(1981,戴维斯)利用二级分类系统将问题分为封闭问题和开放问题。Lon和Sato(1983)在别人的基础上,将问题总结为“回应性问题和引导性问题”两类。克拉克(克拉克,satrr,1985)提出的四种分类系统,如“认知记忆,收敛的问题,分歧和评价。”美国学者查尔斯C迪多诺万根据教学提问形式的信息交流,将问题分为:“具体问题、问题、问题是指重复、提问、回答问题”心理学家布朗(布朗)和(edmenson)的基础上,总结新教师倾向的错误和老教师的建议,根据教学问题的基本心理原则,提出了不属于村落形式的问题:“问题的扩展性、问题的巧妙性、漏斗形的问题、问题的分歧与趋同,问题上升,问题,逐问,随机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