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项训练:爱护水资源(二)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35128322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爱护水资源(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爱护水资源(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爱护水资源(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爱护水资源(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爱护水资源(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爱护水资源(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专项训练:爱护水资源(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专项训练:爱护水资源(二)一、选择题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下列用水习惯正确的是 A.洗碗筷时不间断冲洗 B.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C.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D.过量使用洗涤灵、洗衣粉等清洁剂3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A. B. C. D.4我市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防治水的污染在以下列举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

2、放()ABC D5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6信江河被称为“上饶的母亲河”。长期以来,信江河的污染情况严重,如今政府已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综合治理。下列是互联网上网民对污染治理的一些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坚决杜绝使用农药和化肥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C严禁在河边随意堆放生活垃圾 D严禁在河两岸新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7科学家预言:“水

3、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是因为 ( )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B由于地球表面“温室效应”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C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D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8保护海洋环境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控制陆地污染,实行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B禁止工业“三废”的排放 C可以使用含磷洗衣粉,以增加海水中的磷,从而有利于海生植物生长D推广使用对环境危害较小的农药、化肥 9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4、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10“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漫步在2500年悠久历史的苏州古城之中,处处都能体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韵味。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建设,苏州水污染的情况也不容忽视。下列做法中,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垃圾 B随意在沿河修建码头或建房,侵占河面C向河道内投放花白鲢鱼苗 D工厂或其他产业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11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B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C五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D婴幼儿、青少年

5、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122011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B.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循环利用D.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13下列对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 B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C过滤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4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用第四代光谱杀菌消毒剂ClO2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B工业废水、废物的任意排放C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并把污水任意排放 152011年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严格管理水

6、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封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 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A B C. D16下列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17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

7、冲厕所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18下列做法:在水库边建造纸厂;禁用含磷洗涤剂;增大绿地面积;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分类回收垃圾。其中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有( )A、B、C、D、19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 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A B C D21大连是个缺水的城市,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

8、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水的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C水分子保持着水的化学性质 D.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二、填空题22(分)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 和 构成;(2)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3)分析图1可知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4)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C

9、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5)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小袁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23(15分)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占总水量不到1%。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以下做法值得宣传的是_(填标号,下同)。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用淘米水浇花E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F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G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2)下列比例模型中,能代表水分子的是_。(3)过滤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学生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

10、量的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右图所示进行过滤。加明矾主要起 作用。图示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_,其作用是_。浑浊的河水经过该装置过滤后得到的水是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理由是_。242011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到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2)有些村民往盛有浑浊河水中加明矾和漂白粉,然后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 ,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 进行吸附。25(8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参与讨论完成下列各题(1)有些村民取浑浊

11、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如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该净水器不同位置的纱布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同,其中小卵石和石英沙之间的纱布的作用是:_(3)有些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4)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 A B C D(5)我们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_(6)实验室为了配制溶液,常用如图所

12、示的装置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_的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26(4分)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清水池(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填序号多选)。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2)单一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 _。(单选)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3)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4)自来水厂用ClO2消毒,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 = XCa(ClO)22H2O, X的化学式为_ 。27(4分)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1)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蕴藏量极大的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