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631010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通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内容简介:本文论述了在柳钢一中实验了二年的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的效果及操作,是实际教学中的总结。关健词:问题系统 高中数学 实验一、实验介绍:中学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实验是一项关于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及课堂结构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实验,其基本理论是全面落实数学问题系统、目标与检测、自学、情感等四个因素,以扩展数学习题的功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内在功能,其指导思想是把统编教材转化为一个科学的、生动的、富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问题系统组成的、符合该年龄段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水平、直接为教与学服务的实验教材,并由此去转变规范教与学的方法,优化数学教学的基本因素,把数学教学变成数学

2、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活动结果(知识)的教学,实现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负担轻,速度快,容量大,效果好”的教学目标。本实验是由柳州地区高中、柳州铁路局一中、柳州钢铁公司一中和柳州教育学院(王为民教授)在1994年8月共同研究决定,在这四校进行此实验, 教学改革实验的中心问题是教材建设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问题,因此,我们四校联合并编写了一套高一的代数和立体几何教案本,在第一年的教改实验中,我们就这套教案本进行了多次的研究教学和观摩教学活动,并把教案本的使用方法传给了高95年级,我校有两个班参加了此项实验,实验的效果颇大,学生和教师都很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由于高二要进行会考,加之学校之间

3、学生素质相差太大,有些学校提出实验暂缓进行到高二年级,先在高一年级反复实验几年再说,因此我校高中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在王为民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继续进行此实验,我们编写了高二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教案本(代数本),并且印刷出来,学生和教师人手一本。在两年的实验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很大提高,这得益于实验充分发挥了教与学的内在功能。二、教案本与问题系统引导教学现行高考的知识点取于教材,但题型及解题方法在教材中是难见的,就是说对教材全部熟练,高考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绩,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就是针对这个脱节而进行的。实验所编教案本的使用离不开教材,因为教材的解题方法和定义是绝对权威的,而我们所编的教案本

4、是把每节课都问题化,以学生为主体,个个问题让学生动笔动脑,教师只对学生作引导,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且对学生的负担和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轻和减少。下面就我校在高二年级(94级)进行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的实验教材(即教案本)作出介绍。因在第一学年实验中,实验教师对教案的一些不足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如:, 这课前问题是以填空题出现最好;大题和难题要加一些解答过程;选题量可多而易;等,在教材编写中,第五章不等式就当今数学热点问题加入了不等式证明的放缩法和换元法,还加入了柯西不等式的应用,并列举了一些应用题。在数列这章教材中,相应侧重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混合求和运算,增加了简单的递推数列。在极限

5、这一教学单元中,强调了极限的四则运算,对形如: (ap、bq不为零,p、 q为整数) Lim an - bn n an + bn (a、b为正数,且不为1) 这两种极限的运算和讨论作了详细的介绍并补充了习题训练。对数学归纳法的证明以填空形式为主,训练当n=k+1(kN)的题型, 并又增加了归纳猜想和证明。在第八章中对复数与解析几何的联系作重点详编,复数的模的运算公式,如: |z|2= zz,|z1|z2|=|z1z2|, |z1 + z2|2 + |z1 - z2|2= 2(|z1|2 + |z2|2) |z1| - |z2|z1 z2|z1| + |z2|进行系统分析和运用。第九章排列、组合

6、和二项式定理中主要是开拓视野,用活两个基本原理,题型多而量少。我们编写的教案本要求全面地贴近学生和教师的,是为高考而编写的,如92年高考题中有一题是归纳猜想,教材(课本)中是找不到这种题型的,教案本中就要有这类题型的,并且这种教案本是人手一册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能增加容量,课前又能作预习辅导材料,课后又能作习题本。以下介绍九五年十月二十日在我校举办的一次全市性关于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实验一节研讨课,就教案本在实验教学中的特色可“窥见一斑”,并请教于数学界的专家同仁。课题:“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公式”(高中代数 下册P35)研讨课题:如何使用实验教材引导学生系统自我学习、探索、 发现和概

7、括?教学过程:(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实验教材数列 第一章的第五课“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公式”,先看学习提要和问题(一)的两个问题;(5分钟)学习提要1、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公式有哪两个形式?是如何导出的?2、如何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公式解题?评述:实验教学每节课开始,均以问题形式给出教学目标, 提出学习任务,重点和关键,以利教与学的导向。问题:1、在等差数列an中,若自然数n、m、p、q,n+m=p+q,则an、am、ap、aq有关系:(an+am=ap+aq) 2、如何计算1+2+3+100=( )评述:问题为迁移性问题,为引进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起温故知新作用;如题1,为说明a1+an=

8、a2+an-1=,题2则是推导等差数列Sn的方法原型。(教师):接下去,同学们看问题与中公式的推导部分。(10分钟)问题:1、如何计算4+5+6+7+8+9+10=? 2、在等差数列an中,如果记Sn=a1+a2+an, 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问Sn具有怎样的表达式?即Sn=?问题:1、试用下面竖式计算题1中七个数的和:S7= 4 + 5 + 6 + 7 + 8 + 9 + 10 +) S7=10 + 9 + 8 + 7 + 6 + 5 + 4 2S7=(4+10)+( )+( )+( )+( )+( )+( ) =(7)14 S7=714/2 = _ 2、一般地,设有等差数列a1

9、、a2、an,它的前n项的和为Sn=a1+a2+an 仿上题列竖式:Sn=a1+a2+an +) Sn=an+an-1+a2+a1 2Sn=( )+( ) +()+()a1+an=a2+ ( )=2Sn=n(a1+an)由此得到等差数列an的前n 项和公式: 公式求Sn需知_三个条件,再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_代入上式,得到等差数列Sn的另一形式: 这里求Sn要知三个条件是:_。老师叫学生:、写出公式、;、 用语言表达推导公式的方法;、应用公式求Sn的方法需知三个条件。评述:两个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 逐渐掌握数列的求和公式,这些公式推导的问题都由学生自已动笔写,加强印象

10、,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教师只能强调重点和关键。教师组织学生研究讨论例1、例2。(8分钟)例1、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下面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20支,这个V形架上共放多少支铅笔?解:V形架上各层的铅笔数组成_数列;记为an,其中a1=_, an=_, n=_; Sn=_=_. 答:这个V形架上共放铅笔_支。例2、求集合M=m| m=7n, nN,且m100的元素个数,并求这些元素的和。解:m=7n100, n100/714.27 又 nN,n= _, 即集合M中的元素共有(14)个,将它们从小到大列出,得:7,72,73,714;这个数列是_数列

11、,记为an,其中a1=_, an=_, n=_, Sn=_= _. 评述:这是一组及时性反馈练习,有帮助引导思维作用,老师不用抄题、讲解,学生直接解答,师生只研究讨论解题的关键步骤:(1)等差数列的判定;(2)如何找出三个已知条件a1、an、n? (3) 解答的规范表述方式。(教师):下面同学们做练习,老师巡视,进行辅导、 指导和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并叫部分学生到黑板抄写自己的解答。(17分钟)问题:1、求等差数列13,15,17,81的各项的和。解: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记为_,其中:a1=_, an=_ d=_, 则得n= _. Sn= _= _. 答:2、在正整数集合中有多少个三位数?求它们

12、的和。解:正整数集合中的三位数从小到大是:100,101,102,_。这是一个_数列,其中 a1=_, an=_, d=_, 所以n= Sn= 3、某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3n-2, 求它的前n项的和的公式。 解:(略)4、求自然数n,使222232n=(1/2)21 解:(略)5、若等差数列a, b, 5a, 7,,c各项之和是2500,求a, b,c. 分析:解答等差数列问题需要知识几个已知条件,这里已知:Sn=2500,尚缺几个条件。解: a, b, 5a成等差数列,b=_=3a, (1) 又b, 5a, 7成等差数列,5a=_= (b+7)/2(2)由(1)、(2)得a=_,

13、d=_. 代入Sn和c=an中求n、c. 答: 评述:这是一组巩固、强化知识技能的练习, 有些题从统编教材外补充的,在这里又一次充分显示实验教材既是教师教案,又是学生练习册的优势,课堂上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板书、提问、讲解、笔记等,使实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负担轻,高速高效的特点。教师与学生共同对黑板上解答的科学性、规范性作订正,并研究问题中的题1。(5分钟)问题1、证明: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的和公式是一个关于n的一元二次函数,且无常数项,那么,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略)2、(略)最后,教师叫学生就学习提要的问题作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评述: 问题是综合性问题,有引向高深层次的作用,最后的小结是对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标程度的检测。三、实验操作情况: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的实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