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期末试题.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133483911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5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方剂学》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方剂学》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方剂学》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方剂学》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期末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代表性的古句子有代表性的古句子 1 1 肾气丸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肾气丸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善补阳者 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而生化无穷 必于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而生化无穷 2 2 六味地黄丸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六味地黄丸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3 3 清营汤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清营汤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4 4 犀角地黄汤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 直须凉血散 犀角地黄汤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 直须凉血散 血 血 5 5 苓桂术甘汤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 苓桂术甘汤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 6 6 芍药汤 行血则便脓自愈 调气则后重自除 芍药汤 行血则便脓自愈 调气则后重自除 医案考了藿香正

2、气 医案考了藿香正气 组方原则考了二陈汤 组方原则考了二陈汤 方的比较是方的比较是 真人养脏和四神丸 注意一下凉开三宝 治咳喘的方 真人养脏和四神丸 注意一下凉开三宝 治咳喘的方 名解考了方剂学 甘温除热名解考了方剂学 甘温除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2008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学年第一学期 方剂学 课程试卷 方剂学 课程试卷 A A 卷 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00 分 1 姓名 学号 学院 得分 大题 得分 阅卷人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 填空题 本题共 4 题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1 桂枝汤中桂枝配伍白芍的作用是调和营卫

3、调和营卫 小柴胡汤中柴胡配黄芩的作用是和解少阳和解少阳 四逆汤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回阳救逆回阳救逆 2 五味子在小青龙汤中的作用是敛肺平喘敛肺平喘 五味子在生脉散中的作用是敛阴止汗敛阴止汗 五味子在四神丸中的作用是涩肠止泻涩肠止泻 3 生化汤的君药是当归当归 理中丸的君药是干姜干姜 4 脾虚气不摄血之崩漏 月经淋漓不止之证 治宜选方归脾汤归脾汤 肝郁血虚 脾失健运之月经不调证 治宜选方逍遥散逍遥散 二 名词解释 本题共 2 题 每小题 3 分 共 6 分 1 八法 指的是汗 吐 下 和 温 清 补 消八种治疗方法指的是汗 吐 下 和 温 清 补 消八种治疗方法 2 治风剂 指的是以辛散祛风或滋

4、潜熄风的药物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指的是以辛散祛风或滋潜熄风的药物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 平熄内风的作用 用治风病的方剂 称之 平熄内风的作用 用治风病的方剂 称之 三 默写方歌 本题共 2 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 分 1 逍遥散 2 2 六味地黄丸 四 简答题 本题共 1 题 共 3 分 简述黄芪在补中益气汤 当归补血汤 玉屏风散中的作用 黄芪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是补气升阳 在当归补血汤中的作用是补气生血 在玉黄芪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是补气升阳 在当归补血汤中的作用是补气生血 在玉 屏风散中的作用是益气固表止汗 屏风散中的作用是益气固表止汗 五 问答题 本题共 1 题 共 7 分 试

5、分析二陈汤的组成原则 君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和胃君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和胃 臣 橘红 利气和胃 使气顺痰消咳止臣 橘红 利气和胃 使气顺痰消咳止 君臣相配为 二陈 君臣相配为 二陈 旨在燥湿化痰 理气和胃 旨在燥湿化痰 理气和胃 佐佐 茯苓 健脾渗湿 使湿去痰无以生茯苓 健脾渗湿 使湿去痰无以生 生姜 合半夏即小半夏汤 助二陈降逆和胃化痰 制半夏之毒生姜 合半夏即小半夏汤 助二陈降逆和胃化痰 制半夏之毒 乌梅 敛肺止咳 与半夏相配散收并用 祛痰而不伤正乌梅 敛肺止咳 与半夏相配散收并用 祛痰而不伤正 使 炙甘草 调和诸药使 炙甘草 调和诸药 六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60 题 每小题 1 分

6、 共 60 分 1 首先创造性地融理 法 方 药于一体的医书是 A 黄帝内经 B 五十二病方 C 伤寒杂病论 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 神农本草经 2 我国第一部中成药药典是 A 伤寒杂病论 B 五十二病方 C 黄帝内经 D 普济方 E E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3 以下哪一项不是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C A 方从法出 B 以法统方C C 方以药成 方以药成 D 治法是组方的依据 E 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4 有关君臣佐使的含义 以下哪一项有错误 B A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B B 臣药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次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次要治疗作用的药

7、物 C 佐药包括佐助药 佐制药 反佐药 D 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E 使药包括引经药 调和药 5 以下哪一项不是方剂组成变化的方式 D A 药味增减变化 B 药量增减变化 C 药味 药量同时增减变化D D 治法更换变化 治法更换变化 E 剂型更换变化 6 煎药用具忌用 D A 沙锅 B 瓦罐 C 搪瓷器D D 铁锅 铁锅E 以上均非 7 煎煮解表剂时宜用 B A 文火B B 武火 武火 C 先文火后武火 D 先武火后文火 E 以上均不宜 8 现代方剂的分类法主要是 D A 以病证分类 B 以脏腑分类 C 以病因分类 D D 以治法分类 以治法分类 E 以组成分类 9 患者恶寒

8、发热 头疼身痛 无汗而喘 舌苔薄白 脉浮紧 治宜 A 麻杏甘石汤B B 麻黄汤 麻黄汤 C 桂枝汤 D 小青龙汤 E 苏子降气汤 10 桂枝汤的功效是 4 A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B 温通心阳 平冲降逆 B 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 D 发汗祛湿 止咳平喘 E 发汗解表 散寒祛湿 11 银翘散组成药物中无 A A 防风 防风 B 荆芥 C 淡豆豉 D 薄荷 E 牛蒡子 12 麻杏甘石汤的功效是 A 辛凉宣肺 凉血解毒 B 辛凉解表 清热止咳 C C 辛凉宣肺 清热平喘 辛凉宣肺 清热平喘 D 清热解表 止咳化痰 E 以上均不是 13 麻杏甘石汤中麻黄配石膏的作用是 A宣肺平喘 B

9、清肺止咳C C 宣肺泄热 宣肺泄热 D 止咳化痰 E 清胃宣肺 14 下列方剂中 通过药物配伍产生新药效的 药对 是 A 麻黄汤中麻黄 桂枝B B 桂枝汤中桂枝 芍药 桂枝汤中桂枝 芍药 B 银翘散中银花 连翘 D 桑菊饮中桑叶 菊花 E 白虎汤中石膏 知母 15 下列哪项不是大承气汤的主治病证 A 阳明腑实证 B 热结旁流C C 阴虚肠燥证 阴虚肠燥证 D 热厥属里热积滞者 E 痉病属里热积滞者 16 具有透邪解郁 疏肝理气功效的方剂是 A 逍遥散B B 四逆散 四逆散C 小柴胡 m 汤 D 青蒿鳖甲汤 E 银翘散 17 逍遥散的功效是 A A 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 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 B 透

10、邪解郁 理气疏肝 C 清利肝胆 和胃化痰 D 疏肝健脾 行气止痛 E 疏肝理气 活血调经 5 18 小柴胡汤治证的表现无 A 往来寒热 B 心烦喜呕C C 呕吐黄涎 呕吐黄涎 D 口苦咽干 E 胸胁苦满 19 阳郁热厥证 治宜 A 四逆汤 B 当归四逆汤C C 四逆散 四逆散D 大承气汤 E 白虎汤 20 逍遥散中柴胡与白芍 当归的配伍意义是 A 疏肝健脾 B 疏肝理气C C 疏肝养血 疏肝养血D 柔肝止痛 E 养血健脾 21 具有清心利水 养阴功效的方剂是 A 黄连解毒汤 B 白虎汤 C 龙胆泻肝汤D D 导赤散 导赤散 E 六味地黄丸 22 患者经常头痛目赤 耳肿疼痛 心烦易怒 胁痛 口苦

11、咽干 小便短 黄 舌红苔黄 脉弦数有力 治宜 A A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 B 导赤散 C 四逆散 D 白虎汤 E 清胃散 23 患者下阴肿痒 小便黄浊 带下黄臭 口苦咽干 胁痛易怒 舌红苔 黄 脉弦数有力 治宜 A 完带汤 B 导赤散 C 四君子汤 D 四逆散 E E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 24 清胃散的君药是 A 升麻 B 生地黄 C 牡丹皮 D 当归E E 黄连黄连 25 清暑益气汤治证的表现无 A 体倦少气 B 身热汗多 C 心烦口渴D D 神疲谵语神疲谵语 E 脉虚数 26 养阴透热法的代表方是 A 一贯煎 B 四逆散 C 肾气丸 D 六味地黄丸 6 E E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汤 2

12、7 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的配伍意义是 A 相使 为用 清热泻火 益胃生津 B 相须 为用 苦寒以直折之势 以治高热 C 相须 为用 清泄肝胃 清退虚热 D D 相须 为用 清热除烦 生津止渴 相须 为用 清热除烦 生津止渴 E 以上都不是 28 下列除哪一项外 均为理中丸主治证范畴 A 中焦虚寒所致之小儿慢惊 B 脾胃虚寒之下利 C 脾胃虚寒所致之胸痹 D 阳虚失血 E E 脾胃寒湿 气机阻滞之脘腹胀痛脾胃寒湿 气机阻滞之脘腹胀痛 29 配伍中体现 辛甘化阳 及 酸甘化阴 的方剂是 A 理中丸 B 四逆散C C 小建中汤小建中汤 D 麻黄汤 E 四逆汤 30 有关补益剂的使用注意 下列哪一项是错

13、误的 A 注意调整脾胃的功能B B 至虚有盛候 者不宜用 至虚有盛候 者不宜用 C 大实有赢状 者不宜用 D 正虚而外感表邪者 不宜单用补法 E 以上均非 31 下列除哪一项外 均属四君子汤的主治证候 A 面色萎白 B 气短懒言 C 食少体倦D D 腹胀肠鸣腹胀肠鸣 E 舌淡脉虚弱 32 补中益气汤中最能体现 益气升阳 的药物配伍是 A 黄芪 人参 B 人参 白术 C 黄芪 炙甘草 D 人参 柴胡 升麻E E 黄芪 升麻 柴胡黄芪 升麻 柴胡 33 补火生土 法的代表方是 A 理中丸 B 真人养脏汤 C 补中益气汤 D D 四神丸四神丸 7 E 金匮肾气丸 34 体现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理论

14、的方剂是 A 麦门冬汤 B 四物汤 C 一贯煎D D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E 肾气丸 35 一贯煎体现的治法是 A 滋阴清胃法 B 滋阴和营法C C 滋阴疏肝法滋阴疏肝法 D 养血疏肝法 E 滋阴降火法 36 益气升阳法的代表方是 A 四君子汤B B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 C 玉屏风散 D 归脾汤汤 E 参苓白术散 37 黄土汤中附子配白术的意义是 A 温中燥湿 B 回阳救逆C C 温中健脾温中健脾 D 收敛止血 E 温肾止血 38 具有祛瘀生新 温经止痛功效的方是 A 四物汤B B 生化汤生化汤 C 当归四逆汤 D 血府逐瘀汤 E 补阳还五汤 39 二陈汤的功效是 A A 燥湿化痰 理气和

15、中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 B 燥湿祛痰 行气开郁 C 降逆化痰 益气和中 D 燥湿化痰 熄风定眩 E 清胆和胃 理气化痰 40 气虚血瘀络阻之中风证 治宜 A 血府逐瘀汤 B 生化汤 C 四物汤D D 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 E 四君子汤 41 五苓散的君药是 A 茯苓B B 泽泻泽泻C 猪苓 D 白术 E 桂枝 42 具有降逆化痰 益气和胃功效的方是 8 A 橘皮竹茹汤B B 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汤 C 半夏泻心汤 D 半夏厚朴汤 E 厚朴温中汤 43 具有温阳健脾 养血止血功效的方是 A 理中丸 B 补中益气汤 C 归脾汤 D D 黄土汤黄土汤 E 固冲汤 44 川芎茶调散的功效是 A 散寒止痛

16、B 祛瘀止痛 C 行气止痛 D 温经止痛 E E 以上均非以上均非 45 患者咽中如有物阻 咯吐不出 吞咽不下 胸膈痞闷 舌苔白腻 脉 弦滑 治宜 A 二陈汤 B 理中汤C C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 D 旋覆代赭汤 E 半夏泻心汤 47 镇肝熄风汤中重用牛膝 代赭石的主要目的是 A 清热凉肝 B 镇惊定悸 C C 平降气血平降气血 D 柔肝舒筋 E 引药下行 48 大黄在八正散中的作用 A 清热利湿 B 泻热通便 C 导瘀下行D D 泄热降火泄热降火 E 攻下瘀热 49 补阳还五汤的组成药物中无 A 黄芪B B 生地生地C 归尾 D 桃仁 E 红花 50 生化汤的药物组成中无 A 炮姜 B 川芎 C 桃仁D D 归尾归尾 E 炙甘草 51 真武汤组成中无 A 生姜 B 附子 C C 大枣大枣 D 白芍 E 白术 52 胃虚 痰阻 气逆之心下痞硬 呕呃之证 治宜 A 半夏厚朴汤 B 二陈汤 C 半夏泻心汤 D 半夏白术天麻汤 9 E E 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汤 53 半夏厚朴汤组成药物中无 A A 陈皮陈皮 B 厚朴 C 苏叶 D 茯苓 E 生姜 54 患者咳涎沫 短气喘促 咽喉干燥 舌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