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6、7章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66692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6、7章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6、7章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6、7章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6、7章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6、7章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6、7章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6、7章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时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2)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学习目标】1能设计实验测固体、液体的密度,能评价实验方案及评估实验中的误差。2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会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4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基础自检】1测液体的质量时,若只测倒入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则应先测 的质量,再测 的质量,最后 就是所测液体的质量,若测烧杯中倒出的液体质量,则应先测的质量,再测 的质量,最后用 就是倒出的液体质量。2实验室用 来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使用时要注意它

2、的 和 。3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 和 ,然后利用公式 求出密度。4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密度、 、 、 、 、 、 等。5物质是由大量组成,分子间有。分子在 运动,这可由 来证明。分子间不仅有 ,而且有 。6摩摩擦起电现象说明。7.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_结构系统,地球是_系中的普通一员,而太阳又是_系中数以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8.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_。“谱线红移”现象,说明了 。【互动突破】一、 密度的测量点拨:在测量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先后顺序,就会产生误差。如将烧杯中的水倒出时,会有部分水没有倒干净,导致质量或者体积测量不准确

3、。例1.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采用方案A测出的盐水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B中,物理量的测量值误差较大,使得盐水的值偏(选填大或小)例2.给你天平、量筒和水,要测出石蜡的密度,还需要哪些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步骤。二、物质的物理属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例3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硬度 C.良好的导电性 D.较好的延展性例4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是因为它( )A不导电B体积大C比热容小D密度小三、分子动理

4、论点拨:研究分子时,由于分子太小,常用转换法处理。例5.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说明_。四、静电现象例6把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吸引,则这个小球( )A一定不带电 B.可能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总结提升】【当堂训练】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泉水密度”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调好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矿泉水,读出矿泉水的体积V;(3)将量筒中矿泉水全部倒入烧杯

5、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总质量m2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矿泉水以上操作由于无法将矿泉水从量筒中倒尽,测出的矿泉水密度误差较大经过思考,小明在仍用步骤(1)、(2)的基础上,只对步骤(3)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改进后的步骤(3)分为两步请你写出改进内容:A B2在某考古现场中,出土了许多极薄的黄金制品,黄金可以做成极薄的精美工艺品,主要是因为黄金( )A.贵重 B.密度大 C.弹性好 D.延展性好3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四起 B.刮风时,黄沙扑面C.下雪时,雪花飘飘 D.花开时,花香满园【课后作业】1用同一把刻刀在一圆形木头上雕刻花纹,比在大理

6、石上雕刻同样的花纹省力,是由于木头和大理石 ( )A密度不同 B状态不同 C形状不同 D硬度不同第2题2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如图所示,在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3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时,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D、用量筒“量”出0.2 Kg的酒精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隔B、

7、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5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请任选两位,在横线上写出他们名字及主要贡献。如下图:第5题0查德威克 卢瑟福 盖尔曼 汤姆逊;6通过“从粒子到宇宙”的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粒子世界的结构,请尝试完成下列结构图:7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

8、恒星和行星。8. 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1)请将他们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水己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高度为h1;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的烧杯和酒精的质量仍为m;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酒精=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酒精= (已知:F浮G排液gV排)(2)请你从操作难易程度方面

9、,对两位同学的实验做出评估。9 小冬、小飞、小丽三位同学在做“用天平、量筒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每人都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小冬: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B、用烧杯取适量的被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杯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液。小飞:A、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称出它的质量m1;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C、称出烧杯及杯中剩下液体的质量m2;D、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液。小丽:A、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C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2;D、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液。实验室周老师看到他们的实验方案后,是这样评价的:你们的实验方案都能测出液体的密度。但其中有一种方案最好,能使测量的误差减小。要求小冬、小飞、小丽他们思考并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 三种方法中最恰当的方案的设计者是。按最恰当的方法进行实验,试用实验步骤中给定的数据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值:液 。(2) 说出另外两种方案的缺陷有什么?【质疑释疑】在本节课学习中,我还有哪些疑问?我还想解决哪些问题?教师评价: 批改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