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游戏理论 一 精神分析学派1 弗洛伊德2 埃里克森3 班杜拉4 佩勒5 门宁格二 认知发展学派1 皮亚杰 三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1 维果斯基2 列昂节夫3 艾里康宁四 两位哲学大师1 维特根斯坦2 伽达默尔 弗洛伊德 一 发展历程19世纪末开始形成 20世纪20年代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游戏逐渐拜托美学的影响 同样占据统治地位二 弗洛伊德的地位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的游戏观点是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的核心观点 三 弗洛伊德的人格说由本我 自我 超我构成1 本我 是最原始的 与生俱来的 无意识的结构部分2 自我 是意识的结构部分 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 它根据现实世界的要求活动 控制着本我的冲动3 超我 是人的理性或意义 是社会规则的内化 四 对儿童游戏或成人游戏的分析相同点 趋乐本质相同不同点 1 儿童游戏是身心同一的游戏2 成人游戏 成人游戏是精神层面的游戏 游戏方式 幻想或做白日梦幻想原因 愿望未得到满足类型 野心欲 控制欲五 游戏对儿童人格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表现1 游戏使儿童的愿望得到满足2 游戏能使儿童消除不愉快的体验六 影响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对20世纪以后的游戏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他的游戏思想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游戏理论的基调 埃里克森 一 认识埃里克森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 著作主要有 儿童期与社会 自我同一性问题 游戏与真实 他对新精神分析和发展心理学有很大的贡献 二 游戏观点1 强调了游戏对人自我发展的意义 游戏的作用在于帮助自我的心理性与和社会因素的协调和整合 2 将游戏与人的终生发展相连接 强调了游戏对自我概念的形成 三 人的发展阶段说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 他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目标 任务和矛盾 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就是从一种矛盾到另一种矛盾 埃里克森认为 游戏的每个阶段矛盾从图的解决都有重要意义 游戏帮助儿童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 一些主要介绍5个阶段 第一阶段 0 1 5岁 信任和不信任是这一阶段的矛盾 埃里克森认为游戏对建立良好母子关系有重要意义第二阶段 1 5 3岁 自主性和羞怯疑虑是这一阶段的矛盾 埃里克森认为游戏在这一阶段有重要意义 游戏的自主自愿 使儿童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和力量 增强了自信第三阶段 3 6岁 主动和内疚是这一阶段的矛盾 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又称为游戏期 儿童通过游戏表现内心的冲突和焦虑 通过游戏的角色扮演 明确了想象和可能性之间的最初界限第四阶段 6 11岁 勤奋和自卑是这一个阶段的矛盾 埃里克森认为游戏在此阶段主要是作为一种克服困难的经验和获得掌握的感觉的一种孩子气的思维方法 帮助儿童获得胜任感和成功感第五阶段 12 18岁 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是这个阶段的矛盾 埃里克森认为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能提高人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认知 使儿童的性别角色尽快社会化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主要内容社会学习理论是阿尔伯特 班杜拉 AlbertBandura 于1977年提出的 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 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 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即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基本观点1 观察学习2 交互决定论2 交互决定论4 自我效能理论意义 一 理论的积极意义他把行为主义 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加以融合 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 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 他所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二 理论的局限与不足第一 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 第二 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 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第三 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 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第四 对人的内在动机 内心冲突 建构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 有较大的局限性 佩勒的精神分析论 主要内容 佩勒认为 儿童对于角色的选择 基于他对于某个角色的感情 游戏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 对角色的选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佩勒 还从发展的角度描述了儿童性别心理发展阶段中的儿童游戏的结构的变化 每一阶段心理性欲发展的矛盾冲突不同 游戏内容也不同 影响 佩勒 Pelle 分析了儿童在游戏中经常选择的特殊角色和人物 并讨论了其选择背后的动机 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 门宁格的精神分析论 主要内容 门宁格 Menninge 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这一思想 强调游戏的益处在于宣泄和降低焦虑 游戏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为释放被抑制的攻击性提供了机会 门宁格突出了游戏对减低被抑制的过分冲动的价值 强调游戏的益处在于宣泄和降低焦虑 游戏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为释放被抑制的攻击性提供了机会 影响 1 使得游戏治疗手段和方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也促进了儿童游戏的研究 同时 精神分析学派在研究游戏时将统计方法的引入 对游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也起了促进作用 2 对于人们重视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具有重要启示 3 精神分析学派把游戏的研究与心理发展的理论联系起来 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重视想象性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认知发现学派游戏思想 皮亚杰 1 时间 20世纪60年代2 根据 生物学 心理学 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3 人物 皮亚杰4 主要观点 1 游戏的特征是 同化 超过了 顺应 儿童认知的发展就是个体对环境适应的逐步智慧化的过程 2 不同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不同游戏类型A 感知运动阶段 0 22岁 练习游戏自身为中心 6个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2 6 7岁 象征游戏开始自我中心主义向相对的解除自身中心过渡C 具体运算阶段规则游戏 6 7 11 12岁 获得运算地位 3 游戏的功能是通过同化作用改变现实 以帮助儿童达到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5 意义 1 积极 开拓了游戏研究的新领域 引导了游戏研究的方向 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游戏与认知发展价值的认识 2 消极 A 只把游戏作为例证之一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特征 看到认知发展对儿童游戏的制约 而没看到其积极作用 否认游戏独立的活动形式 低估了游戏的认知发展价值B 只强调智力对游戏的作用 忽略了其他因素对游戏的影响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时间 20世纪30年代依据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1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2 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反对生物本能论3 游戏需要成人有目的 有计划干预的活动代表人物维果斯基列昂节夫艾里康宁影响 P49 新视角 对人 特别是儿童的影响 两个结合 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 两个基本问题一游戏是怎样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1 游戏的产生与本质2 游戏活动的特点3 想想情感与规则4 游戏的发展 随着儿童的成长 象征性游戏逐渐减少 规则性游戏居多 二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1 是儿童的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使儿童能进行以符号的使用为标志的思维活动 例 P49第四段 2 游戏有助于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例 哨兵实验 影响 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奠定了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他的观点得到了列昂节夫 艾里康宁等人的进一步扩展和丰富 并对后来的游戏理论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列昂节夫的游戏学说 一总体列昂节夫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儿童游戏的原因 论证了游戏作为幼儿主导活动的理由 从而揭示了游戏的特点和游戏发展的规律二观点1 游戏室学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同维果斯基 学前儿童心理基础 2 游戏的特点游戏行为的动机的活动过程不在结果游戏过程的操作与行动是真实的游戏是概括的行为 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 一人物艾里康宁是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二体系创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以后三主要观点游戏作为儿童活动的一种组织形成 是由于儿童的地位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 他认为角色游戏是在儿童与成人的新的关系中产生的 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是在成人与儿童的协调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儿童游戏是社会性的 游戏的主题来自儿童的生活 儿童游戏的内容按照从再造成人之间的关系和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来变化的四游戏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他指出个性是包括 儿童 社会现象 儿童 社会成人 两方面的关系系统 儿童在这两个系统中的活动是统一的过程 在统一的过程中便形成了儿童的个性 维特根斯坦游戏理论 人物 维特根斯坦时期 20世纪下半期主要思想 1 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为了说明我们的日常语言实际作用的方式而发明的概念2 语言游戏是儿童刚开始使用语词的语言形式 研究语言游戏就是研究语言的初始形式或初始语言3 语言游戏的要旨在于 语言表达是的意义在于其使用 语言游戏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 或是 生活形式 的一部分 句子 语词没有独立 自足的 真正的 意义 他们的意义要视它们被用在语言游戏中而定4 语言游戏具有自主性 多样性和复杂性 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同时必须遵守规则 不同的规则决定不同语言的用法意义 维特根斯坦的 语言游戏说 思想有重大的意义 他推动了哲学从认识论向语言学的转变 不仅使语言成为哲学的核心问题 而且使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也深深印刻着 语言 的烙印 伽达默尔的游戏理论 主要观点伽达默尔认为 1 游戏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2 游戏是在往返重复中更新自身的活动 3 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 4 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 5 游戏的整体由游戏者和观赏者共同组成 观赏者比游戏者更重要 6 游戏与严肃有本质上的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