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专题讲练:文言文的文意理解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792377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文言文的文意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文言文的文意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文言文的文意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文言文的文意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文言文的文意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文言文的文意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专题讲练:文言文的文意理解(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专题讲练:文言文的文意理解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文意理解题是文言文阅读中必然要涉及到的题型。文意理解,就是在理解词义、句义后,着眼于全篇,综合运用所把握的分析文章的方法,对文言文进行全面的通读、理解,能够初步概括其内容,体味感情基调,筛选捕捉信息等,从而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总体把握。从形式上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从内容上看,主要有:1根据要求筛选文中信息并加以概括;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3分析文中感情或概括文章主旨;4分析文章写作特点,赏析文章手法等;5拟写从文中获得的启发或感悟,表达观点等。二、方法点拨(一)概括文意、筛选内容初中阶段对文言文阅读中“筛选文中信息”的考查,一般侧

2、重于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寻、筛选和提取信息。答题时,学生要精读文章,初步筛选,明确方向,仔细分辨,识别障碍,最终找出原句或关键语句。例1:下列选段中可以看出狼有怎样的特点?从段中哪些描写句可以看出来?“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选段)答:这段表现出狼狡猾的特点。从“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以看出来。例2:陈胜领导的起义得到了众人的拥护,【乙】(陈

3、涉世家)文中徒属对陈胜做出了_的承诺,受苦大众也以_的行动支持陈胜。起义的队伍迅速_,起义军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而秦朝的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这正如【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所说:_。(第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其他三空用原文回答)答:这两篇课内的文言文,我们根据内容梳理即可得到答案,即敬受命;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发展壮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二)概括文章中心、理解作者情感、发表观点解答这类问题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文言文的中心思想也可根据文章的类型来概括,写人的文章中心侧重于人物的性格品质;写事和寓言类的文章侧重说理;写景状物的文章旨在托物言志、借景抒

4、情及借景喻理。例如:阅读伤仲永,回答下列问题。(1)一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文中什么地方集中体现了这个道理?答:一个人即使再有天赋,如果不加强后天学习,也会变得平庸无奇;天赋较差的,如果不学习,结果更是不堪设想。作者说明了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强调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文章第三段议论集中体现了这个道理(作者观点)。(2)有人说:学习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天赋的高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答: 不同意。一个人学习的好坏与他的天赋有关,更与一个人所受的后天教育及自身学习有关。只凭借天赋,不加强后天学习,将会成为平庸之人。(三)分析人物形象。解答关于人物

5、形象分析类的文意理解题,需要在理解文章大致意思后,根据人物的言行、其他人物评价,以及故事情节和文章主旨,分析总结出符合人物性格或品质的形容词。例如: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依据?请结合下列材料用自己的话简答。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答:从文中“每以天下为己任(年轻时,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做官后,常常慷

6、慨激昂地讨论天下事,不顾自身利益。)”、“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以此话鼓励自己))”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胸有大志、关心(热爱)国家的人。(四)鉴赏评析文章解答文言文的赏析题,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以及文章主旨、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句段作用等方面,把切题的答案概括出来。答题方法与现代文阅读的赏析题基本一致。例1:岳阳楼记中“文章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请简述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答: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

7、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了全篇的主旨。例2:曹刿论战中“曹刿见庄公前插入一段曹刿与乡人的对白,有什么作用?”答: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答案为“既写出曹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又为后文的君臣两段对白做铺垫。”例3: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答:出师表一文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结合文章内容),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从形式来看)。考点:把握文段的细节;分析、评价相关人物;理解作者情感及文章主旨;发表观点;赏析文章重要语句。重难点:谈观点、看法

8、、启示;赏析题。易错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体会文章中心、作者情感有偏差;不能全面准确赏析句段。题模一:内容理解题例1.1.1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孟子谓万幸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上论古之人。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上友也。”(选自孟子)注善士:品德高尚的人。(1)请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孟子交友的原则。_【答案】结交天下善士;天下善士“未足”结交古人;结交古人要论世知人。【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

9、斯友天下之善士”是讲要结交天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上论古之人”是讲天下善士“未足”,结交古人;“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上友也”是讲结交古人要论世知人。【译文】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便又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例1.1.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3题。(4分)孟子谓万幸曰:“一乡之善

10、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上论古之人。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上友也。”(选自孟子)【注】善士,品德高尚的人。(1)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是以论其世也,是上友也。_。(2)13请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孟子交友的原则。(2分)_。【答案】(1)所以要讨论他们所处的时代(以了解他们的为人),这就是和历史上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2分)(2)结交天下善士;天下善士“未足”结交古人;结交古人要论世知人。(2分)【解析】【参考译文】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

11、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便又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是以:因此,所以;论:讨论

12、;是:这句子翻译为:所以要讨论他们所处的时代(以了解他们的为人),这就是和历史上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是讲要结交天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上论古之人”是讲天下善士“未足”,结交古人;“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上友也”是讲结交古人要论世知人。题模二:把握中心题例1.2.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

13、,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文章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作者游览小石潭,触景生情,由乐转悲,表现被贬后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本文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