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导学大一轮人民通史课件: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第3讲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177416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导学大一轮人民通史课件: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第3讲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历史新导学大一轮人民通史课件: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第3讲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历史新导学大一轮人民通史课件: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第3讲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历史新导学大一轮人民通史课件: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第3讲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历史新导学大一轮人民通史课件: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第3讲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新导学大一轮人民通史课件: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第3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新导学大一轮人民通史课件: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第3讲(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内容索引 主干梳理 断点弥补 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 史料考法 定向突破 高考感悟 押题演练 课时作业 主干梳理 断点弥补 一 先秦时期的思想 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1 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1 经济 铁犁牛耕开始使用 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崩溃 封建经济迅速发 展 2 政治 周王室衰微 诸侯纷争 分封制瓦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3 阶级关系 士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 思想文化 出现私人讲学 形成一些思想 2 流派 主要有道家 法家 墨家 儒家等流派 3 特点 互相诘难 批驳 彼此吸收 融合 4 影响 1 思想 是中国历

2、史上第一次 运动 2 文化 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思想 文化发展的基础 思想解放 学 派 人物思想主张影响 儒 家 孔子 1 政治 思想核心是 强调 统治者 以德治民 克己复礼 2 教育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3 整编文献 诗 书 礼 易 春秋 等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首 创私学 被后人尊称为 至圣 二 先秦诸子思想 仁 儒 家 孟子 1 政治 仁政 提出了 的民本思想 2 伦理 主张 性本善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 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荀子 1 政治 礼法并施 以礼教为主 君舟民水 2 伦理 提出 人之性恶 道 家 老子 1

3、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道 2 提 出 的政治主张 3 对立的 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开创道家学派 庄子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 就能获得精神 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得到发展 君轻 民贵 无为而治 法 家 韩非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 加强君主集 权 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 者 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 国家的发展趋势 墨 家 墨子 主张 兼爱 非攻 提倡无等 级差别的爱 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代表下层民众利益 一度成 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图示解史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 教材补缺 孔子的文化贡献 述而不作 1 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 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追忆写成 论语 2 后世的曾子 子思

4、孟子的著作 大学 中庸 孟子 分别发展了 孔子在 论语 中提出的政治伦理 这就是被后世学者尊奉为儒家经典的 四书 二 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 科技 1 夏朝 出现历法 夏小正 商朝改进为 殷历 2 战国 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 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 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2 汉字 1 起源 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 成熟 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 绘画 远古时代 彩陶画 鹳鱼石斧图 战国时期 帛画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司南 4 文学 1 诗经 内容 分为 风 雅 颂 三部分 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三百 多首诗歌 特点 以四言为主 多重章叠句 现

5、实感强 风 的内容丰富 深刻反 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 影响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主义传统的基础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 楚辞 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 具有 主义风格 代表作 屈原的抒情长诗 离骚 影响 楚辞称为 骚体 文学史上常以 风 指 诗经 骚 并称 现实 浪漫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选修4 1 背景 春秋时期 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 诸侯争霸和礼崩 乐坏使人际关系紧张 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 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 系的社会道义 2 主张 1 政治 礼 主张以 礼 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把 礼 作为立国立身的基 础 主张 克己复礼 匡正社会秩序 链

6、接选修 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主张以德和礼治 理社会 反对政府向百姓收重税 中庸 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 提出中庸思想 2 教育 兴办私学 广收门徒 提出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上主张培养学生 成人 成君子 教学方法上言传身教 因 材施教 学思结合 教学内容为六艺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经典 诗 书 等 政事和治国本领 晚年整理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其后世弟子根据孔 子言论编纂了 论语 3 对后世的影响 1 孔子所创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并渗入到了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孔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中国文化的化身和象征 孔学 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之大

7、 之远 超过了我国古代任何一个学派 孔子学说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2 孔子对世界的影响有二 一是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 儒家学说成 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如朝鲜 韩国 日本 越南 新加坡等国 二是法 德等欧洲国家的思想家们也从儒家思想中得到了很大启发 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 考点一 国学初露 先秦儒学的形成 概 念 解 读1 仁和仁政 仁和仁政 仁 是一种道德概括 是一种世界观 也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 式 仁政 政治上提倡 以民为本 在经济上 孟子主张 民有恒产 让 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 要减轻赋税 仁政 要求首先使百姓得到温饱 称之为 小康 2 礼和礼治 礼和礼治 礼 是指周礼 是

8、实现仁而具体化的制度或者行为方式 是修 身的手段 礼治 就是通过 正名 使每个人都要按照 礼 的要求 规范言行 履行义务 从而规范社会秩序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 雅言是正言 即官方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 孔子操鲁 语 但在诵读 诗 书 和执礼时 必使用周的官方语言 这表明孔子对周 天下一家的认同 故选D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其他诸侯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故A项错误 儒家思想也可以通过其他地方语言传播 故B项错误 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 故C项与史实不符 针对练1 2019 潍坊月考 据钱穆考证 周人语称雅 故雅言又称正言 孔子 为鲁人 日常操鲁语 唯于诵 诗 读 书 执礼 此三者必雅言 这 表明 A 诸侯

9、各国尊崇传统文化B 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 C 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D 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 3 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 二者的范围不同 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 且主张 克己复礼为仁 仍然讲 究阶级性 墨家的 兼爱 具有广泛性 不分等级贵贱 前者代表了统治阶 级的利益 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1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 认 知 深 化 项目孔子孟子荀子 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 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 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新兴地 主阶级统治 2 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政治 特征 重视传统 注重继承 政治和伦理相结合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 德 治

10、以德为主 德刑相辅 强调为政以德 重 人治 注重对 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 和贵中庸 在 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 虚于天命 伦理 特征 强调 仁 和 礼 仁是思想的内核 仁是主观道德修养 礼是 客观制度规范 经济 特征 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 加以节制 要重义轻利 教育 特征 孔子提出 有教无类 的教育思想 他创办私学 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 教育的新时代 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 义 信等 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 的能力 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考点二 异彩纷呈 的先秦诸子思想 概 念 解 读 1 士 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 也是古代四民

11、士 农 工 商 之一 春秋时 士 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 有的以俸禄为生 有的有食田 战国以后 逐渐成为 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 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2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既尊重自然规律 反对盲目行动 又主张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倡导 待时而动 因时制宜 是一种 积极无 为 的哲学观 1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 社会伦理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 了自己的观点 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 都是为求治国 平天下之道 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 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

12、五个方面 认 识 深 化 在治国理念上 儒家主张 仁政 德治 反对严刑峻法 法家主张 法治 强调严刑峻法 道家主张 无为而治 等等 在社会伦理观上 孟子主张 人无有不善 而荀子 韩非子主张 人之 性恶 道家的告子认为 性无善而无不善也 后天 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 等等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 关系上 荀子主张 制天命而用之 人定胜天 而老子和庄子 则主张顺应自然 等等 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 强调社会责任 道家则主张 逍遥 的人生态度 强调 超脱 墨家提倡 非命 即不从 命 阴阳家主张 天命观 等等 在社会成员关系上墨家主张 兼爱 非攻 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 儒 墨 道

13、 法四家学说虽然互争长短 各树一帜 但 它们都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故选B项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反对改革 故A项错误 法家主张建立君主集权统治 并非追求平等 和谐 故C D两项错误 针对练2 2018 湖南十三校一联 儒 墨 道 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 然互争长短 各树一帜 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如 A 推动改革 重建社会秩序B 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 追求平等 维护地主利益D 强调和谐 建立理想社会 2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各自体现的时代性 1 儒家思想 春秋时期 孔子思想核心为 仁 其目的是缓和矛盾 维护奴隶主贵族 的统治 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 其思想未被重视 战国时期 孟子主张实行

14、 仁政 荀子主张 仁义 和 王道 体现 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 以利于封建统治的需要 在当时诸侯割据混 战 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 已 2 道家思想 春秋时期 老子主张 无为而治 希望社会退回到 小国寡民 的状态 表现了其没落 消极的情绪 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战国时期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 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 是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3 墨家思想 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 兼爱 非攻 反映了战国 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 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 要求平等 反对战争的愿 望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墨家的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

15、 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提出 中央集权 法治 思 想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 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 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受 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 3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 儒家的 仁政 有教无类 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 对于调节人际关系 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等 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道家的 无为 思想主张顺应自然 对于增强环保意识 促进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 法家的法治 变革思想对

16、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法家的变革 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 墨家的 兼爱 非攻 尚贤 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尊 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唯物史观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崩溃 封建制确立的大变 革时期 礼崩乐坏 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 表自己的主张 阐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 百家争鸣 的 局面是剧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素养感悟 史料考法 定向突破 材料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 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 中说 民惟邦 本 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 又称 左右皆曰贤 未可也 诸大夫皆曰贤 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 然后察之 见贤焉 然后用之 荀子 中说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 舟 水则覆舟 要求 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不同内涵 信息 获取材料信息 利民 民贵君轻 尊重民意 君舟民水 运用材料论证问题 材料 韩非子所崇尚的法治 即所谓 事最适者 就是适合时代 符合事理 利于君主专制服务 其核心就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