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29114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内容摘要: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正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一、 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

2、老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捞铁牛,学生提出“和尚为什么让人准备两只大船,并在船舱里装满泥沙?”“为什么把两只船并排栓紧?”“为什么把泥沙铲到河里?”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

3、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黄继光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黄继光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他们怀着敬佩的心情,深刻地体会黄继光精神的伟大,他们体会词句的那种精细程度是以前没有过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

4、、毅力和智慧。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三、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

5、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景,使其自主学习的氛围活跃。如教学爸爸和书,教师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爸爸和书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四、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

6、精神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 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

7、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反复朗读,多读感悟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六、注重自读感悟,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的作用。阅读无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

8、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说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壮丽的青春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划找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欧阳海舍死忘生的前提下,让4人小组自行确定内容,合作学习,设计操练,合作为“舍死忘生的欧阳海事迹”的讲解做好准备。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进行自主读书,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七、注重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课外延伸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

9、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采取适应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课外延伸中获得知识。如教学新型玻璃一文后,学生体会到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不同的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的神奇,但学生只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未必能够体会课文中没有写,但世界上却存在的其他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这时,我就适时推荐相关的书籍给学生阅读。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