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4920847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8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110kV变电站工程1 总的部分1.1 概述1.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110kV XXX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章。(3) 国家现行设计规程、规范。(4)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5)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通用设计标准(6) 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试点变电站建设设计导则。(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10kV变电站分册。(8) 国家电网科20101495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9)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

2、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国家电网科20101769号。1.1.2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1.2.1工程建设规模(1)项目建设地点: (2)本期建设规模:表1.1.2.1-1 XX110kV变电站建设规模序号名 称本期新建远 期1主变压器容量及数量150MVA250MVA2110kV出线回路数2回4回335kV出线回路数3回6回410kV出线回路数8回16回510kV并联电容器(4+6)MVar2(4+6)MVar610kV并联电抗器(33.35+66.7)kVar2(33.35+66.7)kVar1.1.2.1 设计范围及分工1.1.2.1.1 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为变电站围墙以内的全部生产及

3、辅助生产设施、附属设施的工艺和建(构)筑物的设计,具体项目如下:(1)站内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和主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的一、二次接线,过电压保护和接地,电缆敷设和站用照明的设计等;(2)站内通信;(3)站区总平面布置设计和进站道路;(4)站内主控室及附属设施的工艺和构筑物的土建设计及暖通设计;(5)站内、外给排水设施和站内消防设计;(6)编制主要设备和材料清册及工程概算书;(7)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8)变电站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9)变电站施工及站用备用电源;(10)大件运输方案。1.1.2.1.2 设计分工:(1)各级电压配电装置以出线门型架内侧绝缘子串或出线套管、出线电缆头,包括电缆头为界,

4、但不包括线路阻波器、线路电压互感器或耦合电容器及其连接金具、引下线。(2)不包括载波通信以外的其它通信设计。(3)站区外的生活福利建筑由业主另行委托设计。(4)站区外的给排水工程、大件设备运输,站区征地在签订有关合同后由设计单位配合业主进行设计。1.1.2.1.3 列入本工程概算,不属本工程设计的项目1)站外给排水工程设计;2)施工用电及通信设施。1.2 站址概况1.2.1 站址自然条件拟建站址位于XXX城西北部约3km处,XXX公路(省道221)北侧约100m,XXX工业园的南侧。221省道北侧约100m,交通便利。地理坐标为东经83346.2,北纬463236.7(手持GPS测得)。地貌上

5、属于XXX河冲洪积平原。场地地形较平坦、开阔,地表植被发育,现为农田地,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1.2.2进出线走廊条件根据系统专业规划,110kV出线规划4回,本期建设2回,预留2回出线间隔。根据系统专业终期规划和线路专业的要求,本期110kV向北出线。线路廊道开阔,能满足线路专业的要求。本期35kV出线规划6回,本期建设3回。根据系统专业终期规划和线路专业的要求,本期35kV向南出线,线路廊道开阔,能满足线路专业的要求。本期10kV出线规划16回,本期建设8回。根据系统专业终期规划和线路专业的要求,本期10kV向南出线,线路廊道开阔,能满足线路专业的要求。1.2.3 征地拆迁及设施移改的内容该

6、站址区域内不存在拆迁赔偿。1.2.4 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1.2.4.1 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依据收集到的站址区域地质资料,以及本阶段勘探结果可知,站址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Q34)冲洪积物组成,主要地层由粉土和圆砾构成。 粉土:层厚2.62.9m,灰黄色,稍湿,中密-密实状态,含大量砂浆石(灰白色),以钙质为主,其粒径23居多。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低,该层分布较连续,土体挖掘较为困难。挖掘呈块状。 依据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区经验,综合确定粉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粉土:fak=200kPa k=25 Ck=20kPa =17kN/m3 ES20MPa

7、圆砾:层顶埋深2.62.9m,青灰色,干,中密密实状态,一般粒径220,最大粒径35,大于2的颗粒占总量的50%以上,颗粒磨圆度较好,以亚圆状为主,局部夹厚度较小的砾砂层,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局部具胶结性,级配不良,分选性良好,母岩以变质岩类为主,本次勘探深度内未揭穿该层。综合确定其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圆砾:fak400kPa k4022kN/m3 E040MPa站址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大于12m。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及施工的影响。拟建场地不考虑液化的影响。站区最大冻土深度123cm。所址地处e级污秽区。1.2.4.2 水文气象本次拟选站址位于XXX内,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461463m之间。

8、XXX气象站距离本110kV变电站约46km,观测场坐标:东经8339,北纬4633。该气象站于1960年建站至今,有完整的观测资料。站址与气象站处于同一气候区内,XXX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具有代表性,气象站常规气象要素可直接引用于站址处。各气象要素成果值整理如下:序号项 目单位数值备 注1年平均气温6.4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71975年8月13日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42.61969年1月27日6年平均气压hPa958.77年最高气压hPa9958年最低气压hPa933.89年平均相对湿度%6710最小相对湿度%011最大冻土深度cm1232008年2个月5天12最大积雪深度cm621967

9、年3月1日13平均雷暴日数d19.814最多雷暴日数d3115年平均雾凇日数d9.61650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m/s3017全年主导风向ENE18导线覆冰厚度mm102)水文条件现场踏勘了解站址地势较低,考虑洪水对变电站的影响。1.3 主要设计原则1.3.1 主要技术方案本变电站建成初期在系统中为一座中间110kV变电站。主变规划容量为250MVA,本期1台,屋外布置。110kV电气主接线规划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本期建成单母线分段接线,110kV进出线规划4回,本期建成2回,均接至220kVXXX变,预留2回出线。110kV配电装置为户外软母线中型布置。35kV电气主接线规划为

10、单母线分段接线,规划出线6回,本期建成单母线接线,建设3回。35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移开式开关柜户内单列布置。10kV电气主接线规划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规划出线16回,本期建成单母线接线,建设8回。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移开式开关柜户内双列布置。110kV中性点按直接接地设计、35kV中性点按经消弧线圈接地设计,10kV中性点按不接地设计。本期35kV消弧线圈不上,只预留位置。本站电气一次设备的防污等级按e级考虑。本站按无人值班设计,电气二次按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全站二次设备均采用统一的通讯规约。本站总平面布置采用平行布置的方案。主变压器区域在变电站中部,110kV配电装置区、35kV配电

11、装置区和10kV配电装置区分别布置在站址西部、北部、东部三个区域,站前区置于站区主入口处。全站南北长65.29m,东西长68.6m,围墙内占地4478.9m2。站区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站区内道路设置合理流畅。全站各区域采用通用设计的模块进行设计,电气设备按国网标准通用设备选择。本站主建筑物(含休息室、工具间、主控制室、35kV配电装置室及10kV配电装置室)平面呈“一”型,为单层框架建筑,立面设计简洁明快,展现现代工业建筑特点。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度。1.3.2 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的应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本工程设计按照“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化

12、设计)的原则,全面推行通用设计,本站主要电气设备选型原则上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2011年版通用设备中选择,统一建设标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全面推行“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的要求,明确按其工业性设施的功能定位和配置要求设计,强化变电站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本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全面执行了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要求。变电站设计过程中两型一化管理标准建设执行情况。 (1)电气总平面设计优化:变电站可研阶段电气主接线及电气总平面设计完成后,组织相关专业进行了综合设计评审,严格要求设计采用XXX电力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电气、土建专业的典型设计。电气专业选择电气一次

13、设备时,遵照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变电站主要设备典型设计规范,选用先进的、体积小、少维护的电器设备,以便减少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体现工业化,突出变电站的功能。 (2)主建筑物设计时的优化:在进行建筑物设计时,在建筑风格上,着力于体现工业化的特点,工艺简洁、施工方便,与环境协调;在装修材料上,采用环保、节能材料,摒弃高挡、豪华个性化、特殊化装修。在满足规范的同时,尽量减少主控室高度,合并功能房间。寻求高效、可控、标准、节能、环保、经济的建(构)筑物建造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积极贯彻建筑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方针。土建结构安全裕度精准,建筑物耐久性与变电站运行寿命周期相协同,力求使建筑结构

14、轻型化。 (3)加强估算编制标准化:加强估算编制标准化工作,制定工程估算的编制原则及模板,要求每个工程都要做出造价分析和典型工程造价的对比分析,并把上一个工程的设备、材料招标价作为下一个工程设备、材料的估算价。杜决不合理的费用进入估算,加强编制进度,提高工程估算编制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科学性。(4)主要经济指标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电工程典型设计110kV变电站分册要求。(5)我院在通用设计设计方面制定了新的方针,改变原在施工图设计后再总结再开展通用设计工作的习惯,将通用设计工作贯穿在施工图设计中,即在工程开始之初,就结合工程制订本工程的通用设计任务和目标,能采用原有通用设计成果的在施工图中必须采用,没有的便结合工程同时开展施工图和通用设计,并对原有通用设计进行滚动式修改和增加。培养设计人在施工图设计时,就开始考虑图纸的通用化、标准化,这样不光完成了施工图的设计任务,也加快了标准化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图纸标准化、通用化工作滞后的问题。(6)为设计人员树立了种“节约资源”的意识,把变电站定位在工业建筑,充分明确了变电站工业化建设方向。针对导则中的内容设计人员应活学活用,不能简单教条化,针对导则中的条文应融会贯通,不能死板硬套,应该应地制宜。1.3.4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建设执行情况(1)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是在保 证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