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简明操作图示教学用题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2126417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PSS简明操作图示教学用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SPSS简明操作图示教学用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SPSS简明操作图示教学用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SPSS简明操作图示教学用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SPSS简明操作图示教学用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PSS简明操作图示教学用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SS简明操作图示教学用题(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PSS简明操作图示例1:某医院测得110名男性肾虚病人的Hb值(g/L)为:118148108103138110134140102132140149138106148133145146123145165148120135127134141121143100134146132143135120143140119120148108155128122130140174160138137134147125141147137120133123138137147100130112111120142139142140128141104121132155131119131142126140146123114

2、142139102120151122135140147135131138107149139140125147129142114149151(1)计算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并比较均数和中位数的差别。(2)该资料用哪个指标表示集中趋势较好?为什么?(3)编制频数表,绘出频数图。(4)估计总体参数95%可信区间。SPSS操作过程:此例分四个步骤进行一、计算描述指标1、建立数据文件如下图左侧HB例所示2、打开分析菜单,选择描述统计,探索,弹出探索对话框,如下图,将需要分析的变量HB移到因变量列表框内,(当因变量列表框内有变量进入后,“确定”按钮被激活),如下图箭头所示探索对话框的其它内容不用设置,按默

3、认即可,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二、进行正态性检验:1、在分析菜单下,选择非参数检验,旧对话框,1样本KS,如下图所示2、在弹出对话框中,将待检验变量HB移入检验变量列表框内,如图所示上图中默认钩选了“常规”复选框,这就是作正态性检验的设置,最后单击“确定”,即可得到正态性检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从上述结果可知,数据文件 HB服从正态分布。三、编制频数分布表1、在转换菜单里选择“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弹出如下对话框:2、将HB从左侧移入右侧“数字变量-输出变量框内,在输出变量名称项内输入变量名称X1,然后单击”更改主“按钮,再单击“旧值和新值”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在左侧“旧

4、值”项中,选择“范围”,然后依次填入第一个组段的上下限(100,106.99),在新值项中填入100,再单击“添加”按钮,其它各个组段按此方式填入,总共填入11个组段,最后的组段是(170,176.99),如上图所示,然后单击“继续”按钮。回到上一对话框,再单击“确定”按钮。在数据视图中就得到一个新的变量X1。3、在分析菜单中选择“统计描述” “频率”,弹出如下对话框:将变量X1从左侧移入右侧变量对话框内,单击“统计量”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选中割点复选框,在其右侧的填充框内输入11,单击继续按钮,回到上一对话框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自定义的频数分布表,如下图所示:四、绘制直方图在图形

5、菜单下,选择旧“对话框”- “直方图”,弹出如下对话框:将变量X1从左侧移入右侧变量框内,单击确定,得到直方图,如下图所示例2:测得某地282名正常人尿汞值(g/L),其频数表如下,计算均数和中位数,何者的代表性较好?尿汞0816243240485664频数456496382011521说明:对于例2的频数表数据,以下分析是利用组中值做近似的计算(只供参考)1、 建立数据文件,如下图所示:2、 对频数变量进行加权处理:在数据菜单下,选择“加权个案”,如下图所示在加权个案对话框中,选择“加权个案”项,再将频数变量从左侧移入右侧频数变量框内,再单击确定,就完成了对频数变量的加权。3、 计算新变量(

6、组中值):在转换菜单下,选择计算新变量,弹出计算变量对话框:在对话框内目标变量项输入“组中值”,并把频数变量从左侧移入数字表达式框内,编辑数字表达式如下图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数据视图中,就新建了“组中值”变量4、 计算描述指标:在分析菜单下,选择描述统计中下级菜单内的频率,弹出频率对话框,将组中值从左侧移入右侧,如下图所示5、 在频率对话框中(上图所示),单击统计量按钮,弹出频率:统计量设置对话框,钩选好相应内容,如下图所示 单击继续按钮,回到上一对话框,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6、 正态性检验:步骤参照例1,图示如下:例3 90名麻疹易感儿童接种麻疹疫苗一个月后,

7、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如下,求平均抗体滴度。抗体滴度18116132164112812561512人数618153012631、 建立数据文件,并对 “人数”变量进行加权,如下图所示2、 计算新变量,将抗体滴度转为对数:在转换菜单中选择计算变量,弹出计算变量对话框,目标变量项输入抗体对数值,函数组下选“算术”函数,在函数和特殊变量下找到Lg10,双击Lg10项,使它进入数字表达式框内,然后将抗体滴度变量移入LG10表达式括号内,如下图所示: 3、 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在数据视图中,就多了一个新变量“抗体对数值”。4、 计算抗体滴度对数值的均数:在分析菜单下,选择描述统计下级菜单中的描述,弹出如下对

8、话框5、 在上图中,将抗体对数值变量从左侧移入右侧变量框内,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得到对数数据计算出来的均值为1.6858,将1.6858取反对数值,就得到所需要的几何均数,大约是48.51,所以此例的平均抗体滴度应为1:48.51。例4已知正常人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平均数为1.44U,现测得13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为:1.502.192.322.412.112.542.202.361.422.171.841.962.39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总体均数与正常人有无差别。1、 建立数据文件,并在分析菜单下选择比较均值下一级菜单中的单样本T检验,如下图

9、所示弹出如下对话框:将胆碱酯酶变量从左侧移入右侧检验变量框内,在检验值框中输入1.44,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例5:为研究三棱莪术液的抑瘤效果,将20只小白鼠配成10对,然后每对中的2只动物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两组动物都接种肿瘤,实验组在接种肿瘤3天后注射30%的三棱莪术液0.5ML,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测量瘤体直径(cm)如下表,有两组瘤体大小是否有差别?对子数12345678910药物组3.02.32.41.14.03.72.71.92.61.3对照组3.64.54.24.43.75.67.04.15.04.51、 建立数据文件,并在分析菜单中选择比较均值下一

10、级菜单中的配对样本T检验,如下图所示在弹出的配对样本T检验对话框中,将药物组和对照组两变量移入右侧成对变量框内,如下图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此例中对子数变量在分析时是不需要的,建立数据文件时,可以不考虑它。例6:测得12名正常人和15名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转铁蛋白的含量(g/L)结果如下,问患者和健康人的转铁蛋白是否有差别。正常2.652.722.852.912.552.762.822.962.642.732.712.61患者2.362.152.522.282.312.532.192.342.312.412.222.572.612.242.251、建立数据文件

11、,并在分析菜单中选择比较均值下一级菜单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如下图所示在弹出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话框中,将转铁蛋白移入检验变量框,将分组移入分组变量框, 然后单击定义组按钮,在弹出的定义组对话框内,输入相应的分组数值1和2,单击继续,回到上一对话框,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例7:在评价某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的I期临床试验中,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名健康自愿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名,各级注射剂量分别为0.5U,1U,2U,观察4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结果如下表。问不同剂量组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差别。0.5U36.834.434.335.733.231.134.329.8

12、35.431.21U40.035.536.739.340.136.833.438.338.439.82U32.937.930.531.134.737.640.238.132.435.61、建立数据文件,并在分析菜单中选择比较均值下一级菜单中的单因素ANOVA,如下图所示在弹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中,将时间移入因变量框,将剂量移入因子框,如图所示若需要做两两比较,再单击上图中的两两比较按钮,弹出两两比较方法选择对话框,如下图所示钩选LSD和SNK法,然后单击继续按钮,回到上一级对话框,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到分析结果,如下所示方差分析结果:LSD两两比较结果SNK两两比较结果例8 将18名原发

13、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年龄相近的原则配为6个单位组(区组),每个单位组的3名患者随机分配到A、B、C三个治疗组中,治疗后的血小板升高值见下表,问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有无差别。不同人用鹿茸草后血小板的升高值(109/L)年龄组ABC13.86.38.024.66.311.937.610.214.148.69.214.756.48.113.066.26.913.41、建立数据文件,并在分析菜单中选择一般线性模型中下一级菜单中的单因素,如下图所示在弹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中,将血小板移入因变量框,将治疗组和年龄组移入固定因子框,如图所示单击模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治疗组和年龄组从左侧移入右侧,单击中间类型设置的下拉箭头,选择主效应,如下图所示最后单击继续,回到上一级对话框后再单击两两比较按钮,在弹出的两两比较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进行两两比较的变量,本例拟对治疗组做两两比较,就将治疗组变量从左侧移入右侧,并选择做两两比较的方法,本例选择SNK法,如下图所示最后单击继续按钮,回到上一级对话框后,单击确定按钮,就可得到分析结果,如下所示例9下表是甲乙两所高校35岁以上知识分子的高血压调查情况,从各年龄别高血压的患病率来看,甲校均低于乙校,而总的患病率却是甲校高于乙校,请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进行调整。(本例的标准化率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