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9009448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一轮复习基本流程历史一轮复习基本流程 1、明确复习范围与要求; 2、构建知识体系,整理在积累本上; 3、阅读教材相关子目文段; 4、梳理考点、重难点知识; 5、完成真题检测 ; 6、自评纠正,补充教材笔记,完善积累本; 今天是2014年5月13日 周二 离我们的高考仅有390天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课本复习:必修二 专题一 第四节 知识整理和知识体系构建 认真研读课本! 实现知识整合! 知识体系知识体系 认真研读课本! 实现知识整合!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 1.含义2.目的3.表现4.影响 二、工商业的管理 (一)表现秦代2.汉

2、代3. 唐代 (二)影响 三. 海禁政策 (一)含义(二 )过程与表现(三 )后果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 慢发展 1.出现2 1. 学法点拨 商业发展的 基本要素( 表现) 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 城市、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 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 货币(交易媒介) 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 -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第16讲 本讲栏目开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第16讲 本讲栏目开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第16讲 本讲栏目开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史论结合重

3、点深化第16讲 本讲栏目开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第16讲 本讲栏目开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二“市”的发展 诗句: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李嘉祐登楚州城望驿路 ,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王建汴路即事)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 问题:草市什么时候出现的?唐宋草市有什么发展? 南北朝时期出现;唐代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 村集市,也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宋代草市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意义 “草市”作为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 益补充

4、;有利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 的发展。 唐会要卷记载:“贞观元年十月 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 规定说明了什么? 唐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人获利丰厚; 政府官员企图靠手中的权力从商业中获得 利益。说明唐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比 较严格。 三、宋代的商业 材料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 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 以后堪称近代史 内藤湖南,1909 问题:内藤湖南在材料中提出了什么重要 观点?依据下列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 说明。 唐、宋时期的“市” 坊坊 材料三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 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 ,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

5、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 材料四 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 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 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 宋代: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成了分 散于宅屋之间的繁荣商业街;商业活动不 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第16讲 本讲栏目开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宋代的商业(空前繁荣) 1.北宋时的商业空前繁荣,海外贸易发展迅 速;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P17) 2.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 制. 3.宋代的”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 务设施. 4.宋代都市商业的繁荣.清明上河图.

6、5.重农抑商政策在北宋时有所改变.P23 唐玄宗时期,儒生孙仪进京赶考。由于铜钱携带不 便,他把铜钱折换成了交子200缗作为盘缠。到了京城 ,他入住客栈。他发现京城毕竟不同他原先居住的小县 城,只见“人烟辐辏,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 买卖”店铺随处铺设,早晚经营,他心情十分愉悦。白 天在客栈温习功课,晚上去逛夜市,放松心情,隔三差 五也去逛逛“瓦肆”,所带的200缗很快就要用完,还好 大考临近,他应考完毕后,匆匆返乡。 依据所学知识找出其中的知识错误。 四、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 移的过程,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 间格局。一般认为南宋时我国完成了 经济重心

7、的转移。 请同学们结合本课的史实加以说明。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B 第16讲 本讲栏目开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B 第16讲 本讲栏目开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D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第16讲 本讲栏目开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 返回 古代中国的“草市”是指 A买卖草料的专业市场 B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 C城市集中贸易的地点 D与少数民族交易的集市 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出现于六朝时期 政府对“草市”未实行行政管 理 “草市”在唐代逐渐演变成为相对集中的商 业中心 宋代的“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 B. C. D. 练习巩固 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 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 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 活在 A汉代 B六朝 C唐代 D宋代 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 于( ) A.汉代 B.六朝时期 C.唐代 D.宋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