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园林风景艺术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867024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艺术园林风景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园林艺术园林风景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园林艺术园林风景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园林艺术园林风景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园林艺术园林风景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艺术园林风景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艺术园林风景艺术(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艺术,伊犁师范学院园林教研室 隋云吉,景,就是一个具有欣赏内容的单元,是从景色、景致和景观的含义中简化而来,也就是在园林中的某一地段,按其内容与外部的特征具有相对独立性质与效果即可成为一景。,2.1风景与风景的欣赏,一、风景 风景是指自然的(人工的)具有符号和自然美及艺术构图规律的形象色彩的,供欣赏和游息的空间环境。 园林和风景名胜,是由许多孤立的、连续或断续的风景,以某种方式组接和流通所构成的空间境域,黄山之奇,泰山之雄,峨嵋之秀和华山之险,都是这些空间境域内的风景特征。由众多的景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统一性越强,其风景特征越明显。,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风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图形性。

2、风景的外在表现,其体量、大小、色彩、轮廓、质量。如高山峻岭,江河湖泊,草原深林,均是风景的外在表现。 象征性。风景的思想内容,文学艺术特征等。常因意境丰富的命名、题咏传播而有深刻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功能性。游、息、赏、玩、生态等功能。,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二、 景的感受 风景被感知的途径有两个系统。 1、景的感受是通过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去感受的,即眼、耳、鼻、舌、身。 按感觉的重要性,以视觉为最。视觉作用于客体,首先是物体的形状与色彩,所以,景观的空间轮廓和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还有许多景是要配合其它器官去感受的。 如西湖十景的柳浪闻莺和南屏晚钟,突出的就是音响效果。兰花的幽香,

3、梅花暗香,均需要嗅觉器官来配合。重庆的南北温泉,西安的华清池和青岛的海滨浴场,都是全国的闻名的风景区,但只有当人们泳沐其间,才能感受其间的奥妙。这正是触觉的作用。,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2、对同一景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一景色,同一个人,由于视点、位置不同得到的感受也不同。 由于人具有大脑,所以人能思考,能联想,当人身临其境的时候,审美的客体和主体产生了互动,作为客体的风景对人的作用由人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水平、社会经历、兴趣和爱好的不同而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就在于强调感受,即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产生意境。,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三、 观赏点与

4、观赏视距 观赏点 是指游人所处的位置。观赏点的布置最好能因高就低,位置错落,或登高(山、楼)眺望,或临水入榭平视。使游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程欣赏风景、增加景色的变化。主要观赏点所在的位置,要考虑安置休息设施如亭、榭、廊、花架、坐椅等。有些设施本身就构成风景点。 观赏视距 指观赏点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观赏视距恰当与否之间影响到观赏的艺术效果。 正常人的明视距离是25 厘米,4公里以外的景物就看不清楚了,在大于500米时,对景物有模糊的形象。如果要看清楚景物的轮廓,如雕像的造型,识别花木的类别,则距离更缩短到250270米左右。,观赏视角与景,最适视域中垂直视角(2630),最适视域中水平视

5、角(45),观赏视距与景,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四、不同视角的风景感受 游人在观赏游览过程中,因所处的位置不同,或高、或低,使得观赏视角有了变化。在平坦地区,江河之滨,向前观赏,景物深远,多为平视。从低处抬头仰望(高山、高楼、高楼),则为仰视。登高而居高临下,景色全收,则为俯视。感受各不相同。,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1、平视观赏 平视 是中视线与地平线平行而伸向前方透视全景,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可以舒适的透视全景而不感到疲劳。在平视观赏中所看到的景物就叫做平视风景。 平视风景由于与地面垂直的线组在透视上无消失感,景物高度效果较少。但不与地面垂直的线组均有消失感,因而景物的远近深度表现

6、出较大的差异,有较强的感染力。 平视观赏具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没有紧张感,可以消除疲劳。 平视风景宜选在视线可以延伸到较远的地方,如西湖、太湖等有平静水面的地区,或者有大面积的草地,以及较空旷的地方。创造一个较安静的环境。,平视观赏使人感觉平静、舒适,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2、仰视观赏 中视线上仰,不与地面平行。与地面垂直的线条有向上消失的感觉。景物高度方面有较强的感染了力。易形成雄伟、高大、严肃的气氛。如50米高的纪念碑,在10米处观赏,则显得下部特别庞大,体形感逐渐消失,能增加纪念碑的雄伟气氛。仰视景观对人的压抑感较强,如古代皇帝的金銮殿。,仰视能产生高耸、险峻的景观,2.1 风

7、景与风景的欣赏,3、俯视观赏 中视线与地平线相交,垂直地面的线组产生向下消失的感觉。景物开展在视点的下方,且显得愈加低、小。 俯视景观易产生开阔、惊险的效果。“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登泰山而小天下”。在一个景区,随着不同视点、视角的变化,则产生变化多端的景观效果。毛泽东“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名句,从园林观景的角度讲,也是一个很精辟的论述。,俯视视野开阔,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五、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 景的观赏有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之分,动就是游,静就是息,人们在游赏园林的时候常常是动静结合。不同的游览方式可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 1、静态观赏 静态观赏 是指视点与景物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 静

8、就是息,游而不息使人筋疲力尽。在动态的游览路线上,应有系统的布置多种景观,在重点地区,游人要停留下来,对四周的景物进行细致的观赏品评。 静态观赏,如同看一副风景画,在静态构图中,远处的山,近处的水,主景、配景、前景、中景、背景的位置不变,空间组织和空间构图的平衡、轻重固定不变。,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2、动态观赏。 动态观赏 一般是指在行进中观赏,游人与景物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欣赏到的景物是一副连续的空间构图即景观的序列构图。同是动态观赏,景观的艺术效果也不完全一样。 步行游览可以对园内景物细品慢赏,走走停停,动静结合。骑车比步行速度快而省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不同的景点和景区漫漫

9、欣赏。火车速度快,直线运行,景物的连续性,节奏感特别突出。汽车较火车的视距近,且停和行均比较自由。空中观赏,景观的整体效果特别突出。轮廓线特别清晰。 一般人对景物的观赏是先近后远,先群体后个体,先整体后细部,先特殊后普通,先动景(动物、人、车、船等)后静景(树、花、草、桥、建筑等)。对景点、景区的规划设计应动静结合,给以不同的游览方式,以达到完整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2.2景观的艺术处理/造景的艺术手法,景观艺术手法处理的原则是因借自然、效法自然、高于自然。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一、主配手法 主景 是园林风景空间构图的主体,是园林艺术意境处理的主题,是全园视线的控制焦点。具有压倒群

10、芳的气势,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配景 是对园林主景起烘托、渲染作用的景物,起陪衬主题的作用,通过配景的存在而明显地突出主景的艺术效果。 二者相得益彰又构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然而,主配景的关系有时又是相对的,一个主区的配景又是某个分区的主景。但是,在一个区域只能有一个主题。,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在园林造景中既强调主景的突出,有重视配景的烘托。既不能喧宾夺主,有不能不考虑配景。突出主景的方法有: 1、主景升高 主景升高可使背景简化。由于背景简洁,不受其他环境因子的干扰,而使主题的造型和轮廓更为清晰。 如:南京中山陵的中山纪念堂,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苏州虎丘的云岩寺塔等都是主景升高而更加

11、突出的处理。,主景,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2、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一条轴线的端点或几条轴线的交点常有较强的表现力。故常把主景布置在轴线的端点或几条轴线的交点上。 风景视线的焦点,则是视线集中的地方。,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3、动势向心 在自然式园林中,往往没有一个明显的轴线或交点,但在四周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其四周的景物往往具有向心的动势,这些动势线可集中到水面、广场、庭院中的焦点上。主景布置在动势集中的焦点上则能得到突出。如西湖四周的景物和山势,基本朝向湖中,湖中的孤山便成了焦点,在西湖上格外突出。,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4、空间构图的重心 在规则式园林中,将主景布

12、置在几何中心上,在自然式园林中将主景布置在构图的重心上,也能:将主景突出。 园林主景或主体如果体形高大,很自然容易获得主景的效果。但体量小的主景只要位置布置得当,也可以达到主景突出的效果以小衬大、以低衬高,可以突出主景。同样以高衬低、以大衬小也可以成为主景。如园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面对园林小筑,小筑低矮,反成主景。亭内置碑,碑成主景。,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二、层次手法 景色的空间层次模式可分为三层,即前景、中景与背景,也可分成近景、中景和远景。 当园林空间比较大,景观景深的绝对透视距离很大时,如大片的水面,大片的草地,大面积的广场,由于缺乏层次,在感觉上缺乏深度感。可在中景的位置安置主

13、景,用远景或背景来衬托主景,用前景来装点画面。 有时因不同的造景要求,前景、中景、背景不一定全都具备。在纪念性园林中,主景气势宏伟,空间广阔豪放,通常只用简洁的画面如蓝天、白云或高山、丛林做背景,而不设前景。 在一些大型建筑物的前面,为了突出建筑物,使视线不被遮挡,只作一些低于视平线的水池、花坛、草地作为前景。 还有许多主景建筑,不但不强调前景,背景也没有作太多的考虑,只是借助于蓝天白云。,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三、借景手法 借景 是将园内视线所及的园外景色,有意识的组织到园内来,成为园内景色的一部分。借景是一种扩大园林空间、丰富景观的好方法。 明,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说:“园巧于因借。精在

14、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于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达到“窗收四时之烂漫,纳千顷之汪洋”的景观效果。,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借景依视点、视角、视距的不同分为: 1、远借 登高望远将远处的景物尽收眼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视点越高,视野越大,所见景物越多,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苏州园林多筑高台,造假山,为借景创造良好的条件。,承德避暑山庄远借棒锤山,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2、邻借 通过组织手法将园内外的景色融为一体。“园巧因于借”。 邻借通常通过门、窗、廊等将临园或园外的景色组织进

15、来。 如围墙上的漏窗园林窗景,以及园林框景均是由此发展而来。,茶屋采用落地玻璃墙,邻借外面的景观,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3、仰借 将园外高大的景物组织到园林中来。 古塔、高楼、山峰、参天大树,蓝天白云,明月繁星、天上飞鸟均可以组织到园林中来。,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4、俯借 是园林中最现实的手法,水中倒影,既加深了景观的垂直深度有扩大了空间。,俯借珍珠滩,俯借黄龙五彩池,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5、因时而借、因地而借 将四季景观,气象因子等各种与园林相关的因素均组织到园林景观中来。 朝借晨露,晚借夕阳,春借桃柳,夏借菏塘。日出、晨露(雾)、朝霞、落日、晚霞、夏雨、冬雪、山泉流水、鸟鸣

16、松涛等等。 例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三潭映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南屏晚钟是最典型的借景应用。,清晨的五亭桥,五亭桥的黄昏,五亭桥之夜,春,夏,秋,冬,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三、景观组织手法 1、对景 凡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部的景物称为对景。对景沿导游线广布于园林中,以满足游人视觉观赏的要求。 对景有正对和互对之分,正对 指在风景视线或轴线的端部设景。在规则式园林中应用较多,这样的布置能获得庄严雄伟的效果,成为特定的主景。在纪念性园林中、园路的尽头端部常布置景观以形成对景的画面效果。互对 指在轴线或风景视线的两端设景,两景相对互为对景。在自然式园林中弯环曲折的道路、长廊、河流和溪涧的转折点,宜设对景,增加景点,其到步移景异的效果。,白宫的正对景,大雁塔的正对景,互对景,佛香阁、知春亭、龙王庙互为对景,2.1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2、透景 当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上物所遮挡住时,要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方法叫透景。 设计时,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规划设计图上表示出来。在安排透景线时,常于轴线或放射性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