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王瑶——“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09816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4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生”王瑶——“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书生”王瑶——“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书生”王瑶——“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书生”王瑶——“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书生”王瑶——“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生”王瑶——“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生”王瑶——“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 l 人物 记忆 阅读 -l I 1 C o l o b r i l y&Me mo r y B e a d i n g “ 书生 王瑶 “ 不说 白不说 ,说 了也 白说 ,白说也要说” 1 9 8 0年代初,导演黄健 中带着 上 演员刘晓庆来到北大镜春园 7 6 号 ,拜访 自己二 哥黄侯 兴 ( 中 国社 科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 )的导师 王瑶。几天后 ,王瑶 自我调侃地对 黄侯兴说,“ 你看 ,刘晓庆凭一部 电影 小花 家喻户晓,可谁又知 道 我呢? ” 今年 ,“ 王瑶百年诞 辰纪念”在 京举行。5月 7日下午,北大博雅 酒店,主持人颇有深意地说,自己 已将当天会议发至微博,不少网

2、民 却问,谁是王瑶? 这位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 奠基人”写过一篇 自我介绍 ,其 性情可见一斑 : 迩来垂垂老矣,华 发满颠,齿转黄黑 ,颇符 “ 黑 白颠 倒”之讥 ; 而浓茗时啜,烟斗常衔, 亦谙 “ 水深 火热 ”之 味。惟 乡音未 改,出语多谐,时乘单车横冲直撞, 似犹未失故态耳 。 彭苏 文 他 在清华 的同学 、北 大 的老 同 事 季镇淮生前 更记得 ,1 9 4 6年 ,西 南联大解散,自昆明回到北平,搬 人清华新西院,已写完研究生论文 魏晋文化思想与文人生活 的王瑶 意气风发地向他宣称 “ 我相信 我的文章是不朽的” 。 大半个世纪呼啸而过。“ 晚年的 他 知道 自己努

3、 力 的极 限与边 界 ,再 也没有年轻时那样的狂傲。 ”王瑶的 第一任博士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 平原说。他把王瑶的一生划分成 3 个阶段 : 从 1 9 4 3 年进入清华大学文 学部中国文学院到 1 9 5 2年,是 “ 清 华 1 0年” ,对应的是学术史 ; 从调 入北大任教到 1 9 7 7年 “ 文革”结束 的 2 5年,对应 了政治史 ; 从 1 9 7 8 年中文系始招研究生,到 1 9 8 9年溘 然长逝,对应 的则是教育史。纪念 会这 一天 ,他 提 出了一个 视 角 从百年读书人困窘看王瑶。 一 王 瑶 脱党 “ 对于 昭琛 ,我 也有我 的认 识 , 他有 他的优点

4、和长处 ,但也有缺 点 和不足 的地方 。我不 能把他看 成一个 圣人 ,如果那样 看他就不 真实。 ”王瑶 的妻子杜瑗 目前定居 英 国曼彻斯特 ,在发 给我 的资料 里 ,她 平 静 地 收 尾 : 对 于 我 们 走 过 的路 ,经历 的时代 ,现在似 乎 越 来越 明 白了 。 但真正难以说清 的,恰是他者 对逝者的述评 。历史学家赵俪生是 王瑶 自大学 开始 的好 友。王的弟 子 告诉我 ,两位 老人在世 时心存 芥 蒂,互不认同彼此的某些观点。 赵曾在文 中写道 : “ 王瑶兄出生在 山西平遥 。这个 地方 ,无论 在政 治上或 者在金融事业 上 ,都是不 寻常 的 。在 政治 上

5、 , 它一度 是 代 郡 的郡城 , 故城 郭保 留 , 宛然 至今 。 在金 融业上 ,它是票号的发祥地 , 有明代华 尔街之称。这种在操业 上的历史上 积淀下来 的娴 于计算 的明敏 ,不能说一 点也没有 沾染 到王兄的身上。 ” 无论如何 ,这个父亲曾是票号 店员的农家子弟天赋过人。 自称王 瑶 “ 莫逆之交”的古文字学家朱德 熙指出,他做学问兼 占两种优势 : 一 是 记忆力 强 ,过 目不 忘 ; 二是 聪 明绝顶,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细密的 分析 力 ,知 人 、论 世 、治 学 ,多有 深刻独创见解。 1 9 3 4年 。 王 瑶 同 时 考 取 了 北 大和清华,最终选人清华 中国

6、文学 系。由于擅长文学评论与文学理论, 整 日研读普列汉诺夫和卢那塞尔斯 基,他在校内被传为 “ 小周扬”与 “ 小胡风” 。“ 我留意到,当他露出快 要发脾气的时候 ,同时却又流露出 一 股孩童的真纯。这个境界很美丽, 很高乘。他后来博得若干学生的崇 敬,我想这是原因之一。 ”赵俪生回 忆说。那时他与王瑶 、 冯契( 哲学家 ) 一 起进入 “ 左联” 。在他眼中,相比 温和深沉的冯契,王瑶更像是一个 革命者,或是一个激进主义者 : 走 起路来 ,得得作响 ; 讲起话来 ,山 西乡音很重 ,内容像连珠炮般喷出, 语音越说越高亢。到老,听说王瑶 在教外国留学生 ,他还不无讥讽 : 你那留学生的

7、中国话一定也是山西 味吧 ? 1 9 3 5 年 3月 ,王瑶等 1 O名学 生在学校宿舍被军警押至公安局拘 留所,两次审讯与 “ 中国社会科学 家联盟”的互动详情。第四天才由 梅贻琦校长领回。同年,“ 一二 九” 运动爆发。见闻一多劝阻学生不要 闹事,他 与 同学在下 面急得 直跺 脚他是这场反对 “ 华北 自治” 的抗 日救亡运动的骨干分子。 第二年 3 月 ,北平河北高中学 生郭清因抗 日被捕,受刑死于狱中。 王瑶参加抬棺游行示威 ,第二次人 王 瑶 (7 9 一 7 9 8 9),宇昭琛 ,山 西平遥 人,北京 火掌 赦授 、文学史彖。先 是 从 事 汉魏 六 朝 文 学研 究,后来转

8、向中 国现代文学 ,是中国 新 文 学 史研 究学科 的寞基人,薯百 中 国新文学 史稿 、 中 古文学 史论 、 喜迅 作 品论集 簪。薯名 弟手有钱理群 、陈平 原 、温儒故簪。 狱,两周后被释放。这年 5 月,经 赵德尊 ( 曾任 中共北平市委学委秘 书 ) 等人介绍,他加人中国共产党, 同学韦君宜的先生杨述监誓。1 1 月 1日,他受命主编 清华周刊 第 4 5卷。 周刊上的时评,彰显了他对 政治的热忱与判断力。t: t n 西安 事变一文,在只能读到中央社片 面简讯 、“ 对张学 良的动机和主张 尚 不清楚”的情况下 ,他 “ 根据过去 事实的推测” ,“ 这并不是单纯的争 权夺利的

9、叛变与内战” , 很可能是“ 为 了要对 敌抗 战 ,为 了反 妥协外 交 ” , “ 对蒋作最后谏诤” 。 1 9 3 7年 1月底 ,王 瑶在 第 1 0 期 与 1 1 期合刊 附录上 ,刊发 为 ( 清华周刊的光荣历史敬告师长同 学 “ 本月 1 2日校长出布告说 本卷周刊 抑且愈多乖谬 , 着 自 即 日起停止出版” 。 人物 记忆 阅读 l l C e l e b r i l y& M e mo r y& R e a d i n g i i 赵俪生透露 ,勒令停刊使王瑶 情绪低落, 只占其一。“ 当时的革命 , 虽然瓦窑堡精神已经下达,但正如 少奇同志文章里讲 的,左倾关门主 义残

10、余仍很严重 ,组织对成员的看 法有 时很 片面 ,有 时也 引起成 员对 基层组织有看法,此其二。 ”大考完 后 ,王瑶请假回到家乡。 不久 ,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 北平与平遥相继沦陷。其间,他接 到清华 在长沙成立 临时大 学的通 知 ,终因战局险峻,交通阻隔,被 困家中4年。若干年后 ,揭批他的 大字报上写道 : “ 1 9 3 4年 ,清华大 学被捕后登悔过启事,混入党 内, 3 7年脱党。 ”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任王 瑶 助手 。他感 到有 意思 的是 : 1 9 3 6 年 ,王瑶 撰写 长文 一二 九与 中国文化 ,高度评价其为第 二个 “ 五四” ,是彻底反对帝 国主义的运

11、 动。然 而在上世 纪 8 0年代 ,一次 纪念该运动的会上,他基本未作发 言。“ 王先生没有细说。事实上,运 动内部非常复杂,包括党内斗争。 他可能早 已觉察革命本身存在的一 些问题 ,与组织失联后,主观上没 有很积极寻找。 ” 1 9 4 4年,在 闻一多 的引荐下, 王瑶加人中国民主同盟。“ 不过, 脱 党 绝不意味他的信仰有变。他一 生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内心以左翼 文人 自居。 ”钱理群强调。 “ 教授就是我这样的人” 1 9 4 1 年秋,王瑶离开家乡, “ 沿 途爬山过岭 ,困苦不堪言状” ,到达 西安。 相顾两茫茫之际, 他来到乾州。 赵俪生正在当地 中学教英语 ,维持 一 家生

12、计。 当天 ,四壁萧然两床被。妻女 睡一床 ,赵俪生与王瑶合睡另一床。 几个昼夜的畅谈 , 两人一致认定 : “ 进 宰辅传 压根没有门; 进 忠烈传 新华 月报 - 2 01 4 年 7 月 r 1 O3 i i 人物 记忆 阅读 l i C e l e b r i l y 鼍e 删 l l ud i n g 也未必有资格 ; 进 货殖传 根本 没有那本领; 到头来还是进 儒林传 吧。这就是我们的路线。 ” 1 9 4 2年 5月,王瑶抵 达昆明, 9月复学西南联大。第二年,完成 大学毕业论文 魏晋文论的发展 。 继而考入清华文学院中国文学部, 师从朱 自清 ,攻读中古文学。 “ 朱先生手拿

13、方纸卡片写黑板, 一 块一块地写 ; 他跟着抄,一块一 块地抄 。我坐在后 面听没动手 。 ”季 镇淮忆道 ,朱 自清在暑假开设 文 辞研究 ,只有他俩听讲。王瑶的踏 实认真实出他的想象 “ 他在历 经了一段生活波动后,似已认清了 自己的责任和前途。 ” 1 9 5 1 年,王瑶发表了 中古文 学史论 ,来 自他在清华讲授 “ 中国 文学史分期研究 ( 汉魏六朝 ) ” 讲义, 至今 被公认 为研究 汉魏六 朝文 学的 里程碑式著作。在书里他提到,成 稿于 1 9 4 2年至 1 9 4 8年,每一篇写 成, 都先请朱佩弦师 ( 朱 自清 ) 过 目。 “ 已故 的闻一 多师 ,也 曾给过作者

14、不 少的教正。 ”朱 自清病逝前,对他将 史料竭泽而渔、探明史识的能力,倍 加赞许一“ 前天读了你的 小说与 方术 ,觉得非常精彩。你能见其大, 将繁乱 的琐碎 的材料整理 出线索来 , 这是难得的 ,有用的 ; 同天读到你的 古文辞的研读 ,也觉得有特见。 ” 钱理群等人以为,魏晋风度的 清峻通脱,也与王瑶的气质性格吻 合。分析他身处的时代背景,陈平 原认为,“ 对于抗战中撤退到大后方 的读书人来说,中古 的魅力某种程 度在于南渡的心境。 ” 中古文学 史论 的问世,奠 定了王瑶在学界的地位。1 9 4 9 年春, 他与韦君宜、杨述夫妇在北京重逢。 他的春风得意令韦君宜恍若昨 13 : “

15、临走时,他一边飞身上车,一边笑 着说,你们别以为教授都是老头子。 现在 ,教授就是我这样的人。说着 用手一指自己鼻子,如飞而去。 ” 第三次转折 自 昆 明 北 归 后 , 王 瑶 在 西 南 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结识的好 友范宁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 所研究员 )偶然买下李何林的 近 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王瑶借读 后 ,产生兴趣。“ 于是把清华大学图 书馆所收藏的新文学作品,借阅不 足,还将吴征镒去解放 区时所寄存 在余冠英先生处的小说诗歌等新文 艺作品,悉数阅读,废寝忘食,夜 以继 日” ,好友开玩笑问他 ,你打算 改换 门庭?他不置可否 : 做点准备。 “ 从 此 , 他和中国古 文学史研究分 手 , 专心致力于 中国新文学史稿 的 编撰 。 ” 关 于 王 瑶 这 次 学 术 上 的转 型 ,弟 子们说 法不一 。他在 上世 纪 五六十年代的学生乐黛云 ( 北大比 较文学研究学者 ) 、孙玉石 ( 北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