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期中主观题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769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期中主观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文化生活期中主观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文化生活期中主观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文化生活期中主观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文化生活期中主观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期中主观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期中主观题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广州市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 长尹涛就“亚运经济”话题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 亚运会将为广州新增投资和消费领域的30多万个 就业岗位,额外增加消费支出19亿元,为广州带 来45.03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旅游业的总 收入增收大约为七八亿元。亚运会还将大大促进 广州体育产业的发展,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 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广告业、现代农业、商业都 将从亚运会中获益。 通过举办亚运会,把广东人的优秀传统品格进一 步发扬光大,塑造广东人热情好客、文明有礼、 开放包容、尊重规则、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等良 好形象。 运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塑 人生的知识分析广州举办亚运会的重要

2、意义。 答案:(1)一定的文化给予一定的经济重大影响 ,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亚运会作为文化盛会能够扩大就业岗位、消费,拉 动地区生产总值和旅游业增长。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突 出。亚运会能够促进广州体育产业的发展,推动信 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广告业 、现代农业、商业发展。 (3)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举 办亚运会,能够丰富广东人精神品格,增强积极进 取、乐于奉献的力量,推动广州人更加良好形象形 象的形成与素养的提升。 2、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原型

3、取自粤剧脸 谱。粤剧是岭南特有的传统戏曲剧种,发源于南粤 ,流行于广东、广西,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标 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 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 色。 在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和会徽的设计上引发了国内的 争论,这种争论反映了时代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再认 识。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 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 进的时代。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 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说明材料二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 (8分) 答案所谓分析的态度,就是要辨证认识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传统文

4、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 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所谓开放的态 度,就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 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吸取世界上 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也要让自己民族的 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所谓前瞻的态度,就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文 化与时代精神的关系,面向未来,在继承的 基础上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 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 近年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 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 神”。 材料二:党的十七

5、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 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 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 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2分)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如何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6分) 答案(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当今世界 各国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中华民族精神,深 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 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

6、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 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 族之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 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 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见课本第81页 4.(16分)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 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 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 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宁夏银川一中 第三届校园文化节拉开帷幕 。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 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 。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 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

7、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 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氛围。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 文化建设的依据。 (2)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做法。 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 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 的校风、班风、学风。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 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分)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 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 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 文

8、化还塑造人生,不同文化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建 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 人格,增强精神力 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分) 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积极影 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3分)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 接受的过程。因此中学生应当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 的熏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5.杭州是古老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最近 几年,杭州市利用人文区域优势,在弘 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的服装 工业发展进程中,注重实现中国传统文 化与西方现代时尚的有机结合,加强与 俄罗斯等国的优

9、秀服装设计师的交流与 合作,在积极发展中国丝绸服装贸易的 同时,也对外传播了中国的文化。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杭州市是 如何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 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 是基础,对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杭州市对外传 播中国文化,立足经济发展,发展文化,创新文化 ,做到首先尊重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文化 的魅力。(3分) (2)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杭州市积极 发展服装贸易,不但在商品中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 因素,而且直接对外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2 分) (3)文化是多样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 色。杭州市在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面向世界,注 意

10、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时尚的有机结合, 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做到尊重差异,和 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 6. 2010年11月12日是广州亚运会开幕日。右 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的标志。工作者在创 作这一文化活动标志的过程中,深 入实际,广泛 调研,全面搜集各类素材。最终这一活动标志 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 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时的动人瞬间, 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 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该标 志不仅表达了广州亚运会是亚洲多元文化交流 的 盛会,也为国内外来宾展示了独特精彩的岭 南文化魅力。 结合材料,分析广州

11、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 的设 计过程是怎样体现文化创新的。 答案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新的根本途径。工 作者在创作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过程中深人 实际,广泛调研,搜集各类素材,立足于广东社会文化 生活的实践体现了这一点。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原型取自粤剧脸谱, 融人岭南文化特色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 一标志的设计正确把握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 系。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之 一。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体现了岭南文 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正确把握了民族 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广州亚运会文化活

12、动标志在设计过程中坚持了正 确方向,克服了错误倾向,即克服了“守旧主义 ”“封闭 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7.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 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 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 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 馆的“ 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1)在上海世博会上,不同民族文化相互 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 的多样性?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 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7、答案:(1)在上海世博会上,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 同本民

13、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 )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 化。其次必须遵循各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 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 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 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 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5分) (2) 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 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 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3分) 世界各族社会实践的共 性和普遍规律,决

14、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3分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 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8、(淄博阶段检测) (16分)山东省文化资源丰 富,文化底蕴厚重。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山东人 重视了学习、欣赏齐鲁文化,却没有充分地挖掘出 它的经济潜力。2008年9月29日,山东文化产业博 览会在济南闭幕,共获得投资800亿元。本次博览会 的成功举办,促成了文化发展观上的变革。山东人 清醒的认识到:儒家文化是自己最大的文化资源优 势,要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打好“孔子”这张关键牌 。现在,山东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孔子论 语

15、为营商“宝典”,以儒商精神打造“儒”文化产业 ,建设“儒”文化产业基地;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整 合山东文化资源,生产具有儒学特色的“儒”文化衍 生品;借助孔子的影响营销相关产品。“儒”文化正 转化为巨大的财富,将有力地提升山东的综合实力 。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儒”文化 对山东经济的推动作用。(6分) 8、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文 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地位和作用越来 越突出。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整合山东文化 资源,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发展。(2分)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论 语“宝典”、儒商精神等儒家文化为经济发 展提供了精神

16、动力和智力支持,儒家文化正 转化为巨大的财富。(2分)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 素。大力发展儒家文化提升了山东的文化竞 争力,增强了山东的综合实力。(2分) 9、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先祖,黄 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农历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 华儿女拜谒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 2011年10月5日, 来自海内外的一万多名中 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举行盛大的 “辛卯重 阳两岸同胞祭祀轩辕黄帝典礼”,祭拜共同的 祖先黄帝。对此,有人认为,祭拜祖先是封建 社会的落后习俗,现在都21世纪了,再举行 这种祭祀仪式毫无意义。 你如何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请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