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理论与管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72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挫折理论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挫折理论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挫折理论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挫折理论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挫折理论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挫折理论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挫折理论与管理.(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9章 挫折理论与管理 挫折理论是研究阻碍人们发挥积极性的各种因素 挫折产生的原因、表现应对的方法。 一、挫折的实质 (一) 挫折的定义 挫折是个含糊的概念,可以看成外部的条件,也可以看成人们对 各种条件的反应 -如旅游车子坏了- 心理学研究人的挫折行为。挫折即是一种情绪。 第一节 挫折的实质与应对 可见,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主客观条件 的阻碍或干扰,致使动机难以实现,需要难以满足时所感受到 的挫败、阻扰、失意、紧张的状态和情绪反应。 动机行为实现 目标 挫折情境 挫折认知克服障碍 无法调整 实现 新目标 挫折情绪反应 需要 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调整目标 理智性反应 无法克服

2、挫折感 愉快的情绪 动机冲突 意志 焦虑 冷漠 退化 幻想 逃避 固执 攻击 自杀 个性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但行为受阻时: (1)改变行为饶过障碍 (2)改变目标而改变行为方向 (3)无路可走-产生挫折 特征 1。客观性 培根:我们的一生就是驾驭自己血肉之躯的脆弱的小 舟,驶过人世海洋的波涛。 2。双重性 (1) 积极效应:顺境时的美德是节制, 逆境时的美德是坚忍,这种坚 忍的美德就像香料,必须经过焚烧和碾压才最芬芳。 (2)消极效应:失望、痛苦和焦虑 粗暴的对抗 疾病等 3。差异性 主观的心理感受 人的心理发展层次不同,认识方法 不同,对挫折的感受程度就不一样。 挫折是指人们通向目标的

3、道路上,遇到障碍不能克服时产生 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二) 挫折的意义 1, 积极方面 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欲望 2, 不利方面 挫折过大,引起心理痛苦、情绪波动、行为 偏差,甚至引起疾病。 (三)挫折的成因 1,客观因素,又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 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空间限制 、时间限制、自然灾害和事故、生老病死等。 空间狭小、噪音大、 照明差、工作单调乏味、超时工作等。 社会环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遭受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 、习俗等 人为因素的限制。教育方法不当、管理方式不妥 、岗位和能力不 适合、人 际关系紧张、经营失败、产品滞销、企业亏损等。 2,主观因素,又内在因

4、素 个人的生理条件:个人所具有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 生理缺陷、疾病等所带来的限制。 动机的冲突:竞争和合作的冲突;满足欲望和抑制欲望的冲突 ;自由和现实的冲突。 一个人是否感到挫折与其抱负水平密切相关。 两人的考试分都为90 一个人对挫折感受的程度还与其耐挫力相关- 受到生理条件、经验、主观判断的影响。 挫折容忍力 是指人们遭受挫折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叫 经得起挫折考验的能力,即自我张力。 挫折具有差异性,表现在: (1)面临同样的挫折和考验,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挫折感受,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2)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事 ,构成的挫折的因素不同,挫折容忍力也不一样。 挫折

5、容忍力的影响因素: (1)生理条件 (2)过去获得经验和学习 (3)对挫折的知觉判断 除此之外,政治觉悟、思想水平 、个性特点、价值观念、动机强度、抱 负水平、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 3,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1)组织的管理方式 X理论:用权威、控制、惩罚等方式管理职工, 形成组织目标 和个人动机间的严重冲突,计件工资制使职工在金钱需要和社会需 要的冲突 中进行选择。阿吉里斯认为:现代社会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组织 的管理环境不良,阻碍了个人的需要和人格的发展。 (2)组织内的人群关系 上下级沟通不畅;过分强调竞争和责任,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3)工作性质 工作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表现个人才能和价

6、值, 获得自我实现的满 足;使个人在团体中表现自己,提高个人社会地位。 (4)工作环境 通风、照明、噪音、安全、卫生等实质环境;单 调乏味、缺少变化 使人感觉丧失。 (5)其它 工作休息安排不当、强迫加班、恶性 延长时间、工资偏 低、不公平的晋升制度等等。 二、挫折的行为表现 (一)直接行为 1、攻击 攻击时挫折的结果,攻击的产生可预测挫折的存在,挫折的存在 一定会引起攻击的产生。 攻击行为的产生依赖4个因素: 驱力的强弱、驱力的范围、 受挫的频率、 惩罚的程度 (1)直接攻击:个体遭受挫折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 挫折的人或物立即直接的攻击。鲁莽、不成熟、心胸狭窄的标志 。 (2)转向攻击

7、:个体在遭受挫折后,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 同构成挫折不相干的人或物上去。 -替罪羊 迁怒 无名火或烦恼 自责 单位-家-妻子-孩子-布娃娃 2、冷漠 个体受挫后,无法攻击或攻击无效时,以沉默 、冷淡、无动于衷、失去喜怒哀乐的冷漠的态 度表现出来。原因: (1)长期遭受挫折 (2)个人感到绝望 (3)心理恐惧、生理痛苦 (4)心理上有攻击和抑制的决定 3、幻想:个体受挫后,把自己置于一种脱离 现实的想象的世界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的方式来 应付挫折或取得满足。(白日梦)“找工作” 4、退化:个体受到挫折后,放弃已经成熟的成 人方式而采取早期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处境和问 题或用于满足自己的欲望。捶胸顿足、号

8、啕大 哭、撕破衣服、咬手指头等;不愿承担责任、 不能做出简单的决策、敏感性降低、不能区分 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盲目的追随某个领导、无理取闹、毫无理由 的担心、轻信谣言等。 5、病态固执:个体受挫后,一再采取一 种一成不变的反应方式。缺乏机敏品质 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错误的以为固执就 是坚定,在变化和情景面前,仍以刻板 性的反应出现。逆反心理。“错把固执 当坚定,错把愚磨当沉着。” (二)间接持续的行为 焦虑不安 自卑感 绩效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防卫的方式 1、合理化作用:个体无法达成其追求的目标,或其表现 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时,找到一些是事而非的理由为自己

9、辩护,其目的在于说服自己而非说服别人。(文饰作用) 当个体行为违背了自己的愿望时,便以自己的好恶为理 由来掩盖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维护自己自尊心的目的。 “偷数 不是偷是窃”、“酸葡萄心理”、“想人解嘲” 将自己的过失和错 误归咎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以减轻自己内疚的一种反映方式。 “上班迟到,说有交通事故” “生产不合格品,推说是机器陈 旧” 有时把个人不合理的所作所为说成是客观上的需要,是 不得不的结果。引用典故、事例来佐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以 减轻自己因过失而出现的罪疚感。 2、逃避作用 (1)逃向另一现实:回避自己没有把握的工作,而埋头于与 此无关的嗜好和娱乐,以排解心理上的焦虑。 (2)逃

10、向幻想的世界:从现实的困难情景撤退,而逃向幻想 的自由世界,认为这不但能避免痛苦,还可以使许多愿望获得 满足。 (3)逃向生理疾病:考前发烧;士兵视盲、失声;恐高;过 敏等 3、压抑作用: 将可能引起挫折的欲望以 及与此有关的感情、思想等抑制而不承 认其存在,或者将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 或排除在意识之外。 4、替代作用: 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抱持的动机、感情和 态度若不为社会所接受,或自感将遇到困难时,将此 种感情和态度转向另一对象以取而代之。扬长避短的 防卫机制 (1)升华:改变不被社会所公允和接纳的动机行为 ,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需 求,以利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最富建设性的

11、防卫机 制。艺术和运动。 (2)补偿:当个体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感到 不适时,力图以某种方式来弥补这种缺陷,以消除不 适感的反应。 5、表同作用: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 己身上。表现为模仿别人的举止行为,以别人的姿态自居。 “典型” “榜样” 6、反向作用:个体为了防止某些自认为 不好的动机呈现于外表行为,而采取与 动机相反方向的行动。即外在行为与内 在动机不一致。 口是心非、南辕北辙、矫枉过正、 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明明是内 心喜欢,在行为上反而极力排斥、过分 炫耀自己的优点,恰恰是自己内心有严 重的自卑感、过分的逢迎献媚,可能内 心有不可告人的敌意和企图等。 7

12、、否认作用:不是把痛苦的事件有目的 地忘掉,而是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 件加以否认,认为根本没有发生,以逃 避心理上的刺激、不安和痛苦。 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我听错了 等 挫折与管理 (一)预防挫折 1、调解人的需要 个人的动机受到阻碍, 需要得不到满足是造成挫折的根原因。“需要的 管理” 2、消除产生挫折的自然因素 地震预防、 台风警报、厂房加固、机器防护、原材料合理堆 放、照明、通风、工作的丰富华、轮换、治理污 染等。 3、改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紧张、互相猜忌、 彼此记恨、形成心理负担是造成挫折的另一重 要原因。“上下级关系 同事、朋友关系” 4、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适当调整组织机

13、构和制度,实行参与制、授权制和建议制,不 使职工有受到严格监督和控制的感觉。 5、个人修养和挫折容忍力的加强 (二)正确的对待和接受挫折人 1、采取宽容的态度 象对待病人一样对待受挫折人,不能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温暖氛围。 2、调节挫折情景 (1)主体知觉重组 (2)客观改变挫折情景:做 有兴趣事情;调换工作;改变气氛,制 造温暖氛围;少用惩罚。 3、精神发泄法 创造一种环境或采取某种方式, 使受挫折者自由表达其受压抑的情感, 使其紧张和愤怒得以宣泄 在繁华的大街上漫步,你摔倒了,你会怎么办? A, 看自己有没有受伤; B, 立即爬起来,不当回事; C,

14、 看别人的表情; D, 自嘲一下。 瞬间挫折的直觉测验 测试瞬间挫折的直觉反映- A, 理智-关注重自己的利益 B, AQ高(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 力,明确地描绘出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 ) C, 注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D, 自我心理平衡能力强 挫折-心理反应-影响正常行为和活 动效能 一、应激及调适 (一) 应激的含义 1, 应激的概念 由紧张引起的,伴随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 一种心理紧张状态。 第二节 应急与焦虑调适 2, 应激的分类 (1)挫折引起的应激-目标没有达成( 改变目标或路线) (2)冲突引起的应激-不容动机或行为 冲突 (3)事变引起的应激-社会事件环境变 化 (4)压力引起的应激- (二) 应激源 引起应激的刺激物 1,职业应激源 组织特征与过程 工作条件与人际关系 工作要求与职业特点 2,生活应激源 重要人员的影响、 生活事件、 生活方式、 经济收入压力 3,环境应激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