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审、无效案例看如何评价创造性.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70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9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复审、无效案例看如何评价创造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从复审、无效案例看如何评价创造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从复审、无效案例看如何评价创造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从复审、无效案例看如何评价创造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从复审、无效案例看如何评价创造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复审、无效案例看如何评价创造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复审、无效案例看如何评价创造性.(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复审案例看发明创造性评价 知者孙敏 昵称Panda 2101183472 法22条第3款: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 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创造性 (1)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 问题 (3)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是否显而易见 创造性判断方法 现有技术存在技术启示的三种情形: 1.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 2.所述区别特征为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关的技术手段, 例如,同一份对比文件其他部分披露的技术手段,该技 术手段在该其他部分所起的作用与该区别特征在要求保 护的发明中为解决

2、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所起到的作用 相同; 3.所述区别特征为另一份对比文件中披露的相关技术手段 ,该技术手段在该对比文件中所起到的作用与该区别特 征在要求保护的发明中为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所 起的作用相同。 如何从现有技术中发现技术启示 对于情形2和3,需要考虑: “起到的作用相同”是与技术效果以及技术问题相关 联的概念,即判断的重点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 否能根据现有技术的启示知晓采用了区别技术特征 这样的技术手段之后,就能够解决在第二步中重新 确定的技术问题。 案例:1 “一种模塑组合物”驳回复审案 驳回决定认为,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模塑组合物,其与该申请的区别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1中

3、限定了其包括0.5-15wt%陶瓷珠粒作为消光剂,而对比文件1使用 了聚合物消光剂。 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机成分的消光剂。 对比文件2公开了辐射成像组合物,其包含一种内部中空陶瓷微球,具体可为与 该申请优选的陶瓷珠粒相同的陶瓷微球,这种中空陶瓷微球可以作为消光剂, 可以用于模塑组合物中。 陶瓷珠粒在对比文件2中的作用和该申请中的作用相同,在光辐射条件下得到较 高质量的成像影像,实质上都作为消光剂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对 比文件2中的陶瓷珠粒应用于对比文件1的技术方案中替代原有的消光剂。 结论:没创造性,驳回 提复审,指出:对比文件2中的陶瓷微球没有起到消光的作用,不是用作消光剂;

4、对比文 件2中没有提及任何有关“消光”的表述。 “陶瓷微球”在该申请中起到什么作用,获得了何种技术效果,以及其在对比文件2中又具 体起到什么作用已然成为了判断重点。 该申请说明书记载了“当使用有机消光剂时,这样改性的模塑组合物不显示良好的机械性 能,尤其是不显示令人满意的耐磨性”。而且相应模制品的良好耐候性经常也只可通过大 量光稳定剂的使用才能保证。 该申请对比例使用多种与对比文件1实施例中的聚合物基体相近似的聚合物,在与对比文 件1有机聚合物消光剂量近似的情况下与陶瓷微球消光剂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 对比文件1的组合物已经使用了抗冲改性剂的前提下,该申请模塑组合物的抗冲性能和抗 弹性形

5、变性能依然优于对比文件1实施例1的组合物;关于消光性能,通过比较该数据可以 看出,该申请模塑组合物的消光度也优于对比文件1实施例1的模塑组合物。 所以,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模塑组合物的机械性能,同时获得良好的消光效果。 该技术问题通过选择其它种类的消光剂而得以解决。 合议组查明: 消光剂的消光机理大致分为两种: 1、基于消光剂与聚合物基体的折射率相差很大,基体中加入消光剂后使入射光产生散射 而被消除极光,降低透明度,增加白度; 2、基于使漆膜表面产生预期的粗糙度,从而通过降低漆膜表面的镜面反射来降低表面光 泽。 对比文件2 涉及一种覆于基材表面用于成像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能够吸收辐射能

6、量的 材料和粘结材料,其改进地使用了陶瓷微球作为该吸收辐射能量的材料,如对比文件2说 明书明确记载了陶瓷微球在其组合物中的作用是,通过吸收辐射能量,继而从基材表面被 移除,从而在基材表面形成图像陶瓷微球的折射率应小于粘结材料的折射率,以得到 基本透明或半透明的组合物。如果陶瓷微球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粘结材料,就会导致组合物 在干燥或固化时变得不透明中空的微球形状能够将光漫反射或散射从而使包含该微球 的组合物不透明。然而,该发明的组合物中微球的这种覆盖能力被从本质上削弱了。 由此可见,对比文件2的聚合物中含有陶瓷微球,其是作为一种吸收辐射能量的材料,其 吸收了能量之后,会被从基材上移除从而成像。因此

7、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无法 确定陶瓷微球在对比文件2的组合物中起到消光剂的作用。 对比文件2没有任何关于利用陶瓷微球与基体材料折射率的差异从而降低材料透明度、增 加白度的教导,也没有任何关于利用陶瓷微球在基体表面形成漫反射从而降低光泽度的教 导。 相反的,对比文件2中选择使用陶瓷微球,其具有的微球形状本身所带来的“覆盖能力”从 本质上被削弱了,包含其的组合物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可成像组合物。 结论:对比文件2未明确教导其所述的陶瓷微球能够作为消光剂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无 法从对比文件2中获得任何启示,使其能够想到将所述的陶瓷微球用作消光剂来代替对比 文件1中的聚合物消光剂。 思考:如

8、何从现有技术中发现技术启示 看似相同的技术特征,在不同的技术方案中发挥的 作用可能不甚相同,甚至差异巨大,三步法虽然将 创造性的判断过程尽可能客观化、精确化,但仍然 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技术方案的实质,理解不同技术 方案的发明构思。三步法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回归 到技术方案的整体进行思考和分析,避免陷入机械 地进行技术特征比对的误区之中。 案例:2 “一种空心导线的吹扫方法和吹扫系统”驳 回复审案 技术问题: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电机的空心导线内部异物清除不理想影响冷却效果 技术方案:一种增大吹扫作用的吹扫方法,即通入两种压力不同的流体介质,后通入 的第二流体介质压力大于第一流体介质压力,且第二流体介质在

9、第一流体介质中的溶 解度小于0.1g/L。 发明构思:利用两种流体介质之间的不同压力,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冲击导线内壁,清 除空心导线内部异物。 为了保证其技术效果,需要两者之间的溶解度小于0.1g/L,从而使得第二流体介质对 第一流体介质的推进作用更大,以产生更大的冲击力。 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洗管道和管道系统的装置和方法,其是为了解决现有技 术中清洗输油管道系统过于庞大、清洁度不够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轻便的易于操纵 的清洗系统,提高清洗后的清洁度。 其技术方案为:由加压气体驱动,通过管道发送至少一个固体清管器,由加压液态流 体驱动,通过管道发送至少一个固体清管器,设有的装置允许通过利用加

10、压气体或加 压液态流体驱动清管器通过将被清洗的管道,且有可能在使用加压气体和加压液态流 体之间交替。 可见其发明构思是通过加压流体驱动清管器,利用清管器清除异物。 驳回决定认为,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交替通入加压流体清洗管道的技术方案,因为 导线和管道均是柱状空心物体,需要对空心导线内部进行清理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 容易想到将吹扫管道的方法应用于吹扫空心导线。 决定同时认为,第二预定压力大于第一预定压力,第二流体介质在第一流体介质中的 溶解度小于0.1g/L的技术特征是为了解决将之前的清理原料带出管道并对管壁异物深 层次清除的技术问题,而二次清洁采用更大压力的流体介质以将之前的清理原料带出 管道

11、,或者二次清洁将管壁上的异物更加深层次地去除,均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所 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使第二流体介质的第二预定压力大于第一流体介质的第 一预定压力以满足以上两种需要;选取的气体应不溶于或难溶于液体,因为这样两者 才可以配合着交替吹扫空心导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气 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的数值。 结论:没创造性,驳回 提复审,复审委查明: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双水内冷电机的空心导线的吹扫方法。 空心导线的外形以及内部空腔尺寸要比管道小很多,空心导线的内部空腔是用于通入 冷却剂以冷却电机导线的,且空心导线是细长并需要在线棒内换位的,导线材料和包 覆的绝缘材料都是有一

12、定柔软度的材质。 对比文件1:将一种清洗系统用于管道清洗的方法。 管道是石油工业中用于输送石油的管道,需要更坚固的材质和更大的壁厚才能承担运 输石油的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面对领域如此不同的对比文件1时,通常能够想到的是,应用该驱 动清管器的清洗系统用于清洗管道类的空心部件,而一般不会想到用于与其外形尺寸 和应用场合相差较远的电机空心导线的清扫,更难以想到从该对比文件中寻找技术启 示用于增大空心导线内部的吹扫作用。 技术问题: 本申请:如何增大吹扫作用,对空心导线的内壁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以有效清除空心导 线内部的异物 对比文件1:提供一种比已知系统更轻便且易于操纵的清洗系统来清洗管道的方法, 并

13、且能够提高清洗之后管道内壁上问题区域内的清洁度 技术方案: 本申请:利用两种流体介质之间的不同压力,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冲击导线内壁,清除空心 导线内部异物。 对比文件1:利用加压流体驱动清管器清除异物,并不需要两种加压流体之间相互作用以 对内壁产生更大冲击力 技术效果: 本申请:对空心导线内壁产生更大冲击力进而有效地清除空心导线内壁上的异物,从而不 妨碍后续冷却水的流通 对比文件1:提供一种轻便的清洗系统,采用加压流体驱动清管器清洗管道内壁,并保证 输送的液态流体品质。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面临对比文件1的技术方案时,通常不会想到将其用于与其外形 尺寸和应用场合相差较远的电机空心导线的清扫。退

14、一步讲,即使想到将对比文件1的技 术方案应用于电机的空心导线,也是利用清管器来清洗导线内部,清管器本身相对于电机 的导线而言无论是材质还是大小都是难以匹配的,并且在导线内部设置固体的部件用于清 洗非刚性的导线是较难实现的,也容易对导线内部产生损害,从而使得导线无法使用。 复审决定: 对比文件1的技术领域与该申请有差异,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期望的技术效果有差别 ,因此对比文件1本质上是与该申请发明构思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 从背景技术和对比文件1的技术方案出发获得该申请的技术方案。 撤销驳回,继续审查 创造性判断中要正确把握发明构思,遵循创造性判 断方法的精神内涵,在创造性判断

15、过程的始终,都 不能抛开发明构思单独进行技术特征的比较和判 断。应当从技术领域、技术问题、技术效果和技术 方案等方面深入分析,尽量选取与发明构思一致的 现有技术,以此为基础去判断该申请的技术贡献。 思考:如何正确把握发明构思 案例3: “内燃机”驳回复审案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和功率,会给内燃机装备废气涡轮增压器,即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 导入涡轮机、驱动涡轮机旋转,并由涡轮机带动空气压缩机,在压缩机中压缩要输送到发 动机中的空气。配备了涡轮增压装置后,发动机的效率、功率得到提高,然而单级增压的 作用有限,现有技术在单级涡轮增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多级,例如两级废气涡轮

16、增压器,即配备有高压增压装置和低压增压装置。在两级涡轮增压装置中,高压涡轮机排 出的废气再进一步驱动低压涡轮机,并由低压涡轮机带动低压压缩机,进入到发动机的空 气,首先经过低压压缩机增压后再进入高压压缩机进一步压缩。增压装置数量的提高,提 高了内燃机的效率,但是,对内燃机的安装空间提出了挑战,并且内燃机的强度和振动性 能受到影响。 本申请技术方案: 将低压增压装置作为单独的模块安装在单独的机架上、与高压部分及发动机分离;并将 高、低压涡轮机之间的废气连接管改为柔性管,高、低压压缩机之间的气管也改为柔性 管。 技术效果: 高低压侧的振动相互解耦,维持内燃机的振动性能相对于单级增压的内燃机不变,且安装 灵活,解决了空间紧张的问题。 对比文件1:涉及两级涡轮增压的内燃机,该对比文件1为解决安装空间紧张的问题 所采取的解决手段是,将两级增压装置紧凑地集成在一个公共壳体中,并且高低压 涡轮机之间、高低压压缩机之间分别通过刚性连接管连接。 有益效果:使涡轮增压装置结构紧凑;废气排放距离小,以提高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