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老骆驼.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742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老骆驼.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老骆驼.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老骆驼.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老骆驼.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老骆驼.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老骆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老骆驼.(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医学影像科 李忠军 男,复视,左眼白瞳月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RB) 是视网膜的胚胎性恶性肿瘤,起源神经外胚层,视网 膜感受器上皮的前驱细胞。 儿童最常见的、高度恶性的眼球内恶性肿瘤,发生率约 为1/20000,约90%94%发生在3岁以前,可见于新生 儿。约6%10%有遗传倾向,基中80%为显性13对染色 体长臂的抑癌基因rb1 缺失或丧失功能(13q14) 。 单眼受侵犯的占2/3,双眼受侵犯占1/3。极少数肿瘤可 自行消退,眼球最终萎缩形成无功能的球形。肿瘤可 局部复发,也可血行转移,骨转移最多见,其次是内 脏转移。当肿瘤侵犯

2、脉络膜可引起全身血行转移,约 40%患儿死于血行转移,病变也可沿视神经向颅内转 移,是患儿的主要死因。 临床表现 早期无明显症状,患儿较小,不能主诉,是主要原 因。 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发现时,患儿多无视力,瞳 也散大,称为黑矇猫眼,临床表现为白瞳症。典型表 现有白色瞳孔、斜视、视力下降或继发青光眼等。增 大的眼球可突到眼眶或眶外。 分期及分型 按肿瘤发展过程,常分为四期: 眼内生长期: 青光眼期; 眼外蔓延期; 转移期。 眼内生长期 因肿瘤发生部位而异,假如肿瘤从前部开始,而 且增长缓慢,可要相当长时期内保留一定视力。反之 ,从眼后极部开始的肿瘤,往往早期引起视力减退而 导致眼球偏斜,故对

3、小儿眼球偏斜不忽视与轻视。如 果视网膜完全脱离,或肿块充满眼球内,可致视功能 丧失。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上有圆形结节隆起,呈 黄白色,境界清晰,肿块上有新血管或出血。 青光眼期 眼内肿块增大并向前后发展,特别景物到脉络膜 及前房角,常使眼压急剧增高,呈急性闭角膜型青光 眼状态。由于婴幼儿眼球壁富于弹性,在高眼压下形 成所谓牛眼,巩膜葡萄肿。高度膨大突出的眼球容易 发生角膜溃疡,晶体体向玻璃体或前房脱位。患儿眼 痛、头痛、哭闹不安。 眼外蔓延期 此期肿瘤可沿视神经向球后发展。 肿瘤侵入视神经多是直接蔓延的结果; 少数病例,肿瘤细胞经秦氏血管环再经神经鞘,沿 蛛网膜下腔及软脑膜进入球后视神经,然后

4、进入颅腔 ,侵入脑组织; 经过巩膜导水管离开眼球,进入眼眶,在球后及眶 内迅速增大,而引起眼球突出。亦可向前突破角膜巩 膜向外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肿块嵌顿于睑裂中。 转移期(全身转移) 沿血液及淋巴向全身转移。据统计受累器官中,脑及脑膜 占第一位,颅肌次之,再次为淋巴结及长骨,腹部器官以肝最 为多见。 实际上,人为的分期,只表明肿瘤的一般发展过程。肿瘤不可 能尽按上述顺序发展。可能肿瘤很小,还无眼内压增高已经转 移,也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自行萎缩。一般说来,早期多从 眼底之后极下方开始,起源于内核层者多见,常为许多灰白色 小结节,或较大的白色结节被许多卫星小结节所包围。以后的 发展和肿瘤的起源

5、有关,起源于内核层者从视网膜内面有肿块 向玻璃体突出,表面常有粗大新生血管或掺杂出血斑。扁平型 者沿视网膜平面发展,视网膜血管粗大弯曲,可拟似视网膜血 管瘤。不管肿瘤以何种形成开始,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终将玻璃 体腔填满,显示黄光反射,状如猫眼,故称黑蒙性猫眼。 肿瘤按Lindahl 法分期: I期(眼内期),病变局限于眼球内; II期(眼外期),病变发展到眶内; III期(眶外期),病变侵犯眶外并有远处转移。 病理 大体上视网膜后部的肿瘤呈白色,灰白色、质脆。形 态不规则,有丰富的血管网,肿瘤内常见坏死、出血 及钙化。镜下肿瘤细胞呈小圆形或卵圆形,沿血管周 围排列呈假菊形。 影像学表现 B超检查

6、:可分为实质性和囊性两种图形,前者可能 为早期肿瘤,后者代表晚期肿瘤。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早期即动脉期,肿瘤即显荧光, 静脉期增强,且可渗入瘤组织内,因荧光消退迟,在 诊断上颇有价值。 X线片:可见到钙化点,或视神经孔扩大。 CT检查: (1)眼内高密度肿,增强强化明显。 (2)肿块内钙化斑,70%95%病例可发生钙化,钙化斑 块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钙化可作为诊断依据。 (3)视神经增粗,视神经孔扩大,说明肿瘤向颅内蔓延。 MRI检查: MRI敏感性强化,周围侵犯较晚显示,但不如CT易发现钙 化,发现钙化可做出诊断。 T1WI上病灶多表现为较正常玻璃体信号稍搞信号,出现坏 死是,信号不均匀

7、;T2WI显示在高信号玻璃体后部出现低 信号肿块,增强明显强化。 男,2岁,发现右眼红、伴“白瞳”一周 女,2岁,发现白瞳2个月 鉴别诊断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殖症(persis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 为原如琉璃体动脉未退化或未完全退化并发生增殖所致,表现 为为视盘与晶体之间的原始玻璃体纤维和血管残余物增殖,增 殖的纤维牵拉视网膜致视网膜脱离。 大多数为单侧发病,临床表现为白瞳症和不能矫下的视力下降 ,常伴有先天性小眼球,白内障,有时也可伴发表光眼。故 PHPV常表现为小眼球,晶体小而不规则,前房浅; CT常见晶状体后三角形略高密度影或MRI

8、呈等信号影的纤维血 管性增殖物与残余的玻璃体管相连,二者形成“高脚酒杯”形 ,增强后强化。 常合并视网膜脱离,CT表现为玻璃密度增高或内见模糊片状密 度,MRI表现为信号增高,增强后无强化。本病少有钙化。 渗出性视网膜炎(Coats病) 为原发性视网膜血管扩张症,也称大块渗出性视网膜 病变,原为是视网膜上毛细血管炎和毛细血管扩强引 起的脂肪蛋白渗出积聚导致视网膜脱离的病,单眼发 病,48岁发病,眼球大小正常,极少钙化,CT与 MRI表现为视网膜积液,增强无强化。 脉络膜骨瘤 好发于2030岁女性的良性肿瘤,是由于代谢遗传、 感染或外伤引起脉络膜间质组织或化生的色素上皮异 位骨化。肿瘤位于视盘附

9、近,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可 无任何症,或仅有轻微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视野缺 损。眼底瘤体多呈黄白色,椭圆形,轻度隆起,瘤体 表现常可见不均或簇状色素沉着。 CT发现与眼球壁的骨性密度相近的块影,可呈新月 形、双凸透镜形,境界清楚,玻璃体内密度均匀,伴 视网膜脱离时CT表现为略高密度的新月形影。 脉络膜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易于诊断。 MRI表现为低信号肿瘤,边界不清晰,有时被视网膜 脱出征像掩盖。 F 29岁 右眼视力下降半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一般见于早产儿,有明确的高浓度吸氧病史。 眼球内寄生虫病:晚期一般为高密度影,在CT上很难 与视网膜母细胞瘤鉴别。 参考文献 潘恩源 主编 儿科影像诊断学 鲜军舫 王振常 罗德红 等主编 头颈部影像诊断必读 杜兴伟,张伟国,王毅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及 鉴别诊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年10月 刘宁,梁波,韩萍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第24卷第3期 任百超,白芝兰,陈 莉,何 媛,孙乃学 视网膜母细 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实用 2003年9月 范兴哲,王庆霞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和临床价 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6卷 第1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