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第五可能逻辑、六章必然逻辑、七章论证即逻辑使用 演示文稿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123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142 大小:35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第五可能逻辑、六章必然逻辑、七章论证即逻辑使用 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逻辑学第五可能逻辑、六章必然逻辑、七章论证即逻辑使用 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逻辑学第五可能逻辑、六章必然逻辑、七章论证即逻辑使用 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逻辑学第五可能逻辑、六章必然逻辑、七章论证即逻辑使用 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逻辑学第五可能逻辑、六章必然逻辑、七章论证即逻辑使用 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学第五可能逻辑、六章必然逻辑、七章论证即逻辑使用 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第五可能逻辑、六章必然逻辑、七章论证即逻辑使用 演示文稿(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归纳逻辑 第六章 逻辑规律必然逻辑 第七章 论证 第五章 归纳逻辑 第一节 回溯推理 第二节 归纳推理 第三节 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第四节 类比推理 第五节 假说 第五章 归纳逻辑 第一节 回溯推理 前面我们所研究的推理都是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前提蕴涵结论,从真前提必然能得出真结 论。我们把研究演绎推理的逻辑叫做演绎逻辑。 归纳逻辑所研究的推理是非演绎推理。 非演绎推理的前提并不蕴涵结论,从真前提只能或然地或然地 得出真结论。 非演绎推理包括回溯推理回溯推理、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求因果联系因果联系五 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等。 由于非演绎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因而归纳逻辑不用 “有效”

2、或“无效”作为评价非演绎推理的标准, 而是研究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程度前提对结论的支持程度, 并且研究如何提高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如何提高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这也就是或然性推理的逻辑性问题。 回溯推理,是指从结果出发从结果出发,运用一般规律性知 识,推测出该结果发生的原因推测出该结果发生的原因的推理。 例1 某地发生一件碎尸案,在案发一星期内,在 10个现场,发现女人的骨、肉共40块,包括头、 肩胛、左手、左脚等。经验证,已获得的尸块占 人体总重量的2/3。 侦查人员依据医学、解剖学等知识,对被害人作 了以下推断: 被害人是女性; 被害人年龄约1920岁; 被害人可能是青工或下乡知青; 被害人未

3、生育过孩子; 被害人体较胖,身高不超过155厘米。 侦查人员的推是过程为: 碎尸有女人头颅, 如果是女性,才是女人头颅; 所以,被害人是女性。 被害人智齿已萌生, 当地青年1920岁时才长智齿, 所以,被害人年龄约为1920岁。 被害人皮肤细白,手指较尖,手脚无老茧, 如果是重体力劳动者,则骨骼粗壮,手脚有老茧 , 所以,被害人是青工。 侦查人员对被害人作的上述一系列推断,运用的就是 回溯推理。 后来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也证实了这些推理的结论是符 合实际的。 例2 某甲(女)于某日凌晨前后在自己的房间里被杀。 据查,房屋门完好无损,没有刀拨痕迹。侦查人员据此做出以下 推则: 门是被叫开的, 如果是

4、非常熟悉的人半夜叫门,那么能将门叫开, 所以,是非常熟悉的人半夜叫门。 这里侦查人员用的也是回溯推理,因此而将侦查范围缩小到与死 者非常熟悉的人身上。后查明,死者之夫某乙曾提出要与某甲离 婚,某甲被杀的 前夜,有人看见某乙回过村。据此,侦查人员再次运用回溯推理 作了如下推测: 某乙有作案时间, 如果是某乙杀害某甲,那么他有作案时间, 所以,可能是某乙杀某甲。 后来,侦查人员通过进一步的调查,证实了某乙是杀人凶手。 回溯推理的形式是: q 如果p,那么q 所以,p 上式中,“q”表示已知的结果。 “如果p,那么q”表示一般规律性知识, “p”表示根据已知的结果和一般规律性知 识推测出的导致结果发

5、生的原因。 回溯推理在实际思维中大量存在。 例如: 产品滞销,使人推测可能是广告工作没有做好; 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使人推测可能是有人投毒 ; 病人发高烧,使医生猜测病人可能是患了肺炎, 等等。 回溯推理和演绎推理是相反的思维过程。 演绎推理是由已知前提,推导出结论;而回溯推 理则是从结果出发,寻求导致结果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回溯推理在逻辑结构上是: 一个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而另一个前提肯 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结论肯定充分条件 假言命题的前件。 因此这种推理形式从演绎逻辑的角度来看是无效 的,因为它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但但我们不能说回溯推理犯了形式错误,不符合逻

6、 辑。 因为我们在运用回溯推理时并未按照演绎推理的 规则来进行,所以回溯推理不受演绎推理规则的 约束。 回溯推理的根据在于根据在于客观现象之间因果联系。 在客观世界中, 一个现象的发生必然存在必然存在着一定 的原因。 正是由于这一点,人们才能根据已知的现象和已 有的关于因果联系的知识而做出推测。 然而由于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复杂的,有一因 一果,还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等,所以,从结 果出发,只能或然地回溯其原因。 归纳逻辑是在承认回溯推理结论是可错的前提下 ,来研究如何提高推理结论的要可靠性程度。 为了提高回溯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我们应 尽量掌握与现象相关的各种因果联系的知识, 从而推测出引

7、起该现象的各种原因,再经过逐 个检验,进而找到该现象发生的原因。 比如电灯突然熄灭的原因有:保险丝被烧断, 或电灯炮烧毁,或电路出故障,或发电站停止 工作等。 经查,别的人家的电灯仍然亮着, 所以可以进一步判定为保险丝被烧断或电灯泡 被烧毁。 再检查电灯泡未被烧毁,所以可以断定是保险 丝被烧断。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拥有的相关经验和知识 越丰富,由回溯推理得出的结论可靠性越高。 第二节 归纳推理 一、什么是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按照传统逻辑的观点,从个别知 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的结论的推理。 例如:狗是胎生的, 马是胎生的, 羊是胎生的, 虎是胎生的, 所以,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这就是一个归纳

8、推理。 当人们将无数种哺乳动物考察完后,发现都是胎生的 ,就理所当然得出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的结 论。 但后来人们发现鸭嘴兽虽是哺乳动物,却不是胎生 的。 这一发现就推翻了上述结论。 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或然的。 既然归纳推理的结论不可靠,那为什么人们还研究这 种推理呢? 因为人们通过归纳,可以使已有的知识扩大和推广, 可以发现新的知识,而且演绎推理是离不开归纳推理 的。 在演绎推理中,表达一般知识的大前提是靠归纳得来 的。 当然,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归纳推理的结论有 待于用演绎推理加以论证,或者要用演绎推理导出可 供实践检验的命题,由实践来证实或证伪。 总之,在

9、认识现实的思维进程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 理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二者互相联系、互相补 充。 正如恩格斯所言:“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 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 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 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 相互补充。” 对于法律工作者来说,运用归纳推理也是非常重要 的。 例如:某甲作案是有其动机、目的的, 某乙作案是有其动机、目的的, 某丙作案是有其动机、目的的。 所以,凡案犯作案都是有其动机、目的的。 这是一个归纳推理过程,因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 系或然的,所以结论是不可靠的。 比如某丁是个精神病人,某丁作案就不

10、一定有动 机、目的。这一例子体现了归纳推理的特点。虽 然它的结论是可错的,但这一结论毕竟给法律工 作者提供了一种办案的思路。 同演绎推理相比较,归纳推理有自己的特征,它 们主要是以下四个: 1、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 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是从一般到个别,即 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推出特殊性的结论; 而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则是从一些个别性、特殊 性的知识出发,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 2、归纳推理对前提的要求不同于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归纳推理则要求前提必须是真实的。 3、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着蕴涵关系、必然 联系; 而归纳推理

11、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则是诱导关系、或然 联系。 4、归纳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的知识范围。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从前提中必然推导出来的,所以 结论未超出前提的范围; 而归纳推理不是从前提中必然推导出来的,所以结 论有可能超出前提的范围。 通过归纳,人们能大大地拓展知识的范围。 二、收集和整理经验材料的逻辑方法 归纳作为一种由个别知识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结论的推 理,它不等于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的整个研究活动。 显然,人们先要搜集到一定的事实材料,有了个别的 知识作为前提,然后才能进行归纳推理。 所以收集事实材料是归纳推理的第一步。而收集事实 材料,必须依靠经验的认识方法,即观察和实验等。 观察,是指人们有目的、

12、有计划地通过感觉器官去认 识事物现象的一种经验方法。 比如侦查人员勘察作案现场、观察犯罪嫌疑人的一举 一动、发现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证据等。 观察不同于一般的感知,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其二,观察有选择性。 人们通过观察可以收集各种事实材料,但是,由于观察者的 知识水平、社会背景、个人取向不同,往往是一同件事物, 让不同的人来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而且,单纯依靠感官所能观察到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 随着观察范围的不断扩展,人们在观察中愈来愈多地利用科 这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通过这些科学仪器,人们就 可以做到精确测量和精确记录。 尽管人们观察的方法日益精确

13、化,然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仍 有很大局限性。 因为自然现象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常常要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 干扰。 因此,人们就要创造条件去排除干扰,“纯化”被研究的现 象,这就要求人们用实验的方法。 实验,是指人们根据科学研究目的,运用 科学仪器和设备等物质手段,人为地控制 或模拟所研究的自然现象,以便在有利的 条件下进行观察的经验方法。 实验有三个特征: 一是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 二是强化和再现自然现象, 三是延缓和加速自然过程。 由于实验有以上特征,所以实验比观察有 更大的意义。 实验可以按以下标准分类: 一是按目的和在科学中的作用可分为探索性实验和 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是指对未知领域进行的 实

14、验;验证性实验是指对已有理论、假说通过实 验来进行检验。 二是按实验手段是否直接作用于被研究对象可分为 直接实验和间接实验。直接实验就是直接作用于 被研究对象的实验,间接实验是通过模拟被研究 对象的功能所进行的实验。 在观察和实验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基础。 观察者要从观察和实验获得有用的、新的知识, 就要求观察者注意力集中,并且观察者要培养自 己对事物的兴趣,养成爱观察的习惯。 二,要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实验。 观察者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的课题和周围的 一切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发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 东西,并且观察者还要把精确的观察和严密的推 理结合起来,搜寻每一个细节,作详尽的

15、笔记或 绘图,必须精益求精。 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到的经验材料, 往往是零散的, 还需要进行整理和加工,使之形成正确真实的经验性命 题,这便要运用理性思维的方法,即分析、综合等等。 分析,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把客观对象分成各个部分、方 面、特性等进行认识的方法。 综合,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将原有的关于客观对象的各个 部分、方面、特性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关于客观对象 的统一整体的认识方法。 分析和综合在认识上是两个相反的认识过程,但他们是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而综合是分析的目的。 为了综合,必须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 也依赖综合,没有一定的综合知识,就不能对事物进行 深入的分析。 分析和综合是理性认识当中两种重要的认识方法。 例如,公安人员在研究一个案情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