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_等值线图的判读[1].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1676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_等值线图的判读[1].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专题三_等值线图的判读[1].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专题三_等值线图的判读[1].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专题三_等值线图的判读[1].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专题三_等值线图的判读[1].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_等值线图的判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_等值线图的判读[1].(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值线的判读等值线的判读 2 1等值线数值共性整合 等值线数值分析是解答等值线试题的切入 点和基础,也是该类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等值线在数值上一般具有以下共性(以下图的等压 线分布为例): 考点一: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 3 (1)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如图,A等 压线上的数值都为1015.0百帕。 4 (2)等值距全图一致,即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 的数值差等于零或等于一个等值距。如图,任意两 条相邻等压线的气压差为0或为2.5百帕。 (3)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 为高值区。如图,区域为低压槽;区域为高压 脊。 (4)等值线稀疏区体现该要素的变化在该区域较小

2、,等值线密集区体现该要素的变化在该区域较大。 如图,区域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大;区域等压 线稀疏,气压差小。 (5)两条等值线之间,若出现局部闭合等值线,表 示该要素不在正常范围内,等值线闭合区内数值特 征一般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5 2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 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 面)的大小 6 (3)看疏密(比较值差) 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

3、明该地理要素的 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读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 的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 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 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 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 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 左偏。 重要方法点拨:各类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方 法 规律示例 两条等值线间的闭合等值线区域,若 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 则闭合区域

4、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 闭合曲线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 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 若ab,则甲a,乙b,则河流从甲 流向乙 洋流 向凸 受洋流影响而发生弯曲的 海水等温线,其凸出方向与 洋流流向相同若图示为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图,则 cba,洋流自南向北流,为暖流 1陆南 7陆北 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1 月份陆地上等温线都向南 凸出,海洋上都向北凸出;7 月份相反 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图示月份为1月 份,即北半球冬季,南半球 夏季 10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 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

5、测算地 面实际距离;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计算出相对高度。 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 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 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 ,可确定地貌类型(五种基本地形、山脊、山谷)。 2、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 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相同。 全图的等高距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 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 100米。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 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6、。 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 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 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有时候图上看 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 决定。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 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 )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 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海拔200米以

7、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 稀疏为高原地形。 二、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3.熟练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4.计算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估算某地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例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C 例题2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4-6题。 4上右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

8、T)范围是 ( ) A 1200米H1500米 3T48 B1000米H1300米 3T48 C1500米H1800米 6T78 D1200米H1500米 6T78 5按照上左图中的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 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 ) A50米 200米 B500米 150米 C500米 100米 D50米 100米 A C 例题3、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4.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 A.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B.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9、C.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D.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E.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 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根据高程变化(地势)判断 河流流向 ) 水文特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 成瀑布。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 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 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比例尺是12000000 ,请据图回答。 (1)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2)请分别说明甲、乙两处的河流水文特征。 甲: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流沙易沉积;乙:位于山谷中,水流急

10、,水量大 自西向东流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0.60C/100m。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考 虑阳坡和阴坡气温、蒸发的差异。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反 之。 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 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 等综合分析。 (2)与气候结合: (1)该地区冬季气温 最 高的是ABCD各点 中的 , 原因是 。 2、读下面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2)夏季EFGH四个地区中,降水最丰富的地区 是 地区,原因是 。 D 海拔低、且位于向阳坡 E 位于东南季风的

11、迎风坡 (3)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 A、确定水库库址与大坝坝址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 形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大 的集水面积。 水库坝址则应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 或口袋形洼地、小盆地的袋口处,这些地区工 程量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区等。确定坝 高时应依据出口处等高线的高程,坝长可依据 比例尺计算得出。 例题: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 佳坝址,并说明理由。 峡谷地形,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大坝建 设工程量小,投资省;且上游有较大的集水区域 。 考虑到不影响当地已有条件,大坝最高能建多高? (大坝顶部的高程要根据等高线来定)同时用

12、斜线画出 图中被水库淹没的地区。 如果图中没有疗养院,则水库大坝最高又能建 多高?坝顶高程为多少? 水库大坝的的建设高度考虑的条件: (1)依据等高线来定高度; (2)要考虑是否需要移民及移民数量的多少。 (3)气候条件和河流水文特征(暴雨的频率、河流径 流量的大小、河流的落差) 水库的集水区域:沿流域分水岭即山脊线所包围的区域 (3)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 B、确定交通线路 选择要求坡度平缓、路线短、少过河建桥,尽可能 避开高寒、沙漠、冻土、地下溶洞等地区。一般沿 等高线走或沿河谷走、并通过鞍部。 例:若在甲、乙两城镇 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 A线和B线两个方案,你 会选择哪个方案?试

13、说 明理由。 河 流 (3)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 C、指导农业生产布局 海拔200米以下平原,宜发展种植业;200500 米丘陵,宜发展经济林;山地宜封山育林。 D、工业区、居民区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 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居民区应考虑:依山傍 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 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一是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如火山口湖、地上河、蘑菇 石、梯田等特殊地形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如: 1火山口湖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示坡线 5.特殊等高线 2梯田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3蘑菇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例2:(2011湖南省高三十二校 第

14、一次联考)下图为我国西北地 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据图 完成(1)(2)题。 (1)P、Q、R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 ) A713 714 715 B711 712 713 C715 713 714 D714 711 713 (2)图示地貌可能是( )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解析】第(1)题,Q处等高线以虚线表示,说明其被遮挡,属 于海拔较低的等高线。再根据等值线的规律可判读出Q处数值 为713米。第(2)题,该地貌“头大腰小脚大”,为风蚀蘑菇。 答案: (1)C (2)A 等高线地形图中通视问题 例题:(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

15、拟组 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下图,判断在E 、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处。 方法1: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 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 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 视。 A B 丙地能看到B村吗? 地能看到A村吗? 350 400 方法2: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 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观测者的位置判断: (2006年文综天津卷)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图甲)及 其等高线地形图(图乙),回答。 (1)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乙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图甲图乙 考点三:等温线图的判读与运用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减小的是南半球;若增大, 则为北半球。 自南向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反之,为 南半球。 (2)判断季节、海陆位置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 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 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相反。 (3)判断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 不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影响因素:地形、地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