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红花7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1581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花粉-红花7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天花粉-红花7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天花粉-红花7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天花粉-红花7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天花粉-红花7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花粉-红花7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花粉-红花7解读(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葫芦科 天 花 粉 Trichosanthis Radix 【历史】 天花粉即栝楼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本草纲目载:“其 实圆长,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 内有扁子,大如丝瓜子,壳色褐,仁色 绿多脂。” 又名蒌根、白药、花粉、 话蒌根。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erms 的干燥根。 Date1 【采制】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块 、片或纵剖成瓣,干燥。 【产地】 栝楼栝楼主产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 双边栝楼双边栝楼出产于四川省 以河南

2、安阳产品量大质优,有“安阳花粉安阳花粉”之称 ,行销全国并出口。 Date2 【性状】 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 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 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 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 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 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无臭,味微苦。 Date3 【显微鉴别】 v木栓层内侧有断续排列 的石细胞环, v韧皮部较窄。 v木质部甚宽广,导管3 5(10)个成群,也有单个散 在,初生木质部导管附近 常有小片木间韧皮部。 v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 Date4 【化学成分】 天花粉含皂苷(约1),天花粉蛋白( trich

3、osanthin)、瓜氨酸、-氨基丁酸等10多种 氨基酸;并含甾体、糖类等。 我国科学家自新鲜栝楼根中提取天花粉蛋白天花粉蛋白纯 品,其分子量约24000,等电点9.4,用于中期引产用于中期引产 及抗早孕有效及抗早孕有效,并对各种滋养细胞疾病、过期流产 、死胎、葡萄胎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Date5 【类 别 】 清热泻火药 【功 能 】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主 治 】 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Date6 【药理作用】 v抗菌作用 v天花粉蛋白有引产作用,天花粉针剂肌肉注射 ,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能使胎盘绒毛膜滋养细 胞变性坏死而引起流产。 v天花粉提取物对葡萄胎和恶性葡

4、萄胎有很高的 疗效 v副作用,引起过敏反应 Date7 【不良反应和注意】 1.引产有误 常规用量下,偶见有发热、头痛、咽喉痛 、关节痛,个别人会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大剂量使 用会出现中毒症状:发热、皮疹、喘促、头痛、心动 过速、大量出血,甚至血压下降、神志迟钝,以至死 亡。 2.个别病人可有轻度恶心、腹泻以及过敏反应 3.药不对证 本品治疗肺热咳嗽、肺胃热盛的消渴病效 果较好。孕妇不宜使用,孕妇不宜使用,以免引起流产。 返回 Date8 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至15cm, 直径6至10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 ,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 瓤

5、橙黄色,粘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 味微酸、甜。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 处阴干。 功效: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应用: 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 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附注】 瓜 蒌 Date9 桔梗科 桔 梗 Platycodi Radix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大花桔梗Platycoolon grandiflorum (Jacq.)A. DC. 的干燥根 【历史】 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李时珍论桔梗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 ,故名。” Date10 【产地】 东北、华北产量大 北桔梗北桔梗 华东

6、产的质量好 南桔梗南桔梗 安徽产质量最好 【采制】 春秋二季采挖,一般去外皮 春桔梗皂苷含量高于秋桔梗春桔梗皂苷含量高于秋桔梗 Date11 【性状】 v根长圆形或长纺锤形,稍扭曲, 下部偶有分支, v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去栓皮 者) v皱缩,有扭转的纵沟及横长的皮 孔斑痕,上部有横纹 v顶端芦头(根茎) ,有半月形凹陷 的茎痕,呈盘节状。 v质坚实,横断面淡黄色,角质样 v气微,味微甜后苦。 Date12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Date13 桔梗科共有 梯纹、网纹及具缘纹孔 导管 偶见草酸钙小方晶 菊糖众多 乳汁管 粉末: Date14 【化学成分】 根含多种皂苷皂苷(18种),有桔

7、梗皂苷桔梗皂苷A A、C C、D D、D D 2 2 、D D 3 3 ,水解后分得的皂苷元有:桔梗皂苷元 (platycodigenin), 以 及少量的新远志酸 (polygalacic acid)、桔梗酸A、B、C(platycogenic acid A,B,C)。 总皂苷中水解生成8种次生皂苷 根另含-菠菜甾 醇、-菠菜甾醇-D-葡萄糖苷、桦皮醇(betulin) 、桔梗聚果糖(platycodinin)、氨基酸。 【理化鉴定】 泡沫试验 -萘酚浓硫酸反应 Date15 【药理作用】 桔梗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等作用 1、祛痰、止咳作用 2、抗炎、抗溃疡作用 3、镇静、镇痛及解热 4

8、、扩张血管、降血压、降低血糖、降胆固醇作用 5、护肤增白作用 6、抗肿瘤 通过潜在效应细胞如巨噬细胞来实现 7、溶血作用,只能作口服液口服液 Date16 【不良反应】 1、用量过大 引起明显的恶心呕吐、腹痛、食欲 不振、腹泻等胃肠刺激症状。 2、剂型不当 桔梗有溶血作用溶血作用,口服后经消化道 的水解破坏可使这一作用消失。 3、过敏反应 偶见有口服复方桔梗片引起过敏反 应的报道,表现为皮疹、瘙痒。 4、用药不当 本品对咽喉、胃粘膜有刺激作用, 胃溃疡及肺结核有出血倾向者不宜选用该药。另 外,阴虚久咳、干咳无痰的病人也不宜选用该药 返回 Date17 桔梗科 党 参 Codonopsis Ra

9、dix 【历史】 党参之名始见于本草从新, 据载:“唯防党性味和平足贵,根有根有 狮子盘头者真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与现 用党参相符。 【来源】 桔梗科植物党参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素花 党参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 (Nannf.)L.T. Shen 或川党参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的干燥根。 Date18 【产地】 v党参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及东北 各地潞党(栽培品)主产于山西。 v素花党参主产于甘肃、四川。 v川党参主产

10、于四川、湖北。 山西五台山山西五台山“野台党野台党”为党参中珍品为党参中珍品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泥土, 晒至半干,反复搓揉34次,晒至七、八成干时, 捆成小把,晒干。 Date19 【性状鉴别】 党参党参: : 呈长圆柱形,稍弯曲。 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根头部 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 称“狮子盘头狮子盘头”、每个茎痕的顶 端呈凹下的圆点状。 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 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 孔,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 物。 质稍硬或略带韧性,断面稍平 坦 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Date20 素花党参素花党参 直径可达2.5cm,根头下致密 的环状横纹常达

11、全长的一半以 上。 川党参川党参 长可达45cm,有明显的纵沟, 顶端有较稀的横纹,大条者亦 有“狮子盘头”但茎痕较少; 小条者根头部小于正身,称“ 泥鳅头”。质柔而实,断面裂 隙较少。 均以条粗壮、质柔润、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Date21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根横切面 : : 木栓层 皮 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Date22 粉 末:淡黄色 石细胞呈方形、长方形或多 角形,壁不甚厚。 节状乳管碎片甚多,含淡黄 色颗粒状物。 网纹导管易察见。 有菊糖菊糖。 淀粉粒呈类球形,脐点呈星 状或裂隙状。 Date23 【化学成分】 党参含三萜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萜醇乙酸酯、蒲公 英萜

12、醇(taraxerol)、木栓酮、齐墩果酸等,并 含丁香苷、党参苷I、党参酸、菊糖、果糖、四种 杂多糖、挥发油及微量生物碱、植物甾醇、17种 氨基酸及14种无机元素。 川党参含皂苷、多糖、挥发油、生物碱等,从 水溶性部分分得党参苷IIV,丁香苷等12种水溶 性化合物。 Date24 【理化鉴别】 本品乙醚浸出物加醋酐溶解后,沿管壁加入浓 硫酸,两液界面显棕色环,上层由蓝色即变绿色 (检查皂苷及植物甾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浸出 物(45乙醇提取)不得少于55.0。 Date25 【药理作用】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1对中枢的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 3对血液的作用

13、4抗溃疡作用 5对免疫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 6耐疲劳及抗缺氧作用 返回 Date26 菊科 青蒿 Artemisiae Annuae Herba 【来源】 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为一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黄绿色,有浓烈的挥发性香 气。茎直立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 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 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 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顼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Date27 【采收加工】 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产地】 主产于湖北、浙江

14、、江苏等地,全国均有分布。 Date28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 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 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 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 气香特异,味微苦。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Date29 【显微鉴别】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波状弯曲 ,长径18-41(-80)m,脉脊上的表皮细胞呈窄长方形。气孔 椭圆形,不定式。表面布满非腺毛和腺毛。非腺毛为T字形毛, 壁细胞横向延伸或在柄处折成V字形,长240-480(-81

15、6)m, 柄由3-8细胞组成,单列,基部柄细胞较大,壁细胞常脱落。腺 毛椭圆形,无柄,两个半圆形分泌细胞相对排列,常充满淡黄 色挥发油。 Date30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萜类:青蒿素(arteannuin),青蒿甲 、乙、丙、丁、戊素,青蒿酸、蒿酸甲酯、青蒿醇, 并含挥发油,油中主为蒿酮(artemisia ketone)、 异青蒿酮、枯敬醛(cuminal)、1,8-桉油精、丁香 烯等。 【药理作用】 1.抗疟作用:青蒿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对鼠疟、猴 疟和人疟均呈显著抗疟作用。体内试验表明,青蒿素对疟原虫 红细胞内期有杀灭作用,而对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前期无效。 Date31 2

16、.抗菌作用:青蒿水煎液对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炭疽杆 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 菌、痢疾杆菌、结核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青蒿中的谷 甾醇和豆甾醇亦有抗病毒作用。 3.抗寄生虫作用:青蒿尚有抗血吸虫及钩端螺旋体作用。 4.免疫作用:青蒿素对对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青蒿琥酯可促 进Ts细胞增殖,抑制TE细胞产生,阻止白细胞介素及各种炎症 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兔心灌注表明,青蒿素可减慢心率, 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冠脉流量。静脉注射有降血压作用,但 不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反应,认为主要系对心脏的直接抑 制所改。 Date32 菊科 红 花 Carthami Flos 【历史】 原名红蓝花,始载于开宝本草。 图经本草载:“其花红色,叶颇似蓝, 故有蓝名。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 月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花下 作梂猬多刺,花出梂上,圃人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