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1645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画透视学基础教程综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视基本规律 近大远小 凡是相互平行又向远延伸的直线会 消失到一点。(变线) 相互平行但不向远延伸的直线不管 有多少条都不会相交。(原线) 绘画透视的概念 透视:“透”就是透过去,“视”就是看观察。 医学上的透视是医生透过仪器来观察病人的身体病情的变化。 绘画上的透视是画家通过一个假设的理论画面来研究被视物体的透视 变化。 理论画面的特点: 1.假设的,实际生活中不存在。 2.透明的。 3.与观察者瞳孔平面平行。 一、透视与透视现象 1.何谓“透视” 透视(perspetitive)就是透过透明的介质看物体,并将物体描 绘下来进行研究,简言之就是“透而视之”。实际上透视是一种绘画 活动中的观察

2、方法和研究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归 纳出视觉空间变化的规律。 2.关于“透视现象”与“透视学” 我们在实际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距离远近不同、方位不同,在视觉中 引起不同的反映,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研究这种现象在平面上 来表现他的规律,这种科学叫“透视学”。 3.设计透视是设计师在平面上解决空间效果,使其设计 意图更直观、真实的有力表达工具。 二、基本术语 1、画面:一切立体的形象都呈现在一个平面上来,假定在人眼与物体之间有 一件透明的屏幕就叫“画面”。 2、视圈(视域):人 眼位置固定时所见外 界景物的范围,头部 不转动,眼光向前看 ,从画者的眼即视点 到60的视线所形成 的

3、圆锥,视锥与透明 “画面”相接的底面 圆形,叫视圈或者视 域。 图中圆圈内60视域 以内的方形,圆圈以 外是超出视域以外的 方形。 视点与视距:画者眼睛的位置为视点,画者与画面之间的距离为视距。 5、视平线:由主点向左右延伸的水平线。 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叫变线。 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 (2)距点:将视距分别标在心点两边的视平线上,所得两点叫距点.(以 心点为圆心,以视距为半径画弧与视平线交于两点,就是距点。 A.在视平线上. B.有两个。分别在心点两侧。从心点到任何一个距点的距离等于心点 到视点的距离。 C.与视点的连线和视平线成45夹角。 D.与画面成45度夹角的

4、变线都相交于距点。 心点 距点 地平线 视平线 目点 正常视域 45 视距 中视线 视 高 基线 (3)余点: A.在视平线上。 B.有两个,在心点两侧。 C.两个余点与视点的连线构成的夹角是直角。 D.与画面成任意角(不包括直角和45角)的变线都消失到余点。 绘画透视学的有关概念 (4)天点和地点:与画面倾斜的变线分别消失到天点和地点. 心点 距点 地平线 视平线 目点 正常视域 45 视距 中视线 视 高 基线 正常视域和可见视域 可见视域概念,视角 正常视域概念,视角 网膜图像和画面图像发生差异的原因。 绘画构图一般将取景框置于度视圈 透视规律 1.近大远小 2.变线:凡是相互平行又向远

5、延伸的直线会消失到一点。 (1)水平变线(平视) A.直角变线:垂直画面;平行基面;消失于心点 B.45度角变线:与画面成45度角;平行基面;消失于距点 C.任意角变线:与画面成任意角;平行基面;消失于余点 (2)倾斜变线(平视) A.近低远高线:与画面与基面均成近低远高的角度,消失到天点 B.近高远低线:与画面与基面均成近高远低的角度,消失到地点 3.原线:相互平行但不向远延伸的直线不管有多少条都不会相交。 (1)水平原线:平行画面;平行基面;无消失点 (2)垂直原线:平行画面;垂直基面;无消失点 (3)倾斜原线:平行画面;倾斜基面;无消失点 二、原线和变线 原线: 与画 面平 行 变线:

6、与画 面不 平行 地平线和视平线 1、地平线和视平线的位置 不同视向的视平线和地平线的位置关系: 平视:视平线和水平线在一条直线上。 斜仰视: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上方 斜俯视: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下方 正仰视:没有地平线 正俯视:没有地平线 总之,不论视向如何,视平线总是通过心点横贯取景框中央,地 平线位置则随着视向不同而变化。平视的地平线与视平线重合,在取 景框内,斜仰视的地平线在视平线下方。和斜俯视的地平线在视平线 上方。正仰视和正俯视在画面上,只有视平线,没有地平线。 2、地平线 平坦地面或平静水面伸展到远方,可以看见一条天地或水天相交 的水平线,称为地平线。远方的地平线作为一条“线”并不存在,

7、它 只是远方大片地面或水面投射带视网膜上的图像,也是映现在玻璃板 上的透视图像。 1、地平线和眼等高 2、地平线控制水平线段和水平物面的透视状态 地平线的作用:地平线是所有水平面的灭线,画着能见到的水平 物面的顶面还是底面,以及这些物面透视是宽是窄,均有物面与地平 线灭线的位置关系决定;由近向远伸去的品行线段,它们的灭点都在 地平线上,线段透视走向是平是斜,均有线段与地平线的灭线的位置 关系决定。 画者的中视线、目点和目线所在的平面为视平面, 视平面与画面垂直相交的线,就是视平线。 视平线的作用:在画着个人的透视空间里,不论是平视、俯视、仰视,或处 于太空无所谓俯视仰视的失重状态下,都以视平面为测定被画线段是平是斜 的基准。 Thank you very much ,see you next wee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