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铁路荆门至沙市线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9639778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6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建铁路荆门至沙市线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改建铁路荆门至沙市线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改建铁路荆门至沙市线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改建铁路荆门至沙市线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改建铁路荆门至沙市线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建铁路荆门至沙市线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建铁路荆门至沙市线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 1 1 1. . . .项目概况 1.1 项目位置及建设意义 改建铁路荆门至沙市线扩能改造工程地处江汉平原西南部, 位于 湖北省荆门市和荆州市境内,北自焦柳线荆门南站引出,至漳河总干 渠段维持既有,于团林镇跨越荆宜高速公路,于十里铺镇跨越 207 国 道,于老十里铺站东北向 500m 建沙洋站,利用既有的汉宜公路桥, 并行 207 国道南行至纪南镇凤凰小区;K64+700K69+200 跨越新龙 会河和庙湖段维持现状,下穿汉宜高速公路后引入既有荆州北站;出 站后下穿在建汉宜铁路,紧邻中央储备粮荆州直属库,利用既有新内 荆河中桥跨越太湖港; 改线后荆沙正线与汉宜上下行联络线形成三线 格

2、局,并行穿越襄荆高速公路,于沙市区关咀乡设沙市(客)站,出 站后下穿 318 国道,上跨三雷线和 10 号公路,改线至豉湖渠桥头, 利用既有豉湖渠中桥,之后完全利用既有线引入沙市(货)站。改造 后铁路全长 79.512km。 新建荆门南疏解线长 2.860km,位于荆门市掇刀区;新建汉宜至 沙市联络线共长 9.838km,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和沙市区。 本项目是荆门至岳阳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拟建荆州至岳阳构 成的通道为两湖平原地区提供了新的客货运输便捷通路,西接焦柳 线、中联沪汉蓉铁路、东接京广线,将我国重要的南北干线焦柳线、 京广线与东西向干线沪汉蓉铁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三条干线间形 成

3、一条新的联络通路,有利于提高运输能力和既有资产利用效率。 本线通过连接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在沿线地区区域经济开 发、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沿线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均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主要工程内容 (1)线路 荆沙线 10 处地段由于小半径曲线集中使用,需进行改线,改线 段位于既有铁路附近;其余地段普遍为加大缓和曲线长度、路基一侧 帮宽引起的平面拨距。荆沙线改线 19.693km,平面拨距 35.9km,完 2 全利用既有线 23.923km,既有线利用率 75.3%。 (2)站场 全线新建纪山、沙市(客)站,新建袁家湾线路所,改建荆门南、 团林铺、五里铺、沙洋(原名十里铺)

4、 、荆州北、沙市站(货)等 6 个既有站。车站概况见表 1-1。 表 1-1 近期全线车站一览表 序号 站 名 中心 里程 车站性质 附注 1 荆门南 焦柳 K627+350.4 区段站 襄石电化工程 2 袁家湾 SCK2+860=K2+600 线路所 3 团林铺 K13+873.19 会让站 4 五里铺 CK28+500 会让站 5 沙洋 CK42+550 中间站 原站名十里铺 6 纪山 CK57+450 会让站 7 荆州北 K70+412.6 中间站 8 沙市站(客) CK74+150 中间站 9 沙市站(货) K79+768.32 中间站 10 荆州 汉宜线 DK204+915 中间站

5、在建汉宜线车站 (3)路基 荆沙线区间路基设计总长 67.9km,其中区间改建段路基长 14.5km。区间路基占线路总长度的 85.4%。全线松软土路基处理长约 12.1km,共 20 段。软土(松软土)路基主要分布于江汉冲积平原区 (CK11+810CK13+100) (K72+300终点 K80+668.7) 。荆门南疏解 线区间路基长 1.4km。汉宜联络线区间路基长 4.6km。 (4)桥涵 荆沙线既有桥梁 15 座,本工程对其中 11 座予以利用,3 座废弃 新建,另有 1 座完全废弃;正线新建大中桥梁 5 座共 1295.98m,桥 涵分布见表 3。疏解线和联络线新建大中桥梁 3

6、座共 3177.31m。桥涵 设计洪水频率为 1/100。全线无隧道工程。 表 1-2 荆沙正线桥涵分布概况 项 目 特大桥 (座-延 米) 大桥 (座-延米) 中桥 (座-延米) 小桥 (座-延米) 框架小桥 (座-顶平 米) 涵洞 (座-横延米) 3 加固利用 (接长利用) 0 1-156.30 10-555.12 4-112.58 4-369.16 192-3491.73 正 线 新建 1-1027.0 1-149.48 3-119.50 0-0 12-1179.35 58-901.505 (5)电气化 设计拟新建沙洋牵引变电所 1 座, 利用焦柳线在建荆门南牵引变 电所向本线供电至团林

7、+4(K17+873.19) ,并利用荆岳线规划岑河牵 引变电所向本线供电至荆州北站;在团林+4(K17+873.19) 、荆州北 设置接触网分相。全线架设接触网 280.36 条公里,接触网悬挂类型 推荐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 (6)工程土石方总量 表 1-3 主体工程土石方数量表 单位:10 4m3 项目 填方 挖方 移挖作填 借方 弃方 路基 110.61 47.13 42.1 68.51 5.04 站场 86.66 34.53 11.25 75.42 23.28 合计 197.27 81.66 53.35 143.93 28.32 (7)工程占地类型及数量 本工程永久用地 153.4

8、5hm 2,以水塘、水田和旱地为主,分别占 用地总数的 34.4%、 33.1%、 21.8%。工程取弃土等临时占地 52.19hm 2, 用地类型主要是旱地、荒地,分别占用地总数的 82.47%、4.89%。 表 1-4 全线工程征地数量及类型 单位:hm 2 行政 区划 用地 分类 总数 旱地 荒 地 水田 果园 水塘 林 地 宅 地、 厂 房 河 道 建设 用地 永久 84.9 24.1 4.7 36.2 0.4 13.3 3.9 2.1 0.3 0.0 荆门 市 临时 20.4 17.4 1.0 1.5 0.0 0.0 0.0 0.0 0.0 0.5 永久 68.5 9.4 1.9 1

9、4.7 0.0 39.6 0.7 1.8 0.5 0.0 荆州 市 临时 31.8 28.6 1.5 0.0 0.0 0.1 0.0 0.0 0.0 1.5 永久 153. 5 33.5 6.7 50.9 0.4 52.8 4.5 4.0 0.8 0.0 全线 合计 临时 52.2 46.0 2.6 1.5 0.0 0.1 0.0 0.0 0.0 2.0 (8)工程总投资及施工工期 工程估算总额 18.4 亿元, 由铁道部和湖北省合资建设, 拟于 2010 年开工,2011 年竣工,计划工期 1.5 年。 2.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 4 2.1 生态环境 (1)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范围内的土

10、地(尤其是基本农田)、植被、长湖湿地市级自然 保护区、长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环境现状 项目区地形平坦, 沿线两侧300m 范围内广泛分布着耕地和水塘, 项目区模地为耕地,表明工程评价范围内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以农 业生产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 评价范围大多为农田植被及人工林,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乔木中 意杨、马尾松、香樟和玉兰为优势种和建群种。评价范围内无珍稀野 生动物栖息地、繁殖地,不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总面积为 680.08k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15.7%,土壤侵蚀模数为 239676 t/km 2a,以轻度侵蚀为主。 既有荆沙线跨庙湖段为

11、长湖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荆州段)实验 区及长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 沿线土地开发利用 程度高,有林地占评价范围总面积的 3.78%,均为人工林,未见古树 名木、国家和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评价范围内陆生(含两 栖)动物主要为小型农田动物、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鸟类等动 物。重要水生物种栖息区分布于长湖马洪台和大湖核心区,距离荆沙 线大于 11km。 (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工程直接影响区无古树名木及国家和地方受保护野生植物分 布,对其无影响。工程建设造成评价范围生态系统生物量减少 1134.63t,生产力减少 14.89 g C/(m 2.a) ,工程实施后平均生

12、产力为 431.9 g C/(m 2.a) ,与建设前基本相当,对自然体系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影响不大。 2)本工程为既有线扩能改造,工程前后沿线环境特征基本未变, 项目区动物多属于该地区常见物种,无大型野生动物,长期生活在人 类活动频繁区域,能够适应人类活动,工程建设基本不会对陆生动物 5 的活动区域、迁移途径、栖息区域、觅食范围产生新的分割。但施工 期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会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影响范 围不大且影响时间较短,将随工程的生态恢复而逐渐缓解、消失。 3)工程永久占地 153.46hm 2,临时占地 52.19hm2。永久占地中耕 地占 54.95%,目前,沿线各地市已经

13、完成基本农田的补划。临时占 用耕地在施工结束后予以复耕,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4)工程填方大于挖方,经合理调配后拟设 9 处取土场,取土完 毕后部分用作弃土场,以节约土地资源。取弃土场选址基本合理,并 已得到文物部门初步认可。由于项目区地下文物埋藏极丰富,取土前 应由文物部门在施工范围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待文物保护工 作完成后方可施工。 4)本次工程建设将扰动原生地表的面积共计 205.64hm 2,损坏水 土保持设施面积 198.92hm 2。施工期未采取任何水土保持防护措施的 情况下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 30344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 28039t, 原地表土壤流失量为 230

14、4t。其中主体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为 13188t, 占新增侵蚀总量的 43.5%, 取土场新增水土流失量为 12026t, 占新增侵蚀总量的 39.6%。 5)荆沙线位于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本工程基本利用既 有线作电气化改造,无新建桥梁工程,铁路距核心区 10km,距缓冲 区 9km,对保护性物种及其生境无直接影响。 保护区内永久占地 2.75hm 2,以鱼塘为主;临时占地 7.09hm2,以 旱地和鱼塘为主, 通过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项目临时用地的复 垦,工程建设不会对当地农业、渔业生产格局产生较大影响。预测工 程建设使评价区植被生产力降低为 388.15 g C/(m 2a) ,

15、下降幅度占 建设前水平的 2.1%。在主体施工结束后,通过实施铁路两侧绿化和临 时占地的复垦绿化,可使保护区植被得到恢复和重建。 既有荆沙线位于长湖鲌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实验区, 距核心 区大于 11km,工程利用既有桥梁,无涉水施工,电气化改造环境影 响较小,对鲌类及其他水生物种影响轻微。 6 6)本线为既有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新建线路位于既有线附近, 故项目区基本维持现状景观风貌,不会有大的景观分割、疤痕效应。 7)通过路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新建线路的绿色通道建设、 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措施,将有利于恢复荆沙线沿线生态环境质量,项 目建设区植被覆盖率可达到 38.1%。 (3) 生态环境保护

16、措施 1)施工道路和临时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高产农田,土石方工 程统筹兼顾,合理调配,从源头减少取弃土占地。 2)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避免随意践 踏破坏植被。禁止捕猎、垂钓、恐吓野生动物。合理安排工程施工时 段和方式,避免在晨昏和正午进行高噪高振型作业,保护鸟类生存环 境。 3)新建桥梁选择枯水季节施工,钻孔桩产生的施工废水必须引 入到岸上,并设沉砂池处理。桥墩挖基弃碴运至集中弃碴场放置。不 得在沿河滩地段设置施工人员生活营地, 防止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 水体中。 4)合理安排好施工工序,取土前先行表土剥离,先取后弃,弃 土贯彻先挡后弃原则,并回填表层土,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进行复垦 或造林,设置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临时用地在工程完后应尽快进行 植被恢复,边使用,边平整、绿化和复耕;施工结束后,要采取土壤 恢复措施。 5)工程在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设一处取土场,同时处于雨台 山墓群范围。 取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土地占用、 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 影响的性质为局部的、暂时性的、可恢复的。鉴于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