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考点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3579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考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一种旨在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经济、教育和医疗需要的国家项目、不住和服务制度,这些需要是维持一个社会的最基本条件;其次,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存在状态。贝弗里奇报告:首先,它以建立一个单一的综合保险制度为目标;其次,以社会保险计划为主,社会救助为辅;再次,以保障基本生活、消除贫困为目的;最后,它提出一些昕的普遍性福利项目。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索离牧师在伦敦成立,简称C.O.S.,提倡从社会及心理方面来协助贫困,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鼓励案主自立自助,初具个案工作的雏形,尊重个别差异。福利社会:是指福利提供不应局限于政府一家,而应

2、由多个部门共同提供,以减少政府在福利提供中的作用,达到控制福利开支的目的。去商品化:是指国家把个人从市场力量运作范围中解放出来并使市民获得一个社会认可的独立于劳动市场的生活的程度。社会问题:是指外部世界中存在的被认为会带来危害因而需要进行社会干预的状况。利他主义:是基于个人层面的,它是指不求回报的个人行为。互惠:是以社会交换为基础的,不过,这种交换不一定发生在两个人之间,而是常常发生在多人之间;同时,这种交换常常被转化为一种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自由:是指一个人可以不受限制行是能力作出选择。案主自决:是指不管是否接收社工的建议和指导,案主都应该自己作出决定。申请资格:是指申请者是否属于有关项目

3、设计所针对的那个目标群体,或者说申请者是否有权提出申请。给付条件:是指满足申请资格的基础上,申请者是否符合需求和行为等方面的法定条件,或者说,申请人是否享受有关待遇。可转换程度:是指福利给付在多大程度上考虑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或者福利对象将福利给付转换成其他形式的可能性大小。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关系:1、社会工作是一门基于(社会福利)政策的专业。2、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传承机制和核心技术。社会福利定义有两层含义:首先,社会福利是指一种旨在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经济、教育和医疗需要的国家项目、补助和服务制度,这些需要是维持一个社会的最基本条件;其次,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

4、存在状态。作为状态和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社会福利状态是目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1、国内用法:社会福利包含于社会保障。2、国际用法:social security包含于social welfare。举例说明狭义社会福利和广义社会福利的异同:1、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又称福利服务。2、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3、广义社会福利的对象扩大到了全体公民,强调促进和实现人类的共同福利。4、社会福利的项目从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扩大到覆盖全体市民的社会保障、就业、住

5、房、教育和医疗等项目。5、社会福利的提供者也扩大为全社会。 社会福利的历史阶段:1、传统福利社会阶段。(1)时间:19世纪80年代以前。(封建社会后期开始)(2)特点:社会负担福利的主要责任。(3)提供者:慈善、互助、志愿部门提供专业服务和政府。(4)慈善活动包括:宗教机构主办的慈善活动、政府主办的慈善活动和民间组织主办的慈善活动。(在政府介入济贫事务之前,教会组织在社会福利领域担任主要提供者的角色)2、福利国家阶段。(1)时间: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2)特点:政府开始扮演福利规范和提供的主要角色。(3)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受惠者扩大到劳动者)(4)美国社会保障法(现代福利制度的

6、开端)。(5)英国贝弗里奇报告(1942年发表,1945年实施)特征:建立一个单一的综合保险制度为目标以社会保险计划为主,社会救助为辅以保障基本生活、消除贫困为目的提出新的普遍性福利项目 试对贝弗里奇报告进行评述(从历史阶段中分析,福利观念变化的前后对比)3、多元福利社会阶段(1)时间:20世纪70年代后。(2)特点:多元化。(3)福利社会(名解):是指福利提供不应局限于政府一家,而应由多个部门共同提供,以减少政府在福利提供中的作用,达到控制福利开支的目的。(4)两大趋势:地方化和私营化。政府介入社会福利领域的标志是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政府颁布的济贫法济贫法强调两大原则:更不足取、济贫院审查

7、。志愿部门包括: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运动。慈善组织会社(名解):1869年索离牧师在伦敦成立,简称C.O.S.,提倡从社会及心理方面来协助贫困,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鼓励案主自立自助,初具个案工作的雏形,尊重个别差异。睦邻运动:1884年,原型汤恩比馆在伦敦成立。主要是提供社会服务、改善社会环境和鼓励积极参加社会行动。去商品化:是指国家把个人从市场力量的运作范围中解放出来并使市民获得一个社会认可的独立于劳动市场的生活的程度。 试述补缺型福利和制度型福利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补缺型福利模式是以经济个人主义和自由企业为基础,强调需求主要通过市场或家庭来满足,只有当这种“正常”的供给渠道

8、失效的时候国家福利机构才会为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制度型福利是以安全、平等和人道主义为基础,强调社会服务是工业社会正常的和第一线的功能。意义是可以适应工业化发展所出现的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 试对Esping-Andersen的福利国家体制进行评述。(P6163)(公民权利的角度出发、研究视角、范围扩大、分优缺点)特点基本结构保守社团主义反对社会平等,强调严格的层级体系、社会整合和对权威的服从社会保险为主确保工人阶级的忠诚和中产阶级的支持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解放、机会平等和相互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社会救助为主选择性方式社会民主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团结社会福利为主普遍主义福利缺点:1、福利国家

9、体制只针对阶级,忽略了福利国家中性别和种族差别。2、只分析了国家、家庭和市场在福利提供中的作用,忽视了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和作用。3、忽略了一些特定国家的特定现象,这些地区在体制问题上自成一体。4、在研究资料和分析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社会问题:外部世界中存在的被认为会带来危害因而需要进行社会干预的状况。Bradshaw把社会需求分为四类:规范性需求、比较性需求、感觉性需求和表达性需求。社会福利的发展(记时间点、表现)1、19世纪,个人主义观念主导社会福利制度的制定。2、19世纪末,集体主义开始抬头,并主导了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3、20世纪80年代以后,个人主义重新抬头。正面差别对待:以不平等的

10、优惠待遇(特权)来扶持弱势群体。公民权:是一种赋予社区正式成员的身份。所有具有这种身份的人士在这种身份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方面是平等的。案主自决:是指不管是否接受社工的建议和指导,案主都应该自己作出决定。举例说明利他主义和互惠的异同。(P8184) (利他主义是指不求回报的利人行为;以施助和受助互为因果互为前提的助人方式称为互惠,而且是以社会交换为前提的,范例是赡养长者。) 试比较新右派、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福利理论流派。新右派:1、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2、代表人物: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美国总统的里根3、对福利国家发展的解释:主要得益于政府在战争年代的成功表现4、对福利国家的立场:基

11、本态度是怀疑和担忧 (1)福利国家破坏了市场的自发秩序,因而注定要失败。 (2)福利国家错误理解人类本性。 (3)福利国家缺乏效率和效果。 (4)福利国家侵犯自由。 (5)福利国家危害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5、对理想社会和福利制度的主张:市场起主导作用,政府起较小而且不同作用。6、路径:改革,减少政府供给。民主社会主义: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主要特征:渐进主义和民主主义3、对福利国家发展的解释:福利国家是工人阶级长期反抗资产阶级的结果4、对福利国家的立场:基本态度是毫无保留的支持 (1)福利国家可以消除贫困和社会问题 (2)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服务看成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动力。 (3)福利国

12、家能提供公平教育的机会。 (4)福利国家可以促进利他主义和社会整合。 (5)社会服务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导致的“负福利”提供补偿。5、对理想社会和福利制度的主张:基于平等、自由和博爱的社会主义制度。6、改革路线:循序渐进的社会改良和议会制马克思主义:1、时间:19世纪2、对福利国家发展的解释:福利国家的产生受到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对阶级冲突的响应和国家所采取的旨在削弱激进工人阶级运动的先发制人行动。3、对福利国家的立场:认为这个术语具有欺骗性,持否定态度4、对理想社会和福利制度的主张:共产主义5、改革路线:暴力革命第三路线的理论基础:积极性福利、社会投资型国家、新型混

13、合经济和包容性平等。第三路线的政策内容:促进机会平等、强化就业和教育、平衡权力和责任和认同私营部门的积极作用。挑客现象(名解):指福利提供者出于经济的考虑,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常常会挑选那些最可能不靠帮助就能自食其力的人,同时撇开那些最不可能成功的人,而不管其需求是否最大。比较普遍性和选择性原则的优缺点1、政策效果:普遍主义的领取率比较高,选择主义的领取率不定(通常偏低)2、政策目标实现情况:普遍主义资源浪费(没有切实需求的人也可能获得福利品),选择主义资源有效利用(面向目标人群)3、管理成本:普遍主义低,选择主义高。4、公共开支压力:普遍主义较大,选择主义较小。5、社会成本和效益:普遍主义无

14、污名效应;促进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平等。选择主义污名效应严重;导致社会分割;促进社会公平。6、劳动力市场意义:普遍主义促进就业诱因,选择主义理论上存在较高的边际税率,破坏就业诱因(贫穷陷阱)可转换程度(考点):福利给付在多大程度上考虑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或者福利对象将福利给付转换成其他形式的可能性大小。现金和实物分配各有哪些优缺点:主张实物形式的社会分配原则强调集体主义,强调社会团结,强调对资源进行统筹以及惠及人人,而不是保证个人的理由,虽然实物给付有利于达成集体目标,但不可否认它也限制了消费者的自由。主张现金形式的社会分配原则强调个人主义,强调消费者的自主权,强调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社会利益最大

15、化的基础。由于社会福利品的消费者所具有的特殊性,他们通常是社会弱势群体不能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很可能无法做出理性选择,甚至是无法独立决策。福利多元化:政府不是唯一的福利提供者,而是和一些政府之外的机构如志愿部门、非正式部门或互助团体等一起行动。社区服务应该是商业性还是福利性的?根据社会福利的特征来确定具体的提供策略,对于那些标准化的服务或产品,可以采用商业化方式来运作;如果社会福利对象是那些非常容易受剥削的案主群体,则最好由非营利机构来提供福利。+P175 第二段慈善捐款(记):由社会机构、企业、个人提供的私人捐款。公益创投(记):公益事业的创立和投资,即把资金投入非营利组织或社会企业,并协助其提升内部管理能力或提供技术援助。(记)因为和生产性支出不同,社会福利支出既不会产生利润,也无法重新追问,所以,缺乏可靠的资金来源,社会福利项目就不具有可持续性。社会福利资金的来源及其特点财源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