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690566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63 大小:19.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1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PX.PEP.COM.CN,德育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 突出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化的要求 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治精神 国际视野,2001,2010,2011,教育改革的 新形势与新 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教阶段修订课程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2012,党的十八大 立德树人,20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文化,2014,3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4月全

2、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五个统筹、核心素养、学业标准,2014,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6,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材修订中落实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18大以来历次会议精神。,(整体与部分),教材整体介绍,(一)课标修订工作遵循两个原则,教材整体介绍,(二)基于课标的修改,(二)基于课标的修改,教材整体介绍,生活逻辑,学科逻辑,社会变迁,科技发展,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更生活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建立旨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健全人格,形成法治意识,培育公共精神的整体的课程价值观

3、。,彰显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和条目,由过去的一条增至三条)。 突出法治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进而采取专册的安排)。 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透过法治教育、公共生活、公共精神教育进行)。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二)基于课标的修改,教材整体介绍,(二)基于课标的修改,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增加“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突出全球意识。单列一条“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教材整体介绍,(二)基于课标的修改,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

4、力 ”。(反哺家庭 共享共建) 增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社会发展和学生现状),教材整体介绍,(二)基于课标的修改,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 。 增加“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增加“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维护社会公正”、“参与公共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教材整体介绍,(二)基于课标的修改,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

5、 (内容与方法、过程的关系问题) 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教材整体介绍,跳出教材看教材,(三)教材编写原则,教材整体介绍,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有专题、有渗透,显隐结合、多维展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找到生活与价值观的连接,不同年龄段基于学生易懂的,接收的方式,进行价值引领。,(三)教材编写原则,教材整体介绍

6、,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三)教材编写原则,教材整体介绍,3.力图实现课程功能 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它与日常德育以及学校党团少先队组织教育成为并驾齐驱的三条德育工作路径。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专设课程,必须依托相关知识,但根本在于价值观教育,在于影响人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影响人的德性与人格健全。整个教材设计及教学归宿是超越知识,指向价值教育。,基于知识 超越知识 指向价值教育,(三)教材编写原则,教材整体介绍,4.循序德育育人 它指的是特定学习主体进行道德学习与法治学习的规律。 包括:既要和其他学科一样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

7、律。,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原有认知,以学生的困惑和问题为中心,不断探索思考,有效激发学生学品德的兴趣;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便教利学。,(三)教材编写原则,教材整体介绍,4.循序德育育人,反复显现与螺旋式上升,似曾相识,循环是必须的,提高了的认知水平 扩展的生活 加深理解 ,价值观的原则要结合生活具体化,价值学习是人在原有价值系统上不断增值性的获取,认同新的价值,再整合至原有的体系中。,(三)教材编写原则,教材整体介绍,采用开放式提问、开放式讨论、开放式留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三)教材编写原则,教材整体介绍,5.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九年级上册设专门一课。 将中

8、华优秀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在教材中,以丰富和提升教材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注意选择适切的、在现代生活中仍富有生命活力的材料。 多处行文使用思想深邃、语言凝练的古文句来表达。 在相关链接、活动设计等栏目中采用多种形式有机渗透。,(三)教材编写原则,教材整体介绍,素材选取上,落实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人物:毛泽东、钱学森、马克思和恩格斯、孔子、陶行知、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王亚南、徐特立、爱迪生、雷锋、保尔柯察金等 素材:名著阅读书单、说文解字“学习”“家”、诗经卫风木瓜、论语学而、古语名言、格言联璧、季羡林的人生感悟、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9、孔子世家谱、冯友兰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等。,来自试教的声音,(四)教材的总体设计,教材整体介绍,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四)教材的总体设计,教材整体介绍,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

10、安排各年级教育。,处理好生活逻辑、教材逻辑、教学逻辑,(四)教材的总体设计,教材整体介绍,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四)教材的总体设计,教材整体介绍,熟人圈,生人圈,人的德行的发展,(四)教材的总体设计,教材整体介绍,由自我出发,再回到自我,完成在我认知。在关系中的自我发展,(四)教材的总体设计,教材整体介绍,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

11、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综合知识,有机融整,(五)教材框架,教材整体介绍,(五)教材框架,教材整体介绍,(五)教材框架,教材整体介绍,(五)教材框架,教材整体介绍,(五)教材框架,教材整体介绍,跳出年级看教材,(六)教材的呈现方式及其意图,教材整体介绍,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必须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必须改变成人单方面的说教,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 为使教材

12、不再成为学生用来记诵、应对考试的工具,为了进一步改变简单、表浅、枯燥的德育课程方式,探索教材的呈现形式,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探索道德价值观学习、法治意识形成、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规律与机制。,(六)教材的呈现方式及其意图,教材整体介绍,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编写组努力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在形态上不以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论阐释为主,而是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青少年喜爱的活动,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和情感过程,涵养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六)教材的呈现方式及其意图,教材整体介绍,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

13、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注重道德实践。,(六)教材的呈现方式及其意图,教材整体介绍,“运用你的经验”环节,或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旨在进行学生经验的引入,与较为典型的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此基础上,正文聚焦主题,正面陈述观点、原则;进一步展开讨论或对话,

14、揭示矛盾、深入分析,思想交锋、聚焦,继续正面陈述更为普遍的价值通则;最后进行相关行为和行动能力方法的指导。,(六)教材的呈现方式及其意图,教材整体介绍,逻辑推进的追求 第一,坚持依托知识,但一定是超越知识,导向价值认同和行为践履。 第二,体现思想性与人文性,坚持价值引导。 第三,注重行为指导。尽可能做到具体化、易操作,提倡行为践履、行为改善,激发学生用行动改变个人现状、改变周遭现实的意愿。,生命在不停地追问,我在不断地成长。,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我是一个生命,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伴。我和伙伴的友谊真的能地久天长吗?我能和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15、我是一个生命,我喜欢探索。我的生命从哪儿来,到哪里去?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一、教材编写依据 二、教材编写理念 三、教材内容和立意分析 四、教材编写特点,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一)教材编写依据,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圈) 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 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任务 教育的引领和指导,(二)教材编写理念,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

16、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在“少年有梦”中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中从敬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在“网上交友新时空”中隐含着对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探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我和其他生命关系时,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的教育。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二)教材编写理念,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如在谈到少年要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