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6《蝙蝠和雷达》课件4沪教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05603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6《蝙蝠和雷达》课件4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6《蝙蝠和雷达》课件4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6《蝙蝠和雷达》课件4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6《蝙蝠和雷达》课件4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6《蝙蝠和雷达》课件4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6《蝙蝠和雷达》课件4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6《蝙蝠和雷达》课件4沪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蝙蝠和雷达,蝙蝠是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引导飞行。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眠。,雷达,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电磁波同声波一样,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因此,雷达用的是微波波段的无线电波。,什么是雷达?,binf b 蝙蝠 捕捉 飞蛾 wn b ru dng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yng ji i yng 苍蝇 揭开 障 碍 荧光屏,生字学习,比一比,组词,蝙(

2、 )蝠( )捕( )蛾( ) 骗( )幅( )哺( )饿( ) 蚊( )避( )锐( )铛( ) 纹( )辟( )说( )挡( ) 蝇( )揭( )碍( )荧( ) 绳( )竭( )得( )萤( ),理解词语,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 形容纵横杂乱。本课指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房子里拉的绳子很多。 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敏锐:,横七竖八:,模仿:,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颠过来倒过去。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看看应选哪种解释?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应选,反复:,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

3、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证明书和证明信。 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读一读,看看应选哪种解释?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应选,证明:,造句练习,根据“反复”、“证明”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造两个句子。,例: 反复经过反复思考和计算,小明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证明看到蚂蚁搬家,小军说要下雨了,果然,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证明小军说得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有关句子,说说

4、你的理解。,夜间飞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 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填写下列表格),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完成第一次试验记录表。,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眼睛,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第二次试验记录表。,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耳朵,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第三次试验记录表

5、。,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嘴,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试验的结论怎样?继续完成表格。,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 这个结论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科学?,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实验,分别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将耳朵或嘴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

6、”是科学的。,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嘴 耳,超声波,蝙 蝠 探 路 的 方 法,反射,障碍物,蝙 蝠,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 给飞机装上了雷达。,天线 荧光屏,无线电波,雷 达 探 测 器,反射,障碍物,雷 达,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 ) (

7、)。,天线,嘴,无线电波,超声波,荧光屏,耳朵,作业:,1、抄写词语。 雷达 避开 敏锐 模仿 超声波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今天是星期一,学校里怎么一个学生也没有呢? 。 3、课外收集资料,说说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又是怎样联系的?,感谢观赏,蝴蝶 五彩的蝴蝶颜色粲然,如重月纹凤蝶、褐脉金斑蝶等,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翊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稗益。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

8、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然无恙,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由于位置的不断变化可引起温度骤然变化,有时温差可高达两、三百度,严重影响许多仪器的正常工作。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在每扇窗的转动位置安装有对温度敏感的金属丝,随温度变化

9、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水母的顺风耳 “燕子低飞行将雨,蝉鸣雨中天放晴。”生物的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一定关系。沿海渔民都知道,生活在沿岸的鱼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就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这种低等动物有预测风暴的本能,每当风暴来临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 原来,在蓝色的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 (频率为每秒813次),总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小小的水母却很敏感。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

10、听石,当风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中的听石时,听石就刺激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正在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受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苍蝇与宇宙飞船,令人讨厌的苍蝇,不仅很脏,而且还会传播细菌和病毒,但它可为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前,因为飞船中有不名气体,所以常常在飞船进入太空时发生

11、爆炸,导致人员伤亡,造成经济损失,也给科学家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几年过后,科学家们终于在苍蝇的身上找到了解决飞船爆炸的答案:苍蝇之所以嗅觉灵敏,能闻到几千米外的气体,是因为长在触角上的“鼻子”,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里面有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如果有气体进入“鼻孔”,这些神经就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化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就可以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就像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仿制出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

12、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到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成份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 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 在众多的发光动物中,萤火虫是其中的一类。萤火虫约

13、有1 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发出冷光不仅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发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在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科学家先是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了荧光酶,接着,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荧光素。由荧光素、荧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当闪光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