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考纲题目(刷题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683129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3考纲题目(刷题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3考纲题目(刷题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3考纲题目(刷题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3考纲题目(刷题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3考纲题目(刷题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3考纲题目(刷题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3考纲题目(刷题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3-l-1,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13题。1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与差异性 C整体性 D阶段性2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 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 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3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 )。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

2、构 B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图312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B生活特点 C经济发展水平 D生活条件 5.以下叙述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 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粮 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 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A B C. D 6导致图3一l一2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 A气候条件 B交通条件 C土地条件 D

3、历史条件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根据以上材料。回答78题。 7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8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牧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

4、旱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911题。 9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鱼米之乡”,但汉代“或火耕而水耨,或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落后。古代不利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 水系分隔土质黏重气候潮湿交通落后 A B C D 10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全国的“粮仓”,原因是( )。 A人少地多,沃野千里 B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 D地球变暖,热量充足 11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宝钢取代东北地区的鞍钢成为

5、全国的“钢都”,原因是( )。 A大型铁矿的发现和开发 B高质廉价的劳动力充足 C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 D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 图313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脉 13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14与松嫩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丰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人少地多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图3-1-4完成l5-16题。15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

6、球16图示选定的区域,最适合建设( )。 A大型垃圾处理场 B大型仓储式超市 C汽车加油站 D水源保护区 17、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以等降水量线为指标划分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划分18、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A、实地考察 B、RS技术 C、GIS技术 D、GPS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19台风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及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气象

7、预报 20福建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测量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制定植树造林方案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二、非选择题21图3-1-6甲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3-1-6乙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请比较这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比较甲、乙两地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地理位置: 地形类型: 气候特征:(2)比较甲、乙两地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美国

8、东北部地区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交通方式铁路运输为主,内河水运不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低(3)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试简要说明甲、乙两区域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 22(1)阶段一时期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2)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3) 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在工业结构、工业布局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工业结构的调整 工业布局的调整 生态建设: 23下面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认识身边的地理区域。研究对象:“海峡西岸经济区”(图316)。研究思路: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

9、开展并完成下列课题的研究。 (1)阶段工:观察海峡西岸经济区,说出区域内部的区位特征。 (2)阶段:比较、分析改革开放前后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条件。 (3)阶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分析福建省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结,山海协作”战略的重要意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14题。1.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省区简称)()A.内蒙古、甘、藏、青

10、B.新、内蒙古、藏、青C.青、藏、内蒙古、新D.新、藏、甘、青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草 4.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图322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47题。4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11、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5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6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 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 B C D 7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

12、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图323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89题。 8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9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灌溉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矿产资源开发 D气候异常 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有关部门对1973年N 2005年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读图32 4,完成1012题。 10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河流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11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 )。 以粮为纲,大力垦荒积极退耕,还林还草 增加人口,加快发展 引水灌溉,挖掘土地潜力 A B C D12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