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1](同名12066)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18252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1](同名1206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1](同名1206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1](同名1206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1](同名1206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1](同名1206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1](同名1206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1](同名1206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严慧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经过5年努力,使“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而对于我县来说,文化基础设施主要就是县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根据规划,截止到“十五”末,我县已基本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文化活动室的目标。现结合景宁畲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的实际,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谈些想法。一、要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2、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去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理解,这绝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大家过去熟悉的口号,而是党中央从大局出发,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性决策。这项战略性决策内涵极其丰富,既包括了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也包括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紧接着,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根本途径。强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

3、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把农村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揭示了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就是建设新农村,必须造就新农民,必须提高农民的思想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题中之义,这三者是紧密相连和前后包含的关系,我们对此要很好把握。(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景宁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

4、年来,我省、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些方面有了大的突破和进展。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办、国办意见中讲到的三个适应,即农村文化建设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在我县也同样存在。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平衡。一是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我县农村相比于城市,在文化投入、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文化生活、文化市场、文化消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农村文化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二是乡镇文化发展不平衡。我县山区、农村明显在文化服务落后、文化产业滞后的状况。三是农村文化工作本身存在不平衡。比如,一方面是文

5、化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现有资源浪费闲置;一方面是队伍力量不足,另一方面是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是基础设施不足,另一方面是体制机制不顺,活力不强等。这些不适应、不平衡的问题亟待去克服、去改变。(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面临良好机遇。首先,县委、县政府作出文化畲乡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来,各乡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氛围。其次,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初步建立了工作机制,解决一些难点问题,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第三,中央、省、市委和县委采取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这对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后劲,扩大农民

6、文化消费是十分有利的。 总之,面对这样一个大背景、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一个紧迫课题,我们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担当重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无愧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文化畲乡”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二、景宁县文化设施基本现状景宁县地处浙南山区,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县24个乡镇283个行政村,去年全县财政收入1.5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805元。由于历史的原因,景宁还是全省欠发达县和财政特别困难县,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据调查,景宁县文化馆基本情况:从业人员22人,馆舍总面积1201m2,固定资产35.7万元(其中:演出器材4

7、万元,办公室自动化2万元,摄录设备3万元)景宁县图书馆基本情况:从业人员10人,馆舍总面积为2608m2(阅览室410m2、藏书室450m2、展览室948m2、办公室80 m2)阅览室席位220个。总藏量48340(图书48000、报刊290、视听文献50件、地方文献300件)。景宁县文化站基本情况:我县24个文化站,大多数没有自己站舍,只有五个文化站有馆舍:鹤溪、英川、沙湾、大均、大际,属于文化站财产的就是英川、沙湾、。全县文化站舍总面积为:2268m2,文体设备固定资产36.18万元,图书室总面积为288m2,藏书量为65177册。景宁县村文化活动室基本情况:全县24乡镇283个行政村,文

8、化基础设施薄弱,全县村级文体设备固定资产只有19.8万元,图书阅览室面积为313m2,藏书册数2396册。室内文体活动场地180间(其中:排练室30m2、书画室45m2、棋牌室211m2、乒乓球室114平方、台球室79、m2电教培训室1489m2、其他198 m2)。室外活动场所:文化广场(公园)1550m2,体育场地1280m2。宣传廊长度(黑板报)194米。文化队伍情况:文艺团队58支,人数949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实施传承千年畲乡文化,建设“文化畲乡”,以实现农民文化权利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成

9、为一个新的课题。三、我县农村文化建设要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目前我县在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意见,关于目标任务的具体准确表述还在研究。初步想法是,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使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形成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体制机制基本理顺、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文化产业较快发展、文化市场初步建立,与我县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相适应的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县委提出各项工作要走在前列,那么联系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重点要做到三个“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满足

10、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 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综合文化素质、增进农村社会和谐、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其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各乡镇文化站、各部门要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和关键环节,积极主动地协助和服务党委、政府做好决策,把这项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抓好。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重点是广大农村。农村文化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都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编制好农村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这是切实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的关键之举。规划的核心内容,是按

11、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面的要求,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经过不懈努力,到“十一五”末力争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要以县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服务机构为骨干,以乡镇村基层文化设施、文化站及群众文化团队为基础,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功能全面、覆盖面广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网络。(二)创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我们重视挖资源、树品牌、抓示范、建机制,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广泛深入发展。如举办的“元宵灯会”、 “邻居文化节”、“消夏纳凉电影节”、“十佳电

12、视小歌手大奖赛”等导向性活动,参与面广,影响大,效果好,成为我县群众性文艺活动的突出亮点。我们还创造性地推出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工程,如 “文艺直通车”和“流动电影大篷车” 实施百场文艺下乡、百场电影进村,开展“真情送服务,欢乐乡村行”文化零距离活动活动等,都成效显著,广受好评,同时,在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对创新群众性文化活动应该有更高的要求。第一,要在擦亮品牌、创新品牌上做大文章。要在“文艺直通车”策划和创新适合县情的农村文化品牌上下工夫,在深挖品牌内涵、整合相关力量和提升品牌品味上下工夫,在组织领导、策划创意、宣传推荐上下工夫,在吸引参与、形成规模、彰显成效上下工夫,努力使

13、我县群众文化、农村文化活动品牌活动效果更丰硕,影响更广泛,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要赢得盛誉。第二,要在挖掘、用活地方文化资源上做大文章。我县是畲族文化滋生地,地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是全国注目的地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家喻户晓,影响深广,都是可供我们策划地方群众性文化活动时开发利用的载体、主题和题材。对这些文化资源不仅要注意传承、保护,而且要注意科学开发、合理利用。通过开挖、提炼这些资源作为活动内容要素,使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富特色,更符合“三贴近”要求,更有吸引力。第三,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形式上做大文章。要积极组织策划以城镇居民和农民群众为活动主体,以反映新时期农民精

14、神风貌为主题的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在我县广大农村营造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和文化新风尚。要以群众喜闻乐见和乐于加入的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农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可以结合宣传农业科技知识、致富奔康和学法用法等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可以与现代媒体联动拓宽农村文化活动的天地,从而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活动效果。(三)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要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人才是事业兴旺的关键。要从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把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地人才工作整体规划,完善农村文化机构网络,努力建设一支推动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有生力量。要运用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队伍建设上着力培

15、养好“三个一批”,即:一批专业文化队伍特别是文化馆站队伍;一批扎根农村、有开拓精神和带动能力的农村文化带头人、文化辅导员和文化专业户;一批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充分发挥这三个“一批”的骨干和生力军作业务精、作风正、作用大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四、深化改革推进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包括加强领导、做好规划、增加投入、改善服务、各方配合等多个方面,这些工作都非常重要,都要认真抓好。同时,在当前我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改革精神,加大改革力度,增强改革成效,是一个我们相对比较陌生又必须切实解决的大课题。要抓住这几个重点:一是加快公益性

16、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根据中央精神,国家兴办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属于公益性文化单位,总要求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在体制不动的前提下,要加大内部人事、劳动社保、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着力转换机制,这才能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特别是近年新建的文化设施,一开始就要注意建立新机制,防止走老路。二是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主要指艺术团、电影公司、电影院等要逐步转企改制。总要求是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对经营性文化单位,可积极引导以合并、联营或定期提供服务方式与企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加快市场化运作。要鼓励电影公司和新华书店以资本为纽带、以“院线制”和连锁经营为形式,逐步整合基层相关文化资源。三是有效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现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已“三局合一”,这为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如镇文化站与广播电视站可考虑合并,既可减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